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说说这肥料硬成块的事儿。估摸着不少自己种点啥的朋友都碰到过。
就前段时间,寻思着给院子里的菜松松土,加点肥。翻出来开春前买的那袋复合肥,好家伙,拿手里硬邦邦的,跟块砖头似的。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完,这指定是结块。
为啥会这样?
琢磨琢磨也简单。咱这肥料,说白就是些盐类的玩意儿,好些成分都容易吸水。你像我那袋肥,就随手扔在库房角落。那地方,挨着墙,有点返潮,尤其开春前那阵子,湿气大。
- 水汽跑不掉: 包装袋看着密封,时间长,或者有点小口子,空气里的湿气就偷偷跑进去。
- 它自己也含水: 再说,肥料生产出来本身就不可能一点水没有。温度一高一低,里面的水分析出来又结晶,一来二去,颗粒就抱团。
- 压着: 还有就是堆放。我那袋子底下还压着别的东西,时间一长,下面的肥料被压得瓷实,更容易结块。
我咋整的?
光看着发愁也没用,总得想办法弄开。我是这么干的:
第一步:摔打。 最直接的,抱起来,找个硬实的地面,“哐哐”摔几下。想着能不能给它震散。效果嘛有点用,但不多。大块还是大块,就是稍微松动点。
第二步:上家伙。 光摔不行,我就找把小锤子,还有旧的平头螺丝刀。先把大块的肥料搬出来,放地上。用螺丝刀当凿子使,对着结块的地方,拿锤子轻轻敲。得有耐心,不能使死力气,不然敲得哪哪都是碎末,或者把袋子都敲破。就这么一点点地凿,把大块分解成小块。
第三步:揉搓。 凿成小块之后,就好办多。有些可以直接用手掰开,或者戴上手套(那玩意儿多少有点味儿,还伤手),像和面似的揉搓那些小块。实在硬的,就倒在地上用脚底踩踩、碾碾。
过筛(如果讲究的话)。 要是追求均匀,最好是弄个大眼儿的筛子,把弄碎的肥料过一遍。这样撒的时候就匀实多。我这回没那么讲究,弄碎感觉颗粒大小差不多就直接用。
折腾完的感受?
累!真是个体力活。而且弄得时候那粉尘,呛得很。这事儿最好是提前预防。
以后买肥料,我打算:
- 少量多次: 不贪多,用多少买多少,尽量用新鲜的。
- 注意存放: 找个干燥、通风、离地的地方放。下面最好垫个板子啥的,别直接贴地、贴墙。
- 密封 开封没用完的,一定把口子扎紧,有条件再套个大塑料袋。
反正,这肥料结块,主要还是个受潮和存放的问题。稍微注意点,就能省不少事儿。不然真等它硬成石头,处理起来费劲不说,感觉肥效多少也受点影响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