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琢磨着给地里上点肥,眼瞅着就要春耕,这事儿得提前准备。往年都是大概那个时候去农资店里拉几袋子回来,价格嘛心里大概有个谱,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结果今年我去常去的那家店一问,嚯,有点懵。老板也是老熟人,给我递根烟,慢悠悠地说:“今年这价格,有点乱。”
我问咋回事?他就跟我唠。说这化肥,不是他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的。源头上就一天一个价。
影响价格的玩意儿还真不少
他给我掰扯半天,我也听个大概意思:
- 原料那头儿不稳当:说是做氮肥,像尿素啥的,得用天然气,还有煤。这玩意儿价格一波动,化肥厂成本就变,那卖出来的价肯定也跟着动。还有磷矿石、钾矿石这些,都是基础。
- 生产的门道:好像不同的厂子,用的技术、设备不一样,造出来的成本也不同。有些小厂可能便宜点,但质量稳不稳定就不好说。
- 供求关系是关键:这跟赶集买菜一个道理。地里都等着要肥的时候,买的人多,货要是紧俏,那价格肯定就硬气。要是仓库里堆满,买的人少,那价格就可能松动点。
- 国际上的事儿也掺和:老板说,现在不像以前,国外的化肥市场有点风吹草动,比如哪个国家减产,或者哪里需要的多,也会影响到咱们这儿的价格。听着挺玄乎,但想想也是,现在东西都是全球跑。
具体到买啥肥,价格差不少
我就问他,那现在尿素多少钱?复合肥?还有那个磷酸二铵啥的。
他给我报几个价,听得我直咂嘴。尿素好像稍微便宜点,但也没便宜到哪儿去。复合肥种类多,价格差别更大,含量高的、牌子硬的,自然就贵。老板还说,钾肥价格一直比较坚挺。
他还提到,有时候看新闻说啥期货价格涨跌,虽然咱农民搞不懂那个,但多多少少会传导到咱们买的现货上。
咋整的?
我站在店里琢磨半天。想着既要保证肥效,又得考虑这成本。便宜没好货这话有时候也对,但太贵也确实负担重。
跟老板商量着,搭配着买几种。尿素买一部分,毕竟是基础氮肥。复合肥选个中等价位的,含量看着还行,以前也用过,效果还过得去。没敢多囤,想着先用着,后面看情况再说。
拉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这年头种地真不容易,种子、农药、化肥,样样都得花钱,而且这价格还老让你心里没底。不像以前,价格大差不差,心里踏实。感觉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