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养花那会儿,对着花市里五颜六色的肥料袋子,我脑袋是懵的。啥复合肥、有机肥、缓释肥,听着都挺专业,但哪个好用,心里真没谱。
瞎买乱试阶段
最早嘛就是看哪个包装顺眼,或者听老板随便推荐两句就买。记得买过一种彩色的小圆颗粒,说是缓释肥,撒在盆土表面就行,能管好几个月。我也没多想,抓一把就撒上去。有些花好像是长得精神点,但有些没啥变化,还有一盆小苗,撒多点,叶子反而黄,估计是烧苗。那时候浇水也不懂控制,反正就是瞎弄。
后来又试过那种水溶肥,就是粉末或者液体,要兑水浇的。这个感觉来效快,特别是观叶的植物,用没多久,叶子就显得绿油油的。但缺点也明显,得经常用,隔个十天半个月就得兑水浇一次,有点麻烦。而且每次兑多少,心里也没个准数,怕浓烧根,稀没效果。
开始琢磨有机肥
听老一辈人说,他们以前种地都用农家肥,效果好还不伤地。我就琢磨着给花也试试有机肥。自己沤肥太麻烦,味道也大,就在网上买些发酵好的羊粪、鸡粪,还有那种叫豆饼肥的东西。
- 用法就是埋在盆土边缘,离根远一点。
- 感觉用有机肥之后,土质确实松散些,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板结。
- 肥效,感觉不快,但是比较温和,持久。用之后,花草看着挺壮实,不容易生病。
不过有机肥也不是万能的。有些需要快速见效的时候,比如促花,光靠它就不太行。
针对性施肥的摸索
养的时间长,慢慢发现不同的花,在不同时候,对肥料的需求真不一样。
比如快到花期,像月季、栀子花这些,光用氮肥叶子长得贼就是不开花。后来知道要用磷钾肥,我就去买那种叫磷酸二氢钾的白色粉末,开花前兑水喷叶子或者灌根,效果确实明显,花苞多不少。
还有些花特别“作”,比如栀子花、茉莉、杜鹃,它们喜欢酸性土。养着养着叶子发黄,不是缺水也不是暴晒,就可能是土壤碱性化。这时候就得用点硫酸亚铁,兑水浇下去,调理一下土壤酸碱度,黄叶就能慢慢转绿。
我的实践总结
现在养花施肥,我算是有点自己的心得。不再像以前那样瞎买乱用,也不会只盯着一种肥用。
我的习惯是:
- 大部分盆栽,在上盆或者换盆的时候,在盆底混一些发酵好的有机肥(比如羊粪)和一些缓释肥作为底肥。这样能保证基础营养,也改善土质。
- 在生长旺季(春天和秋天),对于观叶植物,我会隔半个月左右用一次水溶性的复合肥,氮磷钾比较均衡的那种,促进生长。
- 对于开花植物,在花期前一个月左右,开始改用磷钾含量高的水溶肥,比如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 像栀子花这种喜酸的,定期用一点硫酸亚铁溶液灌根,预防黄叶。
没有哪一种肥料是绝对“最好”的,关键还是得看你养的是什么花,它处在什么生长阶段,以及你用的土怎么样。多观察,多尝试,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家花草的施肥方法。别怕失败,养花嘛就是个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