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活儿不多,寻思着给我那几盆花花草草弄点好料。老是买现成的,感觉没啥意思,而且家里攒不少鸡粪、菜叶子这些玩意儿,扔也可惜。就想着,干脆自己动手搞搞那个叫复混肥的东西,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准备开工
就是得把家伙事儿准备我翻出来之前攒下的那些干鸡粪,还有些烂菜叶子、果皮啥的,先把这些有机的东西堆一块儿。光有这些还不行,肥效来的慢,劲儿不够。想着还得加点“猛料”,就去农资店买点最普通的那种氮肥、磷肥、钾肥,就是那种小颗粒或者粉末状的基础肥料。咱也不是专业的,就大概齐,看着说明掺着用。
混合搅拌
东西都备齐,下一步就是把它们掺和到一块儿。我找个大塑料盆,先把鸡粪、烂菜叶这些有机的倒进去,稍微弄碎一点。然后,把买来的那几种化肥,按照自己琢磨的比例,也给撒进去。这一步挺关键的,得搅拌均匀才行,不然有的地方肥死,有的地方没肥效。我找根木棍使劲搅,来来回回弄好一阵子,胳膊都酸,感觉差不多混匀。
加水造粒
混匀之后还是干巴巴的粉末和碎料,这样不好用,撒下去容易被风吹跑,或者浇水就流走。看人家卖的肥料都是颗粒状的,我也得想办法把它弄成小疙瘩。咋弄?我想着得加点水,让它有点黏性。加水这活儿得小心,不能一下加太多,不然就成稀泥。我就一点一点地加,一边加一边用手或者小铲子搅拌,感觉料子有点潮湿,能捏成团,但又不太粘手,这就差不多。
接下来就是造粒。没啥专业设备,就土法上马。试过用手搓,搓成小圆球,但这效率太低,累得慌。后来想个辙,把拌好的料铺在一个板子上,稍微压实一点,然后用个带网眼的筛子或者别的啥工具,在上面来回碾压,挤出来一些小颗粒。样子不规整,大小也不太一样,但好歹是成型。
晾晒干燥
刚弄好的颗粒湿乎乎的,得把它晾干。不然堆在一起容易发霉,肥效也受影响。我把这些“土制”的肥料颗粒摊开在塑料布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慢慢晾着。不能暴晒,据说那样会损失养分。晾好几天,用手捏一捏,感觉干透,硬邦邦的,这才算完事。
成果与感受
收大概一小桶,黑乎乎的,样子肯定比不上买的,大小不一,还有点碎末。不过闻着有那么一股肥料该有的味儿。我把这些自制的复混肥给我的番茄、辣椒啥的用点,感觉效果还行,叶子绿油油的,长得也挺壮实。
自己做这个复混肥,过程挺折腾的,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比买的好多少。但是,自己动手弄出来的东西,用着心里踏实,知道里面都加而且把那些厨余垃圾、鸡粪啥的利用起来,也算是废物利用。这回实践下来,对肥料这玩意儿算是有点更直观的认识,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