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搞那个《卖肥料歌》的事儿。一开始真不是那么顺当,嘴笨,让我上街吆喝卖东西,那真是赶鸭子上架,费劲得很。
那会儿刚开始捣鼓卖肥料这摊子事,想着怎么能让乡亲们知道我这肥料试过印点小传单,人家接过去可能扭头就扔,或者垫屁股用。也试过站在集市口扯着嗓子喊,喊得口干舌燥,效果也就那样,人家该买啥还是买不太会因为你嗓门大就多看你一眼。
后来咋整的?就琢磨着得搞点不一样的。
有一天看着村里小孩唱儿歌,拍着手,挺乐呵,我脑子一转,诶?我是不是也能编个顺口溜,或者干脆弄首歌来唱唱?这样人家听着新鲜,说不定还能记住。
说干就干,我就找个安静地方坐下来,拿个破本子和笔开始瞎琢磨。咱也没啥音乐细胞,就找个大家都会哼的那种民间小调,调子简单,容易上口。然后就开始往里面填词儿。
歌词也没整啥高大上的,就想着咋直白咋来,把肥料的好处说明白就行:
- 用咱这肥,庄稼长得壮,杆子粗,叶子绿。
- 用咱这肥,省心又省力,吸收快,效果
- 用咱这肥,价格很实在,不瞎要价,童叟无欺。
- 加一句,用都说好,谁用谁知道!
就这么几句,翻来覆去地改,让它尽量押韵,读着顺口。自己先哼哼唧唧练好几遍,感觉差不多,虽然有点土,但还挺那么回事儿。
真正拿出去用,那又是另一回事。
第一次去集市上唱,心里那个打鼓,脸皮发烫。找个角落,清清嗓子,硬着头皮就开始唱。刚开始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后来一想,都到这份上,豁出去!就放开嗓门唱。
没想到,效果还真挺出乎意料:
- 不少路过的人都给吸引过来,停下脚步听我唱。
- 有的人听着听着就笑,觉得挺有意思。
- 关键是,真有人听完就过来问:“你这唱的是啥肥?真有那么”
- 那天的销量,比我之前吆喝好几天都强!
后来我就把这招儿固定下来,每次出摊或者下乡,都把这《卖肥料歌》唱一唱。有时候还带个小喇叭,更有气势。慢慢地,周围村里不少人都知道有个唱歌卖肥料的,我这肥料的销路也算是打开。
所以说,这办法不在乎土不土,管用就行。我这《卖肥料歌》虽然简单粗糙,但确实帮我把肥料卖出去,这就是实践出来的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