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捣鼓这玩意儿?
主要是年纪上来,这腰是一天不如一天。家里那几分菜地,还有院子里那几棵果树,每年春秋两季都得上点肥。以前,年轻力壮不觉得,现在是真不行,蹲下去埋肥,再站起来,那滋味,又酸又累。有时候手一抖,肥料撒得到处都是,浪费不说,撒到叶子上还容易烧苗。直接埋根边上,又怕太近烧根,远又怕吸收不真是个头疼事儿。
动手做起来
我就琢磨着,得搞个省力的法子。那天收拾杂物间,看到墙角立着一截装修剩下的PVC水管,大概有个手指头那么粗细,长度也还行。我脑子一转,这玩意儿不是正好能用上?
说干就干。我找把小钢锯,把这管子截大概一人来高,这样站着操作就方便多,不用弯腰。光有管子还不行,得有个口子方便倒肥料。我又翻出来一个喝完的大饮料瓶,把瓶底剪掉,留下上面带瓶口那部分,像个漏斗。试试,瓶口那头稍微有点大,塞不进PVC管。没事,咱有办法!用打火机稍微燎一下PVC管口,让它变软一点点,赶紧把塑料瓶口给怼进去,等凉固定住,还挺结实。为保险起见,我又找圈防水胶带,在接口那缠几圈,保准结实得很。
这还不算完,光秃秃的管子插土里费劲。我又找来锉刀,把管子另一头,就是插土里的那头,给它打磨一下,弄出个斜口,稍微带点尖儿,这样往土里插的时候就能省不少力气,跟个探针似的。
用起来咋样?
第二天给月季埋肥,我就拿出我的“新发明”。还真别说,效果是真不错!
我先是走到月季旁边,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大概二三十公分。以前得用小铲子挖个坑,现在省事,直接把这管子尖头那端对准地面,稍微用点力气往下一插!一下就插进去十几公分深。
然后把管子扶稳,抓一把配好的肥料,从上面那个“漏斗口”倒进去。肥料就顺着管子,“哧溜”一下,全跑到土里那个尖头附近,正好在根系能吸收到的范围。把管子小心地一提溜出来,旁边扒拉点土把小洞口一盖,完事儿!
整个过程,我基本就没怎么弯腰,站着就把活儿干完。而且肥料一点没浪费,全都精准地送到需要的地方。比以前用手埋、用铲子挖,那可真是方便太多,效率也高不少。这不起眼的破管子加个塑料瓶,现在成我伺候花草离不开的“神器”,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