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络合与氨基酸螯合有区别吗?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化学稳定性好,易吸收,生物活性高,可显著降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今后可从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深入理论机制研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
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满足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在动物营养研究中,
微量元素依次经历了无机盐、简单有机物和氨基酸螯合盐等三个阶段。无机盐因为易与饲料中植酸、纤维素等成分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导致在动物中生物利用率低。
简单的有机酸盐虽然比无机盐稳定,但消化吸收率仍不理想。目前,氨基酸螯合物型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在科研和饲料养殖业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广泛的应
用。与前两代微量元素产品相比,氨基酸螯合盐不仅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生物利用率高,具有抗干扰、毒性小、吸收率高、增重明显等优点,是理想的新型高
效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该项研发工作,“八五”期间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
合物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已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应用范围也从畜禽养殖业扩展到了水产养殖业中,成为生产高档饲料的必添成份。
一、定义及化学结构
1978年,微量元素与氨基酸螯合的产物由美国Albicn
实验室成功研制。美国饲料检测局(MFCO,1996)明确定义了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概念:由某种可溶性金属元素离子同氨基酸按一定的摩尔比以共价键
结合而成。水解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生成的螯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800。螯合物是指一个或多个基团与一个金属离子发生配伍所形成的
具有特殊螯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接近于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形成的环数越多,螯合物的稳定性越好。其中,金属离子通常叫做中心离子,而
与中心离子螯合着的中性分子叫做配位体,可作为中心离子的微量元素金属离子主要有铜(Cu2+)、铁(Fe2+)、锌(Zn2+)、锰(Mn2+)和铬
(Cr3+)等,使用的配位体有赖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等。实际生产中根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构成来划分螯合物的种类。以微量元素来分类:铁螯合物、锌螯合
物、铜螯合物等。以配位体氨基酸分类:蛋氨酸系列、甘氨酸系列、赖氨酸系列等。
二、营养生理功能
1、促进金属离子吸收,生物学效价高
无机盐微量元素必须借助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吸收后金属元素在血液中与某些蛋白结合,被运输到机体所需要的部位产生
功效。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后,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不仅稳定性好,缓解了矿物质之间的颉颃作用,而且在消化过程中减
少了pH值、脂类、纤维、胃酸等物质的影响,有利于动物机体对金属离子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据报道,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代谢与无机盐不
同,位于五元或六元环螯合物中心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小肠绒毛刷状缘,以氨基酸或肽的形式被吸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既是机体吸收金属离子的主要形式,又
是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过程中的中间物质,因此,可以在促进金属离子的吸收的同时,减少许多生化过程,节约能量消耗,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化学研究也表明,
其稳定常数介于4-15之间,并且证明螯合物的稳定常数介于此,将利于其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2、毒性小,适口性好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作为体内生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小,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半数致死量远远大于无机盐。一般的
无机微量元素适口性较差,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它含有大量氨基酸,具有氨基酸特有的鲜香味,适口性好,具诱食作用,易于被动物采食,
利于胃肠道的吸收利用,同时可增强动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大大促进了动物生长性能的发挥。
3、形成缓冲系统,减轻维生素破坏程度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能显著降低预混料中脂溶性维生素A 和水溶性维生素B
的损失率,减轻饲料中维生素的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对动物机体起缓冲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螯合反应为金属离子在介质中的浓度提供了一
个缓冲系统,缓冲系统通过离解螯合物的形式来保证金属离子浓度恒定。金属离子对日粮中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常用饲料配方中维生素的添加量远远
超过饲养标准推荐量,从而增加了饲料成本。而饲料中改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后,利用螯合物中游离金属离子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对维生素的破坏程度,从而减
少日粮中维生素的添加量。同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增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维生素利用率。
4、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鱼体抗病抗应激能力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被吸收进入鱼体后,螯合的微量元素被直接运输到特定的靶组织和酶系统中,满足机体需要。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结构上与动物体内生物
