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摊子事儿,就是搞肥料代理这点经历。
为啥想着干这个?
说起来也挺偶然的。前些年搞别的生意,折腾一圈,本儿都快折没,心里那叫一个慌。家里老婆孩子都得吃饭,不能坐吃山空。刚好老家这边亲戚朋友有不少是种地的,平时聊天也听他们念叨化肥这事儿,说好肥料难找,有时候还死贵。我寻思着,这行是不是个路子?毕竟地总是要种的,肥总是要上的,旱涝保收谈不上,但总归是个实打实的需求。
开始摸索
有想法就开始打听。先是自己上网瞎看,搜搜什么牌子代理要啥条件。乖乖,一看吓一跳,那些响当当的大牌子,像啥中化、史丹利啥的,加盟费、保证金、首批进货款,加起来少说也得十来二十万,多的甚至要几十万。我当时那情况,兜比脸都干净,哪掏得出这么多钱。
光看网上的不行,还得找人问。我就去找那些种地的老哥们聊,问他们平时用啥肥,从哪儿买,觉得哪个牌子性价比高。也托人打听,看看有没有认识做这行的,取取经。这么一圈下来,心里大概有点谱。大牌子有大牌子的牌子硬,农民认,但是投入大,规矩也多。小牌子,投入相对少点,可能厂家支持也灵活些,但就怕质量不稳,或者牌子太小没人认。
决定和行动
权衡半天,我决定先不碰那些大牌子,风险太高。找个感觉还算靠谱、在我们这区域有点名气但又不算顶尖的牌子。主要是联系他们的业务员,感觉聊得还行,比较实在,没画那么多大饼。他们要求的启动资金也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东拼西凑,找亲戚朋友周转一下,总算是把钱凑上。
接下来就是一堆手续:
- 跟厂家签代理合同,一条条看清楚,特别是关于区域保护、退换货、返利这些。
- 打首批货款。这一下去,心疼得不行,那是我的全部家当。
- 找仓库。刚开始量不大,就在自家院子旁边腾个旧屋子,收拾收拾,防潮做
- 办营业执照。这个得有,正规经营嘛
这些都弄利索,厂家那边就把第一批货发过来。看着一袋袋肥料堆满小屋,心里既有点激动,又有点忐忑。
实际干起来
真正的难处这才开始。
光有货不行,得卖出去。我就先从熟人开始,亲戚朋友、村里相熟的农户,挨家挨户去说。刚开始人家也就是看面子,买个一两袋试试。效果好不得等下一季收成才能看出来。这期间就得不停地跑,到地头跟人家唠嗑,问问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啥问题。
送货也是个体力活。那时候为省钱,没请人,就自己开个小货车,或者有时候量少就用摩托车驮。路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天,一身泥是常事。
最头疼的是收款。农村很多都是赊账,说等粮食卖再给钱。这你就得掂量着,赊给谁,赊多少,啥时候能收回来。都是乡里乡亲的,有时候抹不开面儿,但资金周转压力又大。这中间的平衡,真得慢慢学。
还得跟同行竞争。一个乡镇,卖肥料的不止你一家。别人家搞活动、降价,你这边就得想办法应对,不然客户就跑。
干到现在的体会
一晃几年过去,现在也算是稳定下来。有些固定的老客户,口碑也慢慢做起来。仓库换个大点的,也雇个小工帮忙搬货送货。
回头看看,这行确实辛苦,风吹日晒,挣的是实实在在的辛苦钱,没什么暴利。但是,看着农民用咱的肥,庄稼长得丰收,心里头也挺实在的。而且这几年做下来,对各种作物的用肥门道也懂不少,跟农户聊天也能说到点子上。
做肥料代理这事儿,对我来说,算是找对一条路。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养家糊口没问题,日子过得也踏实。这就是我这几年的实践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