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自己弄点肥料,管它叫“末世牌肥料”,听着挺唬人,就是瞎折腾呗。
主要是现在外面卖的那些玩意儿,五花八门,说得天花乱坠,但用起来感觉也就那样。有时候,你看着袋子上写得挺氮磷钾含量多高多高,结果撒下去,那菜长得还没邻居家老太太用淘米水浇的有精神。还有些东西,成分标得不清不楚,搞得跟开盲盒似的,谁知道里面掺
就喜欢自己动手搞明白。正好家里厨余垃圾、烂菜叶子、果皮啥的天天有,院子里还有些杂草落叶,扔也可惜。寻思着,这些不都是好东西嘛老祖宗种地不都靠这些玩意儿?干脆,自己堆个肥试试。
开干!我的“末世牌”堆肥实践
一开始没啥经验,就找个旧的大塑料桶,底下戳几个洞透气。然后就开始往里倒腾。
第一步:收集材料
这步最简单,每天厨房里产生的:
- 菜根、菜叶
- 水果皮(太大的稍微切碎点)
- 鸡蛋壳(捏碎)
- 喝剩的茶叶渣、咖啡渣
院子里的:
- 剪下来的草
- 扫的落叶
- 一些没开花结籽的杂草
注意,肉类、剩饭剩菜、油腻腻的东西我一般不放,怕招虫子,还容易发臭,到时候邻居得拿扫把赶我。
第二步:堆料
没啥技术含量,就是一层“湿”的一层“干”地铺。啥是湿的?就是厨余垃圾,含水多。啥是干的?就是落叶、干草这些。一层绿(厨余),一层棕(干料),大概这样交替着往桶里加。有时候觉得太干,就稍微洒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是水汪汪那种。
第三步:耐心等待和翻腾
这活儿急不来。盖子我没盖死,留点缝透气。隔个一两周,我就拿个旧棍子或者小铲子,使劲给它翻腾一遍。这步挺重要的,让里面的东西能均匀接触空气,发酵得更快更刚开始翻的时候,那味儿确实有点冲,有点酸,但不是恶臭。习惯也就那样,干活嘛哪能一点味儿没有。
就这么折腾大半年,桶底下开始渗出黑乎乎的液体,闻着有点土腥味,这就是所谓的“肥水”,稀释一下浇花浇菜,效果挺明显的。桶里的东西也慢慢变成深褐色、黑色的松散玩意儿,看着跟营养土差不多,没啥臭味,这就是我的“末世牌肥料”成品。
效果咋样?
效果还真不赖。用这自己堆的肥种几盆小番茄和辣椒,长得那个壮实,叶子绿油油的,结的果子也挺甜。关键是心里踏实,知道这肥料里没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纯天然,吃着也放心。
虽然过程麻烦点,还得忍受点味儿,但看着那些“垃圾”变成宝贝,养活一阳台的绿意,那感觉,挺有成就感的。这不比去市场上买那些真假难辨的袋装肥强?至少咱这“末世牌肥料”,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感觉以后就算真有点啥情况,咱也能靠这点“土办法”给自己整点吃的,心里多少有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