酶形态有些类似,可能作为“单独单元”在动物体内起作用,有利于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具体表现如改进动物皮毛状况,减少早期胚胎死亡
等。同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还可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能够增强杀菌能力,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对某些肠炎、皮肤病、贫血和痢疾有显著的治疗作
用。
5、具抗氧化作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鱼体内自由基形成,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并因为其特殊的螯合结构,具有很高的生物
效价,一方面可以满足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相应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微量元素氨基酸
螯合物,由于其用量少,也可避免使用高铜等微量元素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三、水产动物的应用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能够为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动物体内酶的复制、激活和再生,是适合鱼虾营养需要的理想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对促进鱼虾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鱼虾成活率,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1、鱼类养殖上的的应用效果
李爱杰(1994)报道,用五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氨基酸螯合物饲养罗非鱼,氨基酸螯合盐组比无机盐组罗非鱼增重率提高
17.84-25.84%,饵料系数降低8.60%,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平均提高25%。用铁、铜、锰、锌、钴氨基酸螯合物饲喂鲤鱼的生长试验表明,添加氨
基酸螯合物的3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37.2-68.1%,螯合物组饵料系数得到明显改善(螯合物组鲤鱼的饵料系数1.6,显著低于无机盐组
2.7),成活率大大提高。鲤鱼的消化吸收试验表明,相对无机盐来说,氨基酸螯合盐在鲤鱼体内的消化率分别提高:Cu 41.37% 、Co
46.48%、Fe 15%、Zn 16.17%、Mn 5.82%。
赵元凤等(1997)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与无机盐添加剂在罗非鱼饲养中的对比试验表明,添加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罗非鱼生长显著好于无机盐组,四个
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增重75.7%、86.5%、108.5%、89.0%,饵料系数下降29.2%、33.4%、43.5%、33.7%。采用静水密闭
法测定罗非鱼的耗氧率发现,添加氨基酸螯合盐的罗非鱼耗氧率显著低于无机盐组。
傅英等(1992)比较了无机盐、螯合物对土池中草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螯合物组的草鱼苗饲料系数降低了10%,增重率远远高于无机盐组。
宋进美等(1996)进行大规模的罗非鱼和鲤鱼饲养实验,再次证实了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盐可显著提高鱼的生长速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添加氨基酸螯合盐
的罗非鱼增重率提高15.0-36.0%,饲料效率提高16.4-31.7%;而鲤鱼分别比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7.5-39.6%,饲料效率提高了
18.0-38.3%。宋进美等(2001)用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微量元素及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在鲤鱼饲料中,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并对各组试验鱼的增
重率、饲料转化率、肌肉营养成份及肌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的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等量添加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
微量元素,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8.8%、10.2%;多糖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
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5.9%、3.7%。氨基酸微量元素与多糖酸微量元素对鲤鱼增重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aripatananont等(1995)用添加Zn-Met或Zn-SO4的纯化饲料喂养斑点叉尾鮰10
周。结果表明,以蛋清为基础的饲料组Zn-Met和ZnSO4的添加量分别为5.58g/kg和18.94g/kg或以大豆为基础的饲料组为5.91g
/kg 和30.19 g/kg时,鱼体能获得最大的增重性能。
Apines-Amar等(2004)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的微量元素,15周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微量元素含量相同时,氨基酸螯合盐组的骨胳和肝脏中
Cu的沉积量极显著高于无机盐组(P0.01),当氨基酸螯合盐的含量是无机盐的一半时,体内DNA聚合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无机盐组活
性相当。Apines等2003年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当使用氨基酸螯合物时,虹鳟机体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盐组,而且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
2、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阳会军等(2001)在基础饲料中添加Cu-Met和CuSO4两种形式的铜都能有效促进斑节对虾的生长,但Cu-Met的利用率比CuSO4高得多,添加15 mg/kg 的Cu-Met可满足斑节对虾生长的需要,但以CuSO4为铜源时,需求量为30mg/kg。
董晓慧等(2006)比较了氯化钴和蛋氨酸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组织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mg/kg的蛋氨酸钴显著提高了对虾0-8周的增重
率(P0.05),但钴的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对肌肉中钴含量和肝胰脏中的钴含量影响不显著。董晓慧等于2007年比较了不同形式的铜对凡纳滨对虾
生长、免疫机能和铜沉积的影响,在4 周和8
周时,添加蛋氨酸铜的对虾增重率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血清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当饲
