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肥料三要素,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家里阳台种点小葱小菜啥的,老是长得蔫唧,要么就是叶子黄不拉几的,看着就没精神。
一开始瞎弄,去花市随便买点包装花里胡哨的肥料,人家说啥好就买回来也不看说明,就随便撒一点,有时候还把菜给烧死,真是气人。
摸索氮磷钾
后来有一次,看一个老花农在那捣鼓他的菜园子,长得那叫一个我就厚着脸皮过去问问。老大爷挺实在,也没藏着掖着,就跟我说这氮、磷、钾的事儿。
他说,这氮磷钾,就好比人吃饭要吃米、吃菜、吃肉一样,植物也需要这三种主要的“饭”。
- 氮肥:主要是管叶子长得绿不绿,旺不旺。要是缺氮,叶子就容易发黄,长得慢。我一想,之前我那菜叶子发黄,估计就是缺这个。
- 磷肥:这个是管开花结果,还有地底下的根。要是想让番茄多结果,辣椒多挂果,就得适当加点磷肥。根扎得深不深,也跟它有关系。
- 钾肥:这个能让植物的杆子更结实,不容易倒,还能帮着抗病。相当于给植物强身健体的。
我的实践过程
听老大爷的话,我算是有点开窍。回家我就没再乱买肥料,而是开始琢磨怎么搭配着用。
第一步:观察
我先仔细看我的菜。比如那几盆小青菜,叶子有点发黄,长得慢。我就判断,可能是缺氮。
第二步:选肥
我就去找那种氮含量高一点的肥料。注意,不是说纯氮肥,一般是复合肥,就是氮磷钾都有,但氮的比例高一些。或者用点腐熟的鸡粪肥啥的,听说氮也挺足。
第三步:施肥
施肥我也学乖。不再是一把撒下去。我是这么干的:
- 少量多次:不敢一次给太多,怕烧苗。就隔个十天半个月,兑水稀释浇一点。
- 看情况调整:比如,小苗期,氮肥稍微多点,让它长叶子。快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得加点磷钾肥,我就换用磷钾含量高点的肥料,或者单独补充点磷酸二氢钾之类的(也是兑水)。
- 埋土里:有些颗粒肥,我就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刨个小坑埋进去,再盖上土。这样肥效慢慢释放,不容易伤根。
第四步:记录和调整
我还拿个小本子记着,啥时候施啥肥,植物长得怎么样。比如,上次用这个氮肥多的,叶子果然绿不少,但好像光长叶子不开花,那下次就得减氮加磷钾。就这么来回试。
结果咋样?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别说,效果还真挺明显。阳台上的菜,长势比以前好多。番茄结果多,青菜也绿油油的。虽然算不上啥专家,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瞎搞。
所以说,这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确实是种地种菜的基本功。搞明白它们大概是干啥的,再结合自己种的东西实际缺针对性地去补充,比盲目施肥强太多。这都是我自己一点点试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