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聊聊我给多肉施肥这事儿。养多肉有些年头,一开始也是啥也不懂,看着别人的肉肉又肥又壮,自己的就那样,心里也琢磨是不是得给它们“加点餐”。
摸索阶段:啥肥都想试试
我真不知道多肉要用啥肥料。家里有啥就想试试,比如养花剩下的那种通用型液肥。想着少用点应该没事,就兑点水,浇几盆。结果?好像没啥大变化,有那么一两颗感觉叶子长得有点徒,就是不紧凑,杆子也拉长。那时候我就意识到,这多肉的“口味”跟别的花花草草可能不一样。
后来又听说有人用什么饼肥、鸡粪肥,说是劲儿大。我也搞点回来,但是那个味儿,还有那个发酵过程,对我这种在阳台养肉的人来说,实在有点麻烦,处理不好还容易烧根或者招虫子。试过一次,感觉太折腾,效果也没看出来多明显,就放弃。
找到方向:缓释肥和专用肥
折腾几次之后,我开始找专门给多肉设计的肥料。市面上确实有这种东西,一种是小颗粒状的,叫缓释肥。这种我觉得挺因为它释放养分慢,不容易一下子把肉肉给“撑着”或者烧坏根。
另一种是液体的,也是标明多肉专用。这种用起来方便,兑水浇就行。但我发现,即使是专用的,说明书上的浓度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高,我一般会比说明兑得更稀一点,这样感觉更保险。
我的实践过程:
我现在给多肉施肥,基本就固定下来几套做法:
- 换盆的时候加底肥:每年春天或者秋天给多肉换盆换土的时候,我会在新的盆土里掺和一点点缓释肥颗粒。真的就一点点,比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花盆,也就放个十几粒那样。或者有时候用点蚯蚓粪,那个也比较温和,还能改良土壤。这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就能慢慢吸收养分。
- 生长期偶尔追肥:主要是在春天和秋天,这是多肉长得最欢的时候。我会选一两次,用稀释很多倍的多肉专用液体肥,代替那一次的浇水。重点是:一定得稀释!宁可稀点,也别浓。而且我只在土壤干透准备浇水的时候用,不会在土还湿的时候加肥。
- 看状态决定:不是所有的肉肉都需要一样的对待。有些长得特别慢的品种,或者状态看着就很饱满健康的,我可能整年都不会给它额外施肥,换盆时加的那点底肥就够。
- 避开休眠期:夏天太热和冬天太冷的时候,大多数多肉都不怎么长,甚至休眠。这时候千万别施肥,它们吸收不,肥料堆在土里反而容易出问题,比如烧根。
实践后的感受
自从我改成这种比较谨慎的施肥方式后,感觉肉肉的状态确实稳定多。春天加点肥,能感觉它们长得精神些,叶片也更饱满,有些还更容易出颜色。关键是,很少再出现以前那种莫名其妙就徒长或者叶子出问题的情况。感觉就是,少给点,给对时机,比瞎给强多。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多肉这东西,饿基本饿不死,但很容易被撑坏。施肥这事儿,新手或者不确定的话,宁可不施,也别乱施。真想试试,就从缓释肥或者极稀的液体肥开始,而且只在春秋两季用,观察反应再调整。希望我这点折腾出来的经验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