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事儿——把那些开败的花,弄成肥料再利用起来。咱也不是啥专家,就是自己瞎琢磨、瞎试试,记录一下过程,给大家做个参考。
开始动手前的想法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家里领导买的花,还有阳台上自己种的一些草花,开完败,看着挺可惜的。直接扔垃圾桶,感觉有点浪费,毕竟也是花钱买的、费心养的。我就琢磨着,老听说啥落叶归根,这花败,是不是也能回归土壤,给别的植物当点养分?网上随便扒拉一下,都说可以,但是不能直接埋,得先让它“烂”透才行,也就是他们说的“腐熟”。行,那就试试呗。
收集和处理
第一步,收集。我就把那些枯萎的花瓣、叶子、还有剪下来的软杆子都收集起来。太硬的粗杆子我给扔,感觉那玩意儿不容易烂。收集一小堆,看着还行。
第二步,找容器。家里正好有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不大不小,觉得挺合适。也有人说用厚实的黑塑料袋也行,主要是得能密封,不然味道可能有点大,而且也容易招小虫子。
第三步,装桶加水。我把收集的花瓣叶子啥的,都塞进那个桶里。塞的时候稍微压压,但没压得太死。然后,关键来,得加水。不能加太多,就是让这些花花草草都湿润起来,有点潮乎乎的感觉就行。我估摸着加大概能没过一半材料的水。水能帮助它们更快地分解。
第四步,密封等待。加完水,我就把桶盖子盖紧。然后把它放到阳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尽量不碍事,也避免阳光直晒,据说那样温度太高也不接下来就是等,这个过程急不来。
漫长的等待和观察
这期间,大概过个十天半个月的,我会打开盖子瞅一眼,顺便透透气。刚开始没啥变化,后来慢慢就能看到里面的东西颜色变深,开始发黑,有点烂泥巴的样子。味道嘛刚开始有点酸馊味,不算好闻,但也没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盖上盖子就闻不到。所以我才说,密封真的很重要。
我大概等能有两三个月,具体时间我也没掐表,就是感觉里面的东西都变得黑乎乎、软烂烂的,原来的花瓣叶子形状都看不太清,闻起来也没那么冲,有点像下雨后那种泥土的味道。这时候我就觉得,差不多,应该算是“腐熟”好。
咋用的
这个弄好的“花肥”,可不能直接一大坨就扣在花盆里,那样容易烧根。我是这么用的:
- 换盆的时候用:正好有几盆花要换土,我就把这个自制的肥料掺在新的营养土里。大概比例是肥料占土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没精确量,就是凭感觉掺和均匀,然后用这个混合土来种花。
- 当底肥用:给一些大一点的盆栽,我会在盆底铺一层这个,然后再盖上土种花,让根系慢慢往下长能吸收到。
- 追肥少量埋:对于正在长的花,我就在远离根系的盆边,挖几个小坑,每个坑里埋一小勺这个肥料,然后盖上土。量一定要少,而且不能直接接触根。
实践下来感觉咋样
用这些自己弄的花肥,感觉还是有点效果的。虽然不像买的化肥那样效果神速,但是感觉土质好像松软一些,而且用段时间后,那几盆换盆用自制肥的花,叶子看着也挺油亮的,长得也还行。最主要的是,心里踏实,废物利用嘛感觉挺环保,也省点买肥料的钱。
这个“花化为肥料”的实践,我觉得挺成功的,过程也不复杂,就是需要点耐心等它腐熟。如果你家里也有不少败花,不妨也试试看,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