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搞的这个“新型肥料”!种地这么些年,啥肥料没见过?但这回我真觉得有点意思,想跟你们好好分享分享。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阵子地里的玉米苗,长势不太叶子有点发黄,蔫蔫的。我琢磨着,是不是该追肥?以前都是直接上尿素,简单粗暴。但今年寻思着,能不能换个思路,搞点“精细化”操作。
我就去镇上的农资店转悠,那家伙,肥料是真多,看得我眼花缭乱。啥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各种各样的,也不知道该选哪个。老板倒是挺热情,一个劲儿地推荐他们家的新产品,说是“新型肥料”,效果杠杠的。
我当时也没直接买,毕竟种地这事儿,可不能光听人忽悠。我就自己上网查资料,又问几个种地比较厉害的老伙计,这才慢慢摸清点门道。原来现在流行啥“平衡施肥”,就是要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搭配不同的肥料。
我就琢磨着,玉米苗现在这情况,估计是缺点查查资料,好像是缺硼。硼这玩意儿,虽然用量不大,但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还挺大。缺硼,玉米棒子可能长不饱满,产量就上不去。
于是我就决定,这回追肥,除尿素,还得加点硼肥。在农资店里,我看到他们推荐的“颗粒硼”,说是效果还容易吸收。想着试试看,就买一袋。
- 第一步:把尿素和颗粒硼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这个比例很重要,可不能随便乱来。我参考网上的资料,又结合自己地里的情况,定尿素和颗粒硼的比例大概是50:1。
- 第二步:把混合好的肥料撒到玉米苗的根部。撒的时候要注意,别撒太集中,要均匀一些,避免烧苗。
- 第三步:撒完肥后,稍微浇点水,帮助肥料溶解吸收。
这之后我就每天都去地里看看,观察玉米苗的生长情况。你猜怎么着?过几天,效果真出来!玉米苗的叶子开始变得绿油油的,也挺拔起来。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那个高兴!
总结一下这回的“新型肥料”实践:
- 选肥要科学:别再一味地只用尿素,要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
- 硼肥很重要:适当补充硼肥,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
- 比例要掌握尿素和硼肥的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别瞎用。
这回的“新型肥料”尝试,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种地也是一门学问!以后我还要多学习,多实践,争取让咱的玉米产量一年比一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