料中蛋氨酸铜添加量为10mg/kg时,可满足对虾生长和免疫需要。
杨原志(2007)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kg、40mg/kg、60mg/kg、80mg/kg和100mg/kg的硫酸锌和Zn-
Met,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锌源组对虾的免疫功能有显著差异(P0.05), Met-Zn添加量为40-60mg/kg时生长和免疫效果最好。
组织中营养物质含量也是反映动物营养状况的一个指标。Lorentzen在鱼粉饲料中添加亚硒酸盐及蛋氨酸硒,研究其对大西洋鲑组织硒水平的影响,试验发
现,蛋氨酸硒组鱼体肌肉和全鱼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盐组,随着蛋氨酸铜添加量的增加,中国对虾体组织的铜沉积量呈直线上升。
3、在螃蟹养殖中的的应用
赵玉蓉等(2003)在鱼粉-豆饼饲料中添加锌及其蛋氨酸螯合物,研究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发现:蛋氨酸锌处理组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同水平
的硫酸锌处理组,蛋氨酸锌处理组的河蟹肌肉及全蟹锌含量高于对照组和硫酸锌处理组,且蛋氨酸锌处理组的蟹肉的蛋白质及蛋氨酸含量高于硫酸锌处理组。
四、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以明显促进动物的生长,增强畜禽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也可减少微量元素在日粮中的添加量,相应减少排泄物中的排出量,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微量元素添加剂更新换代的优良产品,其在水产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作用与意义毋庸置疑。但因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限制了微量元素
螯合物的发展。
1、相对无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价格偏高,这是制约其在养殖上广泛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其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探索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2、有关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相对于无机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以及适合鱼体的最佳螯合物结构形式、吸收机理、作用机制、最佳添加比例及剂量等方面研究较少,这些都不利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
3、目前氨基酸螯合盐在国内畜禽、水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尚待完善,饲料企业、养殖场很难判断各产品的优劣,这也是目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
合物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饲用螯合物的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执行国家标准以监督产品质量和指导生产。研究制定螯合物质检的确实有
效方法,规范饲用螯合物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剂有什么优点?
微量元素营养对畜禽生长和健康关系重大,被誉为生命元素。半个世纪以来,微量元素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无机盐阶段、简单的有机化合物阶段和氨基酸螯合物阶段。前两个阶段称为第1代和第2代产品,存在着难吸收和生化功能差的缺点,而氨基酸螯合物易吸收、抗干扰、不污染水质和环境、稳定性适宜,被称为第3代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氨基酸螯合物微量元素添加剂是将蛋白质水解,除酸,先制成复合氨基酸液,然后与无机盐螯合,浓缩、干燥、粉碎制成产品。它与无机盐相比,在化学和生化上均有本质的区别。无机盐中的金属呈离子态,进入小肠后难以吸收利用;螯合物呈电中性,即使在小肠中仍可被溶解吸收。螯合物的另一重要特性是稳定常数适中,金属在消化道易于释放,且有利于消化酶的复制、生成和激活,另外,螯合后的微量元素不易氧化、不吸潮,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我国目前使用的微量元素还是以第1代产品为主。但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使用日渐增多。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具有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消耗、增进健康水平、提高营养价值的特点,虽然目前售价很高,但据笔者的试验,与无机盐添加剂相比,在增重、提高饲料报酬方面的作用都在10%以上,总的经济效益仍很显著,相信不久的将来会逐渐普及使用。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人体所需,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在我们平时生活里就有很多的氨基酸,那么以下是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的参考。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1
1、合成组织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营养要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氨基酸,如果人体中缺乏任何一种必须氨基酸,会使的机体不能顺利合成蛋白质,影响机体的代谢障碍等。
2、起氮平衡作用
氮的总平衡是指每日摄取的氮量与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实际上就是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分解的平衡。如果摄入的过多蛋白质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平衡机制会被破坏,若机体补充的蛋白质很少,体内的蛋白质会继续分解,形成负氮平衡。
3、转变为脂肪或糖
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的a-酮酸,会随着不同特性的循糖或者脂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再合成新的氨基酸,转变为糖和脂肪,或进入三羧循环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4、参与构成酶
氨基酸参与构成酶,激素以及部分维生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有的为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酶,激素,维生素在调节生理机能,催化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氨基酸的副作用
按理来说吃高蛋白食物来适当的补充氨基酸,这样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但是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氨基酸口服液及营养补充剂等,很多人会买来服用,当人体不缺乏氨基酸而过量补充时会有哪些副作用呢?
