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咖啡渣当肥料这点事儿。平时自己在家手冲咖啡,每天都攒下不少咖啡渣,扔怪可惜的,就琢磨着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
起初的想法和准备
最早就是听人说,这咖啡渣好像对某些花花草草挺好的,特别是那些喜欢酸性土壤的,比如啥杜鹃、玫瑰之类的。我想着反正也是要丢掉的东西,不如试试看嘛
刚开始,我就是把每天冲完咖啡的渣直接攒起来。得先让它干透,不然湿乎乎的容易发霉。我就找个大盘子,把咖啡渣摊开,放在通风的地方晾着。有时候天气太阳底下晒晒也行,得几天才能彻底干透,闻起来还是挺香的,哈哈。
第一次尝试:直接用
等攒一小罐干咖啡渣,我就开始动手。第一次比较莽撞,直接就把干的咖啡渣撒在几盆花的土面上,有我养的那几盆小玫瑰,还有一盆不知道啥名的室内绿叶子植物。想着这样浇水的时候,养分就能慢慢渗下去。
结果? 没过多久,就发现有点不对劲。土面上撒咖啡渣的地方,好像有点板结,而且浇水不太容易浇透。更麻烦的是,可能是因为没完全发酵,有些地方甚至长出一点点白毛,像是发霉。虽然没看到传说中的蟑螂啥的,但确实感觉不太对。
改变策略:先沤熟再说
看来直接用这招不太行。我就上网扒拉一下,又问问小区里养花比较厉害的大爷。他们说,这咖啡渣虽然有营养,但最好是先“沤熟”再用,不然直接用可能烧根,或者像我遇到的情况一样,容易发霉、板结。
行,那就沤!我找个带盖的小桶,把收集的咖啡渣倒进去,掺点园土,还扔些烂菜叶子、果皮进去,稍微加点水保持湿润,然后盖上盖子(没盖死,留点缝透气)。
接下来就是等待。大概每隔一两个星期,我就用个小铲子把它翻腾一下,让它发酵得均匀点。这过程没啥特别的,就是需要点耐心。大概过两三个月,感觉里面的东西都变得黑乎乎、碎碎的,也没啥咖啡味,闻起来有点像森林里那种泥土的味道,这才觉得应该是差不多。
再次尝试:用沤熟的咖啡渣肥
这回我就学乖。把沤好的咖啡渣肥,在给花换盆的时候,少量地混在新的营养土里。大概比例就是一大盆土里,掺个一小把的样子,不敢多放。
对于不换盆的花,我就在花盆边缘挖几个小洞,或者沿着盆边刨一圈浅沟,把沤好的咖啡渣肥埋进去一点点,然后再盖上土。这样既能缓慢释放养分,也不会直接接触到根系,感觉安全多。
实践效果和感受
这回的效果,感觉就好多。用沤熟咖啡渣肥的那几盆花,尤其是我的那几棵小玫瑰和栀子花(听说它也喜欢酸土),感觉叶子好像更绿亮一些,长得也挺精神的。虽然不能说全是咖啡渣的功劳,毕竟平时浇水、晒太阳也没落下,但感觉它还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 新鲜咖啡渣别直接用: 最好是先晾干,然后 обязательно(一定)要沤熟发酵,不然容易出问题(发霉、烧苗、板结)。
- 沤熟是关键: 和园土、厨余垃圾啥的一起堆肥是个好办法,需要时间和耐心。
- 用量要控制: 就算是沤熟,也别一次用太多,薄肥勤施比较保险。混在土里或者埋在盆边都行。
- 不是万能的: 它比较适合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用之前最好稍微解下自家花草的习性。
咖啡渣做肥料这事儿,我觉得还是挺靠谱的,算是个不错的废物利用途径。过程虽然麻烦一点点,需要点耐心去处理,但看到自己喝完咖啡的“垃圾”变成滋养花草的宝贝,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