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圣女果,这施肥,还真得说道说道。我刚开始种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后来自己瞎琢磨,加上问些老把式,才慢慢摸索出点门道。今天就把我那点不成熟的经验,给大家唠唠。
准备阶段:打好底子是关键
我种圣女果,不管是地里还是大点儿的花盆里,第一步就是先把土给弄好。这底肥,我觉得是省不的。我一般是这么干的:
- 先找些完全沤熟的农家肥,比如鸡粪、羊粪啥的,但一定要是彻底熟透的,不然烧苗。
- 要是没农家肥,我就去买那种袋装的有机肥,效果也差不多。
- 有时候,我还会掺点草木灰进去,听说这玩意儿补钾,还能中和一下土的酸碱度。
- 把这些肥料跟土充分拌匀,这是关键,别让肥料疙疙瘩瘩地堆在一块儿。然后把土翻松,这底子就算打好。
量的话,我没那么精确,就是凭感觉,看着土的颜色深点,疏松点,就行。地栽的话,肯定得多放点。
小苗阶段:薄肥勤施促生长
等我把圣女果苗移栽下去,浇定根水,缓过苗来,看着开始长新叶子,就得开始追肥。这时候的苗还小,不能用浓肥。
我一般是搞点氮肥比例高一点的复合肥,或者直接用那种育苗专用的水溶肥。兑水,一定要兑得稀一点,比说明书上写的还要稀点,保险。大概十天半个月,浇水的时候顺带施一次。看着小苗长得壮实,叶子绿油油的,就对。
开花结果期:营养得跟上
等圣女果开始开花,特别是坐住小果子,那营养需求就大去。这时候施肥重点就不一样。
我就换成那种磷钾肥比例高一些的肥料。市面上有卖那种“花果肥”或者“番茄专用肥”的,我看成分表,磷和钾含量高的,就用那个。也是兑水浇,或者在离根远点的地方刨个小坑埋一点,再盖上土浇水。这期间施肥的频率可以稍微高一点,比如一个星期到十天左右一次,但还是那句话,别贪多,宁稀勿浓。
我还发现,这时候适当补充点钙肥挺重要的,能预防那个脐腐病,就是果子屁股那儿发黑。有专门的钙肥,或者有时候我用点过磷酸钙(听说里面含钙)。
盛果期和后期:保果增甜是目标
到圣女果大量结果的时候,植株负担很重。除继续根部追施磷钾肥为主的肥料外,我还喜欢搞点叶面肥。
买那种通用的叶面肥,或者磷酸二氢钾,兑水,傍晚太阳下山后,均匀喷在叶子正反面。这个吸收快,能快速补充营养,对提高果实甜度、改善品质有点帮助。这时候氮肥就要控制,用多光长叶子不结果,或者果子味儿淡。
整个过程,我都是边看边调整。看苗的长势,看叶子的颜色,看开花结果的情况。长得慢、叶子黄,就适当加点肥;长得太旺盛,就缓缓,或者少施点氮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多观察、多琢磨,这圣女果自然就长得好。
反正我就是这么一步步弄过来的,从一开始手忙脚乱,到现在也能收获不少红彤彤的小果子。这肥料,用对是帮手,用错可就帮倒忙。希望我这点土经验,能给大家伙儿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