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甜味氨基酸的定义(丝尾鳠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甜味氨基酸的定义

丝尾鳠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丝尾鳠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佟延南等

丝尾鳠( Mystus wyckioides )俗称白须公,隶属于脊索动物门( Chorelata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鲇形目( Siluri-formes )、鲿科( Bagridae )、鳠属( Mystus ),原产于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各国的河流水域、湖泊及沼泽地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下游支流,已列入了《云南省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丝尾鳠肉质鲜美,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在云南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等地形成丝尾鳠养殖产业。但丝尾鳠属于热水性鱼类,最适温度为25℃~29℃,当水温低于15℃时,丝尾鳠会出现种种不适。海南省年平均气温为22.5℃~25.6℃,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丝尾鳠的养殖与繁育。2018年我所从云南西双版纳土著鱼类研究繁育中心引进丝尾鳠鱼苗1.4万尾,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丝尾鳠在海南养殖效果良好。同时,测定丝尾鳠肌肉营养成分,旨在积累其生物学特性基础资料,为其在海南省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鱼种来源

2018年6月,从云南西双版纳土著鱼类研究繁育中心引进丝尾鳠鱼苗1.4万尾,平均规格2.0cm~3.0cm,采用塑料袋充氧密封空运至海口,并运至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淡水养殖基地。

(二)鱼种放养

鱼苗标粗使用水泥池,50m 2 (两口),池深2m,注水1.7m~1.9m,曝气增氧。养殖水温可达27℃~28℃,养殖时间为62天。

鱼 苗 养 至 8 月 初 转 至 土 池 进行 成 鱼 养 殖 , 土 池 面 积 4 亩 , 水深1.5m~2.0m,投放密度2500尾/亩~3000尾/亩。养殖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最高水温可达 3 0 ℃ ~ 3 1 ℃ , 最 低 水 温 可 达18℃~20℃。

(三)饲养管理

1.投喂管理

标 粗 养 殖 使 用 石 斑 鱼 粉 料 进行投喂,成鱼养殖使用石斑鱼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每天9:00~9:30、15:00~15:30投喂两次,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5%,并根据天气情况、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2.水质管理

标 粗 养 殖 时 , 每 天 换 水10%~20%,保持水质清晰,24h曝气增氧,保证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

成鱼养殖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和消毒剂定期处理水体,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以上,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做到“六开三不开”,出现天气突变需灵活掌握开机时间,防治浮头或泛塘发生。

3.鱼病防治

丝尾鳠抗病力强。相对而言鱼苗期较容易发生病害,常见细菌性疾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等,但成鱼期很少发病,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把控水质、细心操作和科学喂养等手段可有效预防丝尾鳠发生病害。

(四)肌肉营养成分测定

随机抽取丝尾鳠成鱼5尾,平均体重820.93g/尾,平均体长为35.88cm/尾,冰冻送至检测机构检测。

二、试验结果

(一)养殖结果

鱼苗标粗:经过62天的标粗养殖,丝尾鳠平均体长9.87cm,平均体重14.13g/尾,收获鱼苗11600尾,成活率达82.8%。

成鱼养殖:投放密度2900尾/亩,经过一年的养殖,丝尾鳠平均体长35.88cm,平均体重820.93g/尾,亩产1968.75kg,总产量7875kg,成活率达82.70%。

张正兴等人5月中旬于云南进行丝尾鳠人工授精和孵化,并进行成鱼养殖,当年鱼种生长到150g/尾,而本研究中当年鱼种平均体重可达174g/尾,可见海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适宜丝尾鳠的生长,生长速度更佳,将其引进海南繁育养殖更具优势。

(二)丝尾鳠肌肉成分分析结果

1.丝尾鳠常规营养成分

测定结果见表1,丝尾鳠粗蛋白含量为18.8%,高于青鱼、草鱼、鳙等常规养殖鱼类。

2.氨基酸组成

根据GB5009.124-2016测定丝尾鳠肌肉中含16种氨基酸(详见表2),氨基酸总量为17.24%。其中含量最高为谷氨酸,占2.98%,最低的为脯氨酸,占0.49%。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7.12%,占氨基酸总量41.30%,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为10.12%。呈味氨基酸(DAA)含量为8.16%,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4.89%,甜味氨基酸(SAA)含量为3.92%。

三、讨论

通过试验,丝尾鳠适合于海南生长,并可在海南淡水养殖区域推广示范。一方面,因海南全年水温不会低于15℃,冬季生产不用增加越冬设施,减少了生产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水质调控技术,养殖整个过程未暴发疾病,成活率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蛋白质是评价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比率是肌肉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在FAO/WTO理想模式中,较好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为EAA/TAA在40%左右,EAA/NEAA达到60%以上。而此次养殖的丝尾鳠肌肉中EAA/TAA为41.30%,EAA/NEAA为70.35%,二者均达到了理想模式的要求。这与有关学者报道的丝尾鳠肌肉品质和营养评价结果相同,但测定的数值有所偏差,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养殖环境和选择的饲料不同所造成的,具体原因有待继续研究。

因此,从丝尾鳠营养和市场价值角度出发,将丝尾鳠引进海南进行养殖,对推进海南省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为确保丝尾鳠苗种供应,可考虑在海南本地开展苗种繁育工作,使得苗种更早投向市场。

丝尾鳠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丝尾鳠池塘人工养殖技术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