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捣鼓肥料销售招聘这事儿,也算是个实践记录。
事情得从去年说起。家里不是有几亩地嘛寻思着不能老种那些老几样,想搞点利润高点的经济作物试试水。但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就上来,尤其是肥料这块儿,门道挺多。光靠我自己瞎琢磨肯定不行,就想着找个懂行的,能帮忙跑跑市场,顺便也指导指导咱这用肥。
一开始想法挺简单,现在网上信息那么发达,找个人还不容易?我就上几个主流的招聘网站,什么X聘、X程无忧,还有一些专门搞农业招聘的小平台,都注册账号,开始扒拉信息。主要是想看看别人家都在招什么样的人,开多少钱,心里好有个数。
看几天,发现这肥料销售的岗位还真不少,从大厂到小作坊,都在招人。要求看着也五花八门,有的要经验,有的要学历,有的说要能喝酒,有的说要自带资源。待遇,也是从几千块到号称“上不封顶”的都有,看着挺热闹。
心里大概有谱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动手。先是琢磨着写个招聘启事。咱这小打小闹,肯定比不大公司,要求也没定太高:
- 能吃苦耐劳,愿意下乡跑腿。
- 最好懂点基本的农技知识,起码知道氮磷钾是干啥的。
- 沟通能力要还行,能跟经销商、农户聊得来。
- 驾照得有,不然跑不开。
待遇方面,我参考下市场行情,给一个基础工资加提成的方案,自认为不算低,起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然后就把这招聘信息挂到那几个平台上去。刚开始还挺期待的,想着这要求不高,应该很快有人来。
招聘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没过几天,陆陆续续开始收到简历。打开一看,嚯,还真不少。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简历写得挺漂亮,但一看专业和经历,跟农业、销售基本不沾边。也有干过其他行业销售的,看着经验挺丰富,但总感觉跟咱这卖肥料的调性不太一样。
我挑几个看着还算靠谱的,打电话约面试。这一聊,问题就来。
有个小伙子,挺精神,说是特别看好农业前景。我问他对肥料解多少,他说:“肥料嘛就是庄稼的粮食!” 再问细点,比如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用肥有啥讲究,他就开始挠头,说:“这个……我可以学!” 态度挺但咱这等着用人,现学有点远水解不近渴。
还有一个大哥,自称在某个农资公司干好几年销售,业绩做得多好多我心想这回碰到专业的。结果聊着聊着,发现他说的东西都比较虚,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渠道建设”、“客户维护”、“压货打款”。我问他:“咱这主要是做零售终端,直接面对农户,你有啥想法?” 他愣一下,然后又开始讲他那套大客户理论。感觉像是背话术,不太接地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中年人,看着挺稳重。简历上写着有丰富的农技服务经验。面试的时候,我特意问几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比如:“现在花生地下结果期,推荐用什么类型的肥料比较为” 他支支吾吾半天,说:“呃……高钾肥?” 我追问:“具体哪种?硫酸钾型还是氯化钾型?为” 他就有点答不上来,跟我打哈哈,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到时候看看再说。”
这一圈面试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找个既懂点技术,又会跑市场,还踏实肯干的人,太难! 很多所谓的“销售”,就是个二道贩子,对产品本身一知半解,全靠一张嘴忽悠。而懂点技术的人,往往又不擅长或者不愿意干销售这种抛头露面的活儿。
而且这行当流动性好像也挺大。有些小公司的待遇确实一般,工作又辛苦,风吹日晒的,留不住人也正常。你看网上那些招聘信息常年挂着,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的实践结果
折腾快两个月,面试少说也有七八个人,愣是没找到一个觉得特别合适的。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态度不行,要么就是要价太高咱给不起。
咋办?没辙。时间不等人,地里的活儿不能耽搁。只能是自己硬着头皮顶上。一边在网上查资料、看视频学,一边厚着脸皮去请教那些种地多年的老把式,还有镇上农资店的老板。自己开车拉着样品,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家一家地聊。
累是真累,夏天晒得跟黑炭似的,冬天冻得手脚冰凉。但也确实学到不少真东西,比坐在办公室里瞎想要强多。 起码现在跟人聊起肥料,咱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知道啥时候该用啥肥,不至于被人忽悠。
所以说,这招聘肥料销售,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儿。想找到合适的人,难!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以后再想干啥事儿,不能想得太简单,得多考虑考虑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