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唠唠我自个儿种草莓是怎么弄肥料这事的儿。这玩意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主要还是得动手试试。
刚开始种的时候
一开始我弄几棵草莓苗回来,那会儿也没多想,就找个盆儿,装上园土就给栽进去。想着么,不就是种个玩意儿,浇浇水就行呗。结果,头俩星期看着还行,慢慢地叶子就不那么绿,有点发黄,长得也慢吞吞的。
我就琢磨,这不对劲。上网扒拉扒拉,又问问旁边种菜的老大哥,人家说:“你这光用土不行,得加肥,草莓这东西喜肥。” ,原来是饿着。
准备底肥
知道问题就好办。下次再种的时候,我就学乖。弄土的时候,我就特意去搞点那种发酵好的鸡粪肥,闻着是有点那但听说劲儿大。关键一步来:我不是把粪肥跟土整个儿瞎掺和,我是把它垫在花盆底下,大概占个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样子,然后再盖上一层土,才把草莓苗栽进去。这样是为避免那个肥劲儿太大,直接把新栽下去的苗的嫩根给烧坏。这叫“底肥”,就是打个底子,让它后面慢慢吸收。
苗活以后追肥
栽下去大概个把星期,看着苗缓过来,开始冒新叶子。这时候光靠底下的肥好像有点慢,得追加点儿。我就买那种水溶肥,就是能兑水里一起浇的,比较省事儿。刚开始长叶子那阵儿,我用的就是那种氮肥稍微多一点的,说是能让叶子长得快、长得壮。
- 兑水: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不敢弄太浓,怕烧苗。
- 浇灌:大概十天半个月浇一次,代替正常的浇水。就浇在根部周围的土上。
- 观察:每次浇完都盯着看几天,看叶子颜色是不是变绿,长得是不是快。
确实有点用,叶子慢慢就绿油油的,看着精神多。
开花结果期换肥料
等看到草莓开始出花苞,准备开花,我就赶紧调整策略。听人说开花结果主要靠磷肥和钾肥。我就换一种肥料,还是水溶肥,但是包装上写着“高磷高钾”或者“花果专用”之类的字样。有时候也配合用点磷酸二氢钾,那玩意儿也是粉末,兑水,可以直接浇土里,也可以喷叶子,说是吸收快。
这个阶段施肥就得勤快点儿,差不多一星期就得来一次。因为开花结果特别消耗营养,跟不上,花苞可能就掉,或者果子长不大,味道也淡。
实践下来感觉
就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底肥打底,生长期追点长叶子的肥,开花结果期猛攻开花结果的肥。我那几盆草莓长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叶子绿得发亮,开花也多,坐住果的也不少。虽然比不上外面卖的那么大,但自己种的,摘下来红彤彤的,洗洗就能吃,那味道是真甜,带着股子清香,跟买的就是不一样。
中间也有过失败,比如有一次肥兑浓点,第二天叶子边儿就有点发焦,吓得我赶紧又浇好多清水稀释。所以说,这玩意儿还得边干边学,宁可少点儿,也别一次给多,薄肥勤施是正道。反正我这套土办法实践下来,效果还挺满意,年年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草莓,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