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 铵态氮
化肥包装上“玩套路”,虚假含量标注坑农害农,也许你就上过当
最近,有部分农民朋友买了一种被称为缓释型氨基酸肥料,在这种肥料的包装袋一侧标注有:氮、磷、钾≥40%;氨基酸、腐植酸≥16%的字样,并突出标注总有效成分为56%;而在包装袋的另一侧标注有:复混肥料,总养分≥56%,铵态氮16%,氨基酸11%,有机质20%,中量元素硫10%。那么,这种肥料中到底有效养分含量是多少呢?
农技专家表示,肥料的有效养分含量仅仅是指氮、磷、钾含量,诸如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及其他添加物是不能够计入到肥料的有效养分含量中的。因为有效养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养分,而其他成分则不一定是植物所必须的,甚至有些成分在土壤中已经有了足够的含量,在化肥中添加实属多余。比如这种肥料真实的有效养分含量仅仅只有40%!其他的16%是不能标注在总有效成分中的。如果这样标注,就容易误导农户,从而使农户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最后因地力不足而减产。
化肥包装“玩套路”,损害农民利益
一些不讲道德的无良化肥生产厂商经常跟农民玩“套路”。他们会在化肥包装上虚标无效含量或标注误导信息忽悠农民,从而使一些缺乏科学常识的农民朋友上当受骗。应该说,这些化肥统统属于劣质化肥,他们会以种种方式绕开监管部门的监管进入农村市场,然后通过虚假宣传坑农害农,在扰乱化肥生产秩序的同时,也让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
据一位高级农艺师介绍,有些劣质化肥生产商欺骗农民所惯用的方法就是在包装袋上虚标含量或标注误导信息用以欺骗农民朋友购买。比如,有些劣质化肥的包装袋上把氮、磷、钾三项都标注为18%,从而会使农民朋友误以为这种化肥的总养分含量为54%。但是,他们又会在“钾”的后面用小字标注腐植酸钾、有机钾等。殊不知作物对这一类钾元素根本就无法吸收,等于说他们在这一类化肥中添加了18%的“废物”,然而,农民不懂这些,农民会误以为这种肥料的总养分含量是54%,从而导致农民朋友上当受骗。
这些劣质化肥的生产商之所以会在钾的后面用小字标注腐植酸钾、有机钾等,其目的是在被监管部门查处时为自己辩解,他们会说我已经标注了啊!我没有欺骗农民。但他们分明是在钻农民不懂的空子,由此可见他们的用心是非常险恶的。他们采用的这种欺骗方式在业界被称为“偷含量”,但农民并不知道。
另外,有些劣质化肥生产厂商还对肥料的功能进行神话包装式的宣传,特别是一些微生物肥,将产品宣传得神乎其神,实际上这种微生物肥对于作物的生长并没有多大作用。
利益驱使、逃避监管是主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化肥专家表示,在化肥行业内,是以吨含量为计价单位的,如果按一个含量50元计算的话,一旦将50%含量的化肥降到含量40%,一吨化肥就能够有500元的暴利。
同时,这些劣质化肥在销售上会想方设法避开监管。他们根本不会通过正规的农资部门进行销售,他们一般会利用高差价的方式引诱小的经销商进行直接进村入户推销。一旦农民在施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经销商就会千方百计推脱责任,从而导致农民朋友无法维权。
一般情况下,化肥一旦出了问题,这些经销商就会说使用不规范,用肥时节不到、温度不适合、兑水比例不够等,把责任全部都推到农民身上,从而导致农民维权的成本非常高,从而使农民主动放弃了维权。
因此,在这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买肥料,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肥料常识,不要贪图便宜,随便购买那些上门推销的肥料,应该到正规的农资店进行购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自己上当受骗,才能使自己免受损失。
化肥包装上“玩套路”,虚假含量标注坑农害农,也许你就上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