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的“民国肥料”的事儿。一开始就是图个新鲜,想看看以前的人是怎么种地的,用的啥肥料。
起因:好奇心
之前看一些老书,提到什么“草木灰”、“豆饼肥”,就很好奇,这玩意儿真有那么神?现在化肥多方便,直接撒地里就完事。但是转念一想,以前的人又不傻,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我就决定自己也试试,看看这“民国肥料”到底行不行。
准备工作:搜集资料+原料
- 资料搜集:先上网查查资料,看不少关于民国时期农业生产的介绍,发现那时候主要还是用农家肥,像人畜粪便、堆肥、草木灰这些。化肥也有,但用得很少,毕竟那时候贵嘛
- 原料准备:确定方向后,就开始准备原料。
- 草木灰:这个好弄,我家烧柴火,留不少草木灰。
- 豆饼:去榨油坊问问,现在榨油都用机器,很少有那种老式的豆饼。后来好说歹说,人家答应给我留一些。
- 堆肥:这个最麻烦,得自己沤。我就把一些菜叶、果皮、杂草啥的,堆在一个角落里,浇点水,时不时翻一翻。
实践过程:沤肥+施肥
沤肥真不是个轻松活儿,味道那叫一个酸爽。而且要经常翻动,保持湿度。我沤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差不多,就开始往地里施肥。
- 草木灰:直接撒在地里,稍微翻一下土,让它跟土壤混合均匀。
- 豆饼肥:这个不能直接撒,得先发酵。我把豆饼敲碎,用水泡几天,然后埋在土里。
- 堆肥:把沤好的堆肥挖出来,混在土里,也是稍微翻一下。
种植:种点啥?
施完肥,就开始种菜。我种点小白菜、生菜、还有几棵辣椒。
观察:长势喜人?
刚开始那几天,没啥特别的,跟平时种菜一样。但是过一段时间,我发现用“民国肥料”的菜,长势确实要好一些。叶子更绿,也更壮实。
惊喜:味道不一样!
最让我惊喜的是,收下来的菜,味道真的不一样!小白菜吃起来更甜,生菜也更脆。辣椒的味道也更浓郁。感觉比用化肥种出来的菜,好吃多。
有点意思!
这回“民国肥料”的尝试,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沤肥比较麻烦,但是种出来的菜,味道确实而且用这些农家肥,也更环保。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试试其他的“民国肥料”,看看能不能种出更多好吃的菜。
经验教训:
- 沤肥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滋生蚊虫。
- 豆饼肥一定要发酵不然容易烧苗。
- 施肥的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这回尝试让我对以前的农业生产有更深的解。也让我体会到,有些老方法,确实有它的价值。以后我会继续学习,把这些老方法用种出更多健康美味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