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关中道肥料”,也没啥特别神秘的,就是咱这边老庄稼人传下来的一些土法子,讲究个实在、对路。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是咋弄的。
那还是开春那会儿,地刚化冻没多久,寻思着得给秋上要种的麦子打好底子。光靠地力肯定不行,不上肥,苗子长不壮实。咱这边的习惯,底肥得上足,尤其是农家肥,那才叫养地。
头一步,准备肥料。我提前大半年就开始捣鼓。自家攒的羊粪、鸡粪,还有些烂菜叶子、秸秆啥的,都堆在一块儿,隔段时间翻一翻,让它自个儿发酵。等到开春用的时候,那肥都沤得黑乎乎、油亮亮的,没啥大臭味,抓一把在手里,松散得很。这就是上好的农家肥。用之前,还得再掺点草木灰进去,老辈人说这能补钾,还能杀杀菌。
第二步,就是运肥下地。这是个力气活儿。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往地里拉。算计着大概一亩地弄个三四方,少不管用,多也浪费,还可能烧苗。拉到地头,先不急着撒,得等地整好再说。
第三步,犁地、开沟。先把地整个犁一遍,深翻一下,让土透透气。然后,就按照咱这边的“关中道”法子来。不是满地撒,而是重点在播种带上下功夫。用耧或者专门的开沟犁,顺着将来要播种的方向,开出一条条浅沟,大概一扎深。这沟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种子够不着肥劲儿,太浅容易烧根。
第四步,施肥。这步最关键。把前面准备好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到开好的沟里。注意是撒在沟底,不是撒在面上。撒的时候要匀实,不能一堆一堆的。有些地方讲究的,还会把化肥,比如磷肥啥的,也混一点点进去,一起撒在沟里,这叫“种肥同播”,据说能让苗子前期长得快。我这回主要是用农家肥,化肥就少用或者不用。
第五步,盖土、耧平。撒完肥,赶紧用旁边的土把沟盖上,稍微踩实一点点,别让肥直接露在外面风吹日晒,那样肥效就跑。然后,再用耙子把整个地面耧平,准备播种。这样,肥料就在种子下面那一层,等种子发芽扎根,正好就能吸收到养分,而且肥力缓慢释放,能管挺长时间。
就是等。等墒情差不多,就开始播种。种下去之后,心里就踏实多。这套“关中道”施肥法,看着麻烦,一步一步的,但效果确实不赖。肥效长,还不伤地,种出来的庄稼根系壮,苗儿也齐整。干农活嘛就得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图省事。看着地里绿油油的苗,之前出的那身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