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菜,这肥料可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一开始我瞎弄,觉得土里本身就有营养嘛种子撒下去,浇浇水,应该就能长。结果?种出来的菜苗又黄又瘦,蔫唧的,看着就让人着急。
后来琢磨过来,这地种一茬又一茬,营养早就被前面的“住户”吃得差不多。你不给它加点“饭”,它哪有力气长?这蔬菜跟人一样,饿就长不
我的施肥实践过程
认识到问题就好办。我开始捣鼓肥料这事儿。
第一步,是打底肥。 翻地的时候,我就往土里掺东西。最早用的是那种买来的袋装鸡粪肥,说是发酵好的。味道嘛确实有点冲,但为菜,忍。均匀撒上一层,然后用锄头翻到土里去,让它跟土壤充分混合。这就像是给房子打地基,底子打好,后面才稳当。
第二步,是看苗追肥。 等菜苗长出来,活泛,就得开始“加餐”,也就是追肥。
- 苗期:刚出小苗那会儿,比较脆弱。我一般等苗长个几片真叶,看着精神,就开始第一次追肥。这时候主要是想让它根扎得深,苗长得壮。我试过用点尿素,兑水稀释很多倍,沿着菜苗根部周围小心地浇下去,不敢靠太近,怕烧苗。或者用那种发酵好的淘米水、豆渣水,也是稀释再用。量不能大,薄肥勤施嘛
- 生长期:等苗呼呼长大,叶子多,藤蔓开始爬(比如黄瓜、豆角),那需肥量就大。这时候氮肥得多来点,促进枝叶生长。我还是喜欢用有机肥,比如自己沤的肥水,或者买点颗粒有机肥,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挖个小沟埋进去,再盖上土,浇点水。这样肥效慢慢释放,不容易伤根。
- 开花结果期:蔬菜开始开花,或者小果子挂上,那重点就不一样。这时候就得加点磷钾肥,促进开花结果,让果实长得大,味道草木灰就是个好东西,钾肥含量高,我就撒在植株周围。或者买点磷酸二氢钾,兑水喷喷叶子,吸收快,叫叶面肥。这个得在早上或者傍晚弄,大中午太阳晒着喷,叶子容易受伤。
整个过程,我就是边看边调整。看叶子颜色,黄可能是缺氮;长得慢,可能是缺磷;结果少,可能是缺钾。有时候也可能是水或者光照的问题,得综合判断。
实践下来发现, 用肥料的菜,长势确实不一样。叶子绿油油的,茎秆粗壮,结的果也多,也大。虽然过程麻烦点,又是沤肥又是追肥的,但看到收获的时候,那点辛苦就觉得值。你不给它吃饱,它凭啥给你好好长?就是这个道理。
种菜离不开肥料,这是我实打实干出来的经验。别怕麻烦,给你的菜加点餐,它们会给你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