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前阵子捣鼓那个“帝肥料”的事儿。
话说我家那块小菜地,连着种几年,感觉地力是越来越不行。土硬邦邦的,浇水下去没一会儿就干,种出来的菜也是蔫唧的,长不大。去年收成就不咋地,把我给愁的。
后来听村头老王瞎侃,说现在有个啥“帝肥料”挺神的,能让土变松快,还能保水,用肥也省。耳朵根子有点软,听他吹得天花乱坠,心里就活泛。一开始我也不太信,现在的肥料名字起的都挺唬人,啥“帝”“王”的,效果咋样谁知道?
但转念一想,反正地都那样,死马当活马医呗。就托人搞一小袋回来,打算先试试水。
我的实践过程
拿到手,拆开看看。就是那种普普通通的颗粒肥,闻着也没啥特别味儿。不像有些肥,那味道老刺鼻。
第一步,翻地。
这是开春时候的事。我先把那块准备试的地深翻一遍。好家伙,那土硬的,铁锹下去都费劲。翻出来的土块都老大一个,一看就是板结得厉害。
第二步,撒肥。
翻完地,我就按照说明书上的量,估摸着撒点帝肥料。也没敢多撒,怕烧苗。就均匀地撒在地表上。
第三步,混匀。
撒完之后,关键一步来。我又用耙子把肥料和土来回搂几遍,尽量让肥料和土混匀。想着这样效果能好点,肥力能慢慢释放出来。
第四步,浇水。
浇一遍透水。看着水慢慢渗下去,心里也挺期待的。
后续观察记录
接下来就是种菜、日常管理。我种点常吃的黄瓜、西红柿。
- 保水性观察: 种下菜苗后,头几次浇水,感觉好像是比旁边没用这肥的地干得慢一点点。以前那地,太阳一晒,一天就得浇水,用这肥的地,好像能多撑个半天?也可能是心理作用,但确实感觉土表层没那么快发白。
- 土壤状态变化: 过一个多月,我拔草的时候顺便用手抠抠土。你别说,感觉土是比以前松快点。以前那土,干之后跟石头似的,现在感觉有点“团粒”的意思,没那么死硬。扒拉起来,土块小不少。
- 作物长势: 至于菜的长势嘛感觉苗是比去年同期要壮实一些,叶子颜色也绿油油的。特别是黄瓜,爬藤爬得挺快。这也跟今年的天气、管理都有关系,不能全算肥料的功劳。
- 肥料用量: 后续追肥的时候,我确实是稍微减少一点其他复合肥的用量。因为看苗的长势还不错,就没敢像往年那样使劲追肥。
最终效果
等到收菜的时候,产量嘛感觉是比去年好一些。西红柿结的果子多几个,黄瓜也挺直溜、水灵。要说增产多少多少,那倒没精确算过,但确实有改善。
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还是那个土壤的变化。到秋天收完菜再翻地的时候,明显感觉省力气,土松不少。这对我那块老大难的地来说,挺不容易的。
这“帝肥料”用下来,感觉不是啥神药,但也不是纯忽悠。它那个改善土壤板结、稍微提高点保水性的效果,在我这块地上是体验到一点。至于说能省多少肥、增多少产,可能还得看地、看作物、看管理,不能一概而论。
今年用着感觉还行,明年开春,我估摸着还会再买点试试,看看连着用几年,能不能把那块地彻底给“养”过来。
行,今天就先唠叨这么多,算是我自己用这个“帝肥料”的一点实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