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嗑,说说我这“肥料产子”的实践经历,绝对接地气,全是干货!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前阵子寻思着给家里的菜园子好好施个肥,让那些瓜果蔬菜长得更壮实。结果去农资店转一圈,看着琳琅满目的肥料,啥尿素、磷肥、钾肥,名字都听得我头大。老板倒是挺热情,一股脑儿给我推荐一堆,说是效果见效快。就怕听这些,总感觉里面有啥猫腻。
回家琢磨好几天,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老人们都用农家肥,那玩意儿虽然臭点,但种出来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动手,搞点“土”肥料!
说干就干!
- 第一步:收集材料。 我把家里的厨余垃圾,像啥烂菜叶子、果皮、剩饭剩菜,都收集起来。还特意去小区里捡一些落叶,树枝啥的。
- 第二步:找个容器。 我找个废弃的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透气。
- 第三步:开始堆肥。 先在桶底铺一层树枝,再铺一层落叶,然后把厨余垃圾倒进去,再盖一层土。记住,每隔几天要翻动一下,让它充分发酵。
刚开始那几天,桶里味道确实有点重,我赶紧盖上盖子,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过一个多月,我打开桶一看,哇!黑乎乎的,臭味也没那么浓,有点泥土的香味。这说明说明我的肥料“产子”成功!
接下来就是施肥。 我把这些自制肥料挖出来,埋在菜地的根部,浇上水。没过几天,我发现那些菜苗长得特别快,叶子也绿油油的,比之前精神多。
总结一下这回“肥料产子”的经验教训:
- 厨余垃圾一定要处理 像啥油腻的、太咸的,最好别放进去,容易滋生细菌。
- 要保持湿度。 太干发酵不太湿容易烂。
- 耐心是关键。 堆肥需要时间,别想着一蹴而就。
这回DIY肥料的经历,让我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而且用自己做的肥料种出来的菜,吃着也放心!下次我还打算试试用豆渣、花生壳来堆肥,看看效果咋样。大家伙儿要是感兴趣,也可以一起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