(1)引起肥胖
氨基酸适用于蛋白质缺乏和身体虚弱的病人,如肝功能衰竭,肌肉无力者,如果正常人的营养十分充裕,体内不缺乏氨基酸而大量补充的话,易引起肥胖等症。
(2)加大糖尿病发生率
高蛋白的饮食会致使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氨基酸时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过量服用氨基酸会增大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6、氨基酸的适宜人群
1、慢性病人
这类病人主要是指溃疡、外伤、烧伤、骨折及术后伤口愈合的患者。这些创伤的愈合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蛋白质参与。因为,人体肌肉、骨骼、皮肤的’生成,蛋白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这类的慢性病人,及时补充氨基酸,有处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2、肠胃功能差的人群
对于必须氨基酸,人体是无法合成的,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而肠胃功能差的人,往往对事物中氨基酸的吸收不够成分。适当的补充氨基酸,能都增强体质。
3、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逐步减退,新陈代谢减慢,对氨基酸的吸收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补充氨基酸,增加营养。
4、压力大的人群
现代生活,节奏快,不管是工作和生活,都很容易产生压力。压力的过大的人,精神和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及时的补充必须的氨基酸,能缓解身体的压力,带来更好的精神状态。
5、体质差的人群
对于体质差的人,最好的补救方法是锻炼。只练不补是大忌,在锻炼的同时,补充氨基酸,不仅能补充营养,还是对身体产生修复效果,增强体质。
6、肝肾功能不全者
五脏六腑,生生相息。肝肾功能不全,人体的解毒排毒功能会大大削弱,进而影响到整个人体对营养不吸收,此时补充氨基酸能够为生命提供必需的能量,维持生命运转。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2
说到氨基酸,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蛋白质,氨基酸就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氨基酸还能保持蛋白质的活性。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中,氨基酸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很多种,那么,人体必须氨基酸有哪些呢?
1、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油称为蛋氨酸,它主要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当人体缺乏蛋氨酸是会有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或不增加体重,肾脏肿大和肝脏铁堆积等现象,最后导致肝坏死或纤维化。
2、缬氨酸
缬氨酸主要作用与黄体,乳腺及卵巢,当缬氨酸不足时,神经系统易发生混乱,晚期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损害,易造成高胰岛素血症,故常用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注射治疗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此外,缬氨酸也可作为加快伤口愈合的治疗剂。
3、赖氨酸
赖氨酸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其保健和临床营养意义特别大,特别是在儿童成长发育时期,患病后恢复时期以及妊娠哺乳期,对赖氨酸的营养要求极高,常把赖氨酸视为食物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缺乏赖氨酸会引起发育不良,食欲不振,贫血,牙齿发育不良等生理机能障碍,赖氨酸主要作为儿童营养恢复期增进食欲的营养剂。
4、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是维持成年人,儿童,婴儿生长必不可少的,缺乏异亮氨酸会引起骨骼肌障碍,但是在补充氨基酸时,异亮氨酸应与其他氨基酸保持适当比例,若异亮氨酸用量过大,会产生营养对抗作用,引起其他氨基酸消耗负担平衡。
5、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经食物摄取后,部分用与合成蛋白质,部分经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转变为酪氨酸,进而转化成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6、亮氨酸
