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最近瞎琢磨的“达尔顿肥料”的事儿。
话说前阵子,地里的庄稼长势不太叶子蔫蔫的,颜色也不够绿,一看就是缺营养。去农资店转一圈,各种肥料看得我眼花缭乱,价格也都不便宜,动不动就好几百一袋。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捣鼓点既省钱又环保?
然后我就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用厨余垃圾做肥料。这主意听着不错,咱家每天产生的菜叶子、果皮啥的,扔也是扔,不如变废为宝。说干就干!
我得把这些厨余垃圾收集起来。找个大塑料桶,专门用来装这些东西。每天吃剩的菜叶、烂水果、瓜子皮啥的,都往里扔。记得当时我还特意上网查查,哪些东西适合做肥料,哪些不适合。像啥油腻的东西、骨头、肉类啥的,就得避开,容易生虫,还会产生异味。
收集一段时间,桶里的东西也攒不少。接下来就是发酵。我把桶搬到院子的角落里,找点土,一层厨余垃圾,一层土,这样交替着铺。据说这样可以加速发酵,还能减少臭味。还是有点味道的,不过还能接受。
为让发酵更快,我还往里面加点水,保持湿度。然后就是等待。这期间,我时不时地去翻动一下,让它充分发酵。大概过一个月左右,打开桶一看,里面的东西已经变得黑乎乎的,有点像泥土,也没啥臭味。闻起来还有点淡淡的腐熟的味道。
这就算成功吗?我也不确定。为保险起见,我又把这些东西放到太阳底下晒几天,杀杀菌,也让它更干燥一些。
准备工作都做好,接下来就是施肥。我把这些自制的“达尔顿肥料”撒到地里,就在庄稼根部附近。量也不敢多,怕烧苗。就当是试试水,看看效果咋样。
过几天,再去地里一看,还真有点效果!那些蔫蔫的叶子,好像精神一些,颜色也变得绿。心里那个高兴,感觉自己像个科学家一样,搞个大发明!
这“达尔顿肥料”也不是啥万能药,只能算是给庄稼补充点营养。要想让庄稼长得还得靠科学管理,啥时候浇水,啥时候除草,都得注意。不过能用这些废弃物做点贡献,也挺有成就感的。
这回尝试,让我对农业有新的认识。原来,种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里面有很多学问。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多学习一些农业知识,争取把地里的庄稼种得更
- 收集厨余垃圾:注意分类,避开油腻、肉类等。
- 分层堆放:厨余垃圾和土交替铺放。
- 保持湿度:适当加水。
- 定期翻动:促进发酵。
- 充分发酵:观察颜色和气味。
- 晒干杀菌:防止病虫害。
- 适量施肥:不要过量,以免烧苗。
一些小提示:
- 发酵过程中,可以加点橘子皮或者柠檬皮,可以减少臭味。
- 如果怕生虫,可以在桶里放点草木灰。
- 施肥的时候,最好是在阴天或者傍晚,避免阳光直射。
这就是我这回瞎琢磨“达尔顿肥料”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如果你也有啥好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