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捣鼓那几棵果树的时候,我跟个没头苍蝇似的,特别是施肥这块儿。听张三说这个牌子李四说那个配方牛,买一堆回来,钱没少花,但效果嘛也就那样。
那时候瞎搞,春天想起来,哗撒点复合肥在地表,以为省事儿。有时候忙忘,秋天果子都摘完才想起来补点肥。结果?树是长,但要么虚胖,要么结果少,要么结出来的果子味道不对劲儿,酸不拉几的,或者个头小得可怜。
后来跟村里一个老果农聊天,老爷子几句话点醒我。他说:“哪有什么神仙肥料?你得懂树啥时候饿,想吃饭喂到嘴边才行!” 我这才开始琢磨,不能再瞎喂。
我的摸索过程
第一步,搞清楚啥时候喂是关键。 我发现秋天施肥是真管用,大概就是果子摘以后,叶子还没掉光那阵儿,大概九月底十月初。为啥?因为那时候树根还活跃着,你给它“吃饱喝足”,它就能存够营养过冬,开春发芽、开花才有劲儿。这顿肥我管它叫“月子肥”,得下重手,主要是用充分腐熟好的农家肥,比如羊粪、鸡粪(这玩意儿劲大,一定要腐熟透,不然烧根没商量),混上些土。
第二步,喂在哪儿有讲究。 以前我图省事,就在树根底下随便撒点。老爷子说那不行,吸收肥料的主要是那些细小的毛毛根,它们大多长在树冠边儿底下那圈。我现在施肥都是在树冠投影的外边缘挖沟。挖多深?看树大小,小树挖浅点,三四十公分;大树就深点,四五十公分,挖环状的或者几条放射状的沟都行。千万别直接堆在树干旁边,那里都是粗根,吸收能力差,浪费肥料还可能烧树干。
第三步,喂啥东西得搭配着来。 秋天的“月子肥”以有机肥为主,改良土壤效果也但我也不全指望农家肥,会掺和一些平衡型的复合肥进去,就是氮磷钾都差不多的那种,有时候也根据情况撒点中微量元素肥,比如钙肥、镁肥啥的,听说对果子品质有好处。春天发芽前,看树的长势,我会少量追施点氮肥,主要是促进长新枝条,但绝对不敢多给,怕它光长个子不结果。
具体咋操作?
不复杂,就是体力活:
- 先按照树冠大小,在外面挖好沟。
- 把准备好的熟粪肥和挖出来的土,再加点复合肥,大致拌匀。
- 然后把混合好的肥料填回沟里,注意别让肥料疙瘩直接挨着树根。
- 把剩下的土盖回去,稍微踩实一点点,然后浇一次透水。这个水很重要,能让肥料溶解,方便根系吸收。
现在的效果
自从我改成这么一套流程下来,这几年我的那几棵果树是真不一样。树势明显壮实多,叶子绿油油的,也精神。以前爱生的一些小毛病,像黄叶、虫害,都少不少。最实在的是,果子结得多,个头也大,吃起来那味道,甜! 这比以前瞎买那些“高科技”肥料强太多。
你要问我“最好的果树肥料”是我没法给你一个具体的牌子或者配方。我觉得,最好的肥料,就是你用心去解你的果树,知道它啥时候需要然后用对方法,把合适的肥送到它“嘴边”。这土方法,虽然看着笨,但实实在在管用。就是得多花点力气,但看着满树的果子,那点累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