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肥料这点事儿。家里的那几盆花草,还有阳台上种的小番茄,之前总感觉长得蔫蔫儿的,没啥精神。老话说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就琢磨着,是不是该给它们加点“营养餐”。
摸索着开始
一开始真有点懵,跑到花鸟市场一看,嚯!那肥料种类叫一个多。花花绿绿的袋子,有写着“有机肥”的,像是什么鸡粪、羊粪发酵的;有写着“复合肥”的,小颗粒状;还有各种液体的,说是“营养液”。我寻思着,这玩意儿不能瞎用?
我就先买点看着最普通的复合肥,想着试试看。第一次用,也没啥经验,就随便抓一小把撒在土表面,然后浇点水。结果?好家伙,没过两天,有棵小苗的叶子边缘有点发黄、发焦,像是被“烧”着。那时候才明白,这肥料劲儿大,不能乱来。
学着讲究方法
吃亏,我就开始留心。问问旁边也养花的老大哥,又自己琢磨一下。他们说,施肥得讲究时候和方法。
- 看时候:不能大中午太阳毒的时候施肥,最好是傍晚或者阴天。植物生长旺盛期,比如春天发芽、开花结果前,得适当多给点。休眠期,像冬天,就得少给或者不给。
- 看方法:像我之前那样直接撒一把在根部附近,浓度太高就容易烧苗。后来学乖,要么就是“薄肥勤施”,把肥料兑水稀释很多倍再浇,要么就是在远离根部的地方挖个小浅沟,把肥埋进去再盖上土,让它慢慢释放。
- 顺序有讲究:还听到个说法,说是“先浇水来后丢肥,及时盖土方法对”。大概意思就是,土壤有点湿润的时候施肥,吸收好点,也不容易烧根。如果是固体肥,埋土里效果更减少流失。我就照着试试,感觉确实比之前瞎撒效果
不同阶段用不同肥
后来慢慢捣鼓明白点,也不是啥时候都用一种肥。就像人吃饭似的,不同阶段需要不一样。
刚栽下去的小苗或者观叶植物:这时候主要想让它长叶子、长壮实,就用点氮肥比例高点的,感觉叶子绿得快,长得也茂盛些。
开花结果前:像我的小番茄,快开花挂果,我就换点磷钾肥比例高点的。听说磷肥促开花,钾肥能让果子长得甜一点。虽然咱也没专业测过,但看着后面结的果子确实还行,心里挺美滋滋。
也试试有机肥:除买的化肥,我也弄点发酵好的鸡粪肥,感觉那玩意儿劲儿虽然慢点,但是对改良土壤好像挺有好处,土显得松散油润些。
实践出真知
搞这一阵子,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肥料,真是个好东西,用对,植物长得就是不一样,叶子绿油油,花也开得艳,果子也结实。但它也不是万能药,更不能贪多。得根据自己种的啥、长到啥阶段、盆土情况这些,一点点试,慢慢摸索。每次施完肥,我都得多观察几天,看看植物的反应,是精神还是蔫,叶子颜色咋样,下次就好调整。
伺候这些花花草草,跟伺候庄稼一个理儿,肥料这门“功课”挺重要,得多实践,多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我的“施肥经”,都是自己瞎琢磨的土办法,大家有啥好经验也欢迎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