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机智肥料”,说白就是自己瞎琢磨的土法子,但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家里的菜地,那菜长得蔫唧的,一看就是缺营养。去农资店,那些化肥我是真不想用,总觉得不放心。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一步:找材料。 这可是关键,咱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我先是跑去隔壁老王家,要他家鸡粪,那老王养鸡,鸡粪多得是,白给!然后又去村头的锯末厂,弄些锯末,老板看我面生,也没要钱。我自己家里的烂菜叶、果皮啥的,也都收集起来。
第二步:堆肥。 这堆肥是个技术活,但也简单。我先在院子里找个背阴的地方,铺一层锯末,然后把鸡粪、菜叶、果皮啥的一层一层地堆上去,每一层都稍微淋点水,保持湿润。最上面再盖上一层锯末,防止味道飘出去,也避免招苍蝇。
第三步:发酵。 这发酵可得耐心,我大概等两个月,期间没事就翻动翻动,让它透透气。判断发酵好没,就看它有没有臭味,如果只有淡淡的泥土味,那就差不多。还有就是看颜色,发酵好的肥料颜色会变深。
第四步:使用。 这肥料可不能直接用,太肥,烧苗。我把它和土搅拌均匀,比例大概是1:3,一份肥料,三份土。然后就可以直接用来种菜。种的时候,我还特意留一部分肥料,准备用来追肥。
第五步:追肥。 菜长起来后,我隔一段时间就用发酵好的肥水浇一次,这肥水就是把肥料泡在水里,然后用上面的水浇菜。注意,浓度要低,宁淡勿浓。
效果嘛那真是杠杠的! 原本蔫唧的菜,现在绿油油的,长得特别精神。而且用自己做的肥料种出来的菜,吃起来味道也特别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机智肥料”的关键就是选材要杂,堆肥要透,使用要稀。这只是我自己的经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 选材: 鸡粪、锯末、烂菜叶、果皮等等,能找到啥就用
- 堆肥: 分层堆放,保持湿润,定期翻动。
- 发酵: 大概两个月,看味道和颜色判断是否发酵完成。
- 使用: 混合土壤使用,比例1:3。
- 追肥: 用肥水浇灌,宁淡勿浓。
反正我觉得,自己做的肥料,用起来放心,种出来的菜也好吃。大家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试试,说不定比我的效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