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肥料的事儿,真是得自己多留个心眼。前几年刚开始自己拾掇那几分地的时候,就图便宜,随便买几袋,结果?那庄稼长得蔫唧的,钱花,功夫也搭进去,收成却不行,真是气人。
从那以后,我就长记性。每次买肥料之前,我都得好好琢磨琢磨。现在去农资店,我第一件事就是先看那包装袋。
- 我得瞅瞅那袋子结实不结实,印刷清楚不清楚。要是那种字都印歪,或者颜色模糊的,我心里就得打个问号。
- 然后是找那几个关键信息:生产厂家的名字、地址,还有那个什么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虽然咱不一定当时就能查明白,但正规厂家肯定都标得清清楚楚的。要是连这些基本信息都找不到,或者写得含含糊糊,那多半就有问题。
- 还有,有些名字起得天花乱坠的,什么“高效XX王”、“进口神肥”之类的,吹得越厉害,我反而越不信。踏踏实实用通用名的,心里还觉得靠谱点。
光看包装还不够,我还得动手
有时候光看袋子还不行,我还得掂量掂量,闻闻味儿。
价格也是个事儿。我一般会问问熟人或者邻居他们用的啥牌子,大概多少钱。要是碰到那种比市面上便宜特别多的,我肯定不会买。你想,好东西哪有那么便宜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便宜没好货这话,用在买肥料上,一点没错。
还有就是闻味儿。这招挺管用。打开袋子(当然得是允许的情况下,或者买回家拆开后),凑近闻闻。好肥料,一般就是一股淡淡的化学品味儿,不刺鼻。要是闻着一股特别冲的氨水味,或者别的怪味、臭味,那这肥料质量肯定好不,搞不好就是劣质货。
以前我还试过抓一把看看。正经的复合肥,颗粒一般都比较均匀,不会大小差太多,颜色也比较一致。要是里面杂七杂八啥颜色都有,或者一捏就碎成粉末,那也得小心。
有时候还听说过什么用水溶、用火烧的方法,我也试过一两次。把肥料放水里看看溶解情况,好肥料溶解得比较均匀,差的可能就有好多沉淀或者漂浮物。用火烧,不同肥料反应不一样,这个稍微复杂点,我也就大概看看,主要还是靠前面那几招。
我现在买肥料,就是多看、多问、多闻、不贪便宜。宁可多花点钱买个放心,也别用假肥料,白忙活一季,那才叫亏大。这都是我这几年自己瞎折腾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