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花这事儿,一开始我也是个愣头青。看着别人家的花红柳绿的,心里那个羡慕。再看看自己阳台那几盆,要死不活的,叶子黄唧,花也开得有气无力。我就琢磨着,这肯定是缺营养,得给它们“吃”点好的。
最早的时候,听老一辈人说淘米水有营养,我就天天攒着淘米水浇花。浇一段时间,感觉效果也就那样,没看出啥大变化,有时候水没发酵还有点味道,甚至招小黑飞,挺烦人的。
后来又听说厨余垃圾能做肥料,什么烂菜叶子、果皮啥的。我也学着弄,找个桶堆在角落里沤肥。那味道可真上头,差点没把我自个儿熏晕过去,更别说邻居。而且沤出来的东西黑乎乎黏糊糊的,用起来也不方便,感觉里面盐分啥的控制不还容易烧苗。折腾半天,效果不明显,还惹一身骚。
摸索着买成品肥
自己瞎搞不成,我就老老实实去花市或者网上看人家卖的肥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货架上摆的,五花八门,种类多得让你眼花缭乱。
- 颗粒的:一粒一粒的,有黄的、白的、彩色的。说是撒在土表面就行,省事。这种好像叫什么“缓释肥”或者“控释肥”,意思是慢慢放肥效,不容易烧苗。
- 粉末的:像洗衣粉似的,得兑水用。最常见的就是那个白色的“磷酸二氢钾”,说是催花神器。
- 液体的:一瓶一瓶的,也是兑水用,看着挺方便,吸收快。
还有各种名字,什么“均衡肥”、“高氮肥”、“高磷钾肥”……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完全不知道该选哪个。
开始自己动手试
没办法,只能自己试。刚开始我图省事,就买那种黄色的小颗粒缓释复合肥。按照说明,在盆边挖几个小洞埋几颗,或者直接撒在盆土表面。这个确实方便,撒一次能管挺长时间,叶子看着是比以前绿点,厚实点。但对于开花好像没啥特别大的促进作用。
后来想让花开得多点,就买传说中的磷酸二氢钾。白色粉末,得自己兑水,一般是1克兑1000毫升水,也就是两斤水。我一般用矿泉水瓶子兑,一瓶盖大概5克多?反正我都是估摸着少放点,不敢多放,怕烧根。用这个兑水灌根,或者有时候也喷喷叶子。感觉对催花苞确实有点用,像月季、栀子花用完之后,花苞明显多。
接着我又试水溶肥,就是那种号称氮磷钾比较均衡的,或者分什么“通用型”、“观叶型”、“观花型”的。这种吸收快,效果也比较明显。比如给绿萝、吊兰用点偏氮的,叶子长得就特别快,绿油油的。给开花植物用偏磷钾的,花期效果也不错。缺点就是要经常兑水浇,稍微麻烦点,而且浓度也要小心控制。
我的心得体会
折腾这么一圈下来,我算是明白,养花施肥这事儿,真没啥标准答案。不能指望一瓶肥料打天下。
我现在基本是这么干的:
- 打基础:上盆或者换盆的时候,在盆底或者拌土里掺点缓释肥,或者是有机肥(比如买的腐熟好的羊粪肥,这个味小点),保证基础营养慢慢供应。
- 促生长:对于观叶植物,或者在开花植物的生长期,隔个十天半个月,用点均衡型或者偏氮的水溶肥兑水浇一次。
- 催开花:到花期前,或者想让它多开花,就用磷酸二氢钾兑水,灌根或者喷叶子,大概7-10天一次,看到花苞显色就停或者减少次数。
- 看状态:最关键是看植物状态,叶子发黄、长得慢可能是缺肥,但也要排除是不是水浇多或者烂根。施肥一定得“薄肥勤施”,宁可少给点,也别一次给太多烧死。
总结一下,就是别怕麻烦,多观察自己养的花。缓释肥打底,水溶肥和磷酸二氢钾看情况追肥,这样搭配着用,效果比单用一种强多。至于自己沤肥,我现在基本不搞,太麻烦味儿还大,买点成品有机肥省心省力。养花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