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子肥料”,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名字,灵感来自啥“月子肥”、“底肥”之类的说法。就是想给自己刚种下去的小苗来点儿劲儿,让它们能茁壮成长。
我是打算直接买那种现成的缓释肥,方便嘛但后来想想,自己家里也有些“边角料”,扔怪可惜的,不如废物利用,搞点儿土制肥料。
我收集一些厨余垃圾。像什么烂菜叶子、果皮、咖啡渣、茶叶渣之类的,都攒起来。然后,找个大塑料桶,底部铺一层园土,把这些厨余垃圾一层一层地堆上去,每堆一层就盖上一层薄薄的土。
加点儿“料”。我在网上查查,说加点儿骨粉、豆渣、淘米水啥的,能增加肥力。刚好家里有之前熬骨头汤剩下的骨头,敲碎掺进去一些。豆渣是磨豆浆剩下的,也加不少。淘米水就更简单,每天都有,直接倒进去就行。
最关键的,就是发酵。我把这桶东西放在阳台上,盖上盖子,让它自然发酵。刚开始那几天,味道简直酸爽,熏得我都不敢靠近阳台。后来我听人说可以加点儿橘子皮,能减轻臭味。试试,效果还真不错。
发酵的过程很漫长,大概持续两个月左右。期间,我时不时地翻动一下,保持通风透气。等到垃圾都腐熟得差不多,颜色变黑,没什么异味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用。
使用的时候,我特别小心。因为是自己做的,肥力肯定不稳定,怕烧苗。所以我都是挖坑的时候,在底部掺一点儿,然后盖上一层土,再把小苗种下去。这样能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根系。
效果嘛还真不错!那些用“子肥料”的小苗,明显比没用的长得快,叶子也更绿更壮实。虽然过程有点儿折腾,味道也比较感人,但看到小苗们茁壮成长,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厨余垃圾一定要沥干水分,不然容易滋生细菌。
- 发酵的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防止产生有害气体。
- 使用的时候要适量,宁少勿多,避免烧苗。
这回自己制作“子肥料”的尝试,算是比较成功。以后还会继续尝试,争取搞出更厉害的土制肥料,让我的小菜园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