亮氨酸是维持人体平衡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幼儿体内缺乏亮氨酸会引起特发性高血糖症,补充亮氨酸可是血糖迅速下降,亮氨酸适用于糖代谢失调伴有胆汁分泌减少的肝病,贫血,中毒等症,所以亮氨酸可以作为注射液和多种滋补剂的成分。
7、色氨酸
色氨酸能促进胃液和胰液的产生,色氨酸可转化成年人体大脑中的重要神经传递物质——5-羟色胺,并可改善睡眠时间当色氨酸缺乏时,会出现神经错乱的幻觉以及失眠等症,5-羟色胺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受伤后机体会释放5-羟色胺来止血,医药常把色氨酸作为抗闷剂,抗痉挛剂,胃分泌调节剂等。
8、苏氨酸
苏氨酸在人体内能促进磷脂质合成和脂肪酸氧化,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苏氨酸和铁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贫血作用,谷类蛋白质中含量少,人体对食物蛋白中苏氨酸的利用率极低,故苏氨酸与赖氨酸一样是重要的营养剂,缺乏苏氨酸会引起食欲不振,脂肪肝,睾丸萎缩等症,补充苏氨酸症状即可恢复正常。
9、组氨酸
组氨酸是生长发育的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是非必需氨基酸,成年人可以自身合成组氨酸,10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蛋白供给,组氨酸主要作用与代谢的调节,能降低胃液酸度,防止贫血,减轻妊娠期呕吐及胃部灼热感。
10、氨基酸的作用
1、可以将人体内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效的减轻辐射、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排除机体在剧烈的运动以后体内的代谢产物,加快精神以及肉体的恢复。
2、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的a-酮酸,会随着不同特性的循糖或者脂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再合成新的氨基酸,转变为糖和脂肪,为机体释放能量。
3、氨基酸构成蛋白质,赋予了蛋白质特定的分子结构形态,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不同的氨基酸针对的功效不同,人体缺一不可。
氨基酸的功效与用处3
氨基酸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对这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它对人体既有帮助,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着一些损害,所以对他选择的时候,也是要适量的进行,那对有糖尿病的患者,对它的选择也是有着很多作用,例如可以放置急性肝炎,使得身体各方面不会受到伤害,对这点它也是比较有帮助的。
氨基酸的副作用:
氨基酸用于调节血糖,用于糖尿病的食疗,防治急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用于补充病后体质虚弱及各种疾病所致的蛋白质流失。可是仍然又很多人担心氨基酸有副作用,下面详细介绍氨基酸的副作用。
氨基酸的副作用一: 引起肥胖,氨基酸适用于蛋白质缺乏和衰弱的病人,肝和肾功能衰竭,肌肉无力者,如果是正常人且营养已经十分充裕,体内蛋白质或氨基酸剩余过多,就会引起肥胖。
氨基酸的副作用二: 造成身体的不适与,对于消化能力正常的健康青少年儿童不适合食用,是药三分毒,食用后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
氨基酸的副作用三: 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氨基酸属于高蛋白饮食,过量食用会导致糖尿病。多种氨基酸药理学作用:
氨基酸在婴幼儿与成人体内有不同的代谢作用。使用普通的氨基酸输液,婴幼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低,易产生高苯丙氨酸血症。又使酪氨酸不足;
因为胱硫醚酶的活性低,易产生高甲硫氨酸血症;
组氨酸合成速度慢,易产生低组氨酸血症;
甘氨酸含量高,会出现血氨过高。
因此,婴幼儿使用氨基酸输液应降低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的用量,增加半胱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用量,这样才能使血浆氨基酸谱保持正常。本品适应婴幼儿代谢的特点,降低了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的用量,增加半胱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用量,满足了小儿营养需要。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就是有反的一方面。
通过以上介绍,对氨基酸的副作用都是有着很好的认识,所以对它选择的时候,也是要适量选择,尤其是对疾病患者,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使用,否则对自身健康的损害都是比较大,而且对有糖尿病患者,饮食也是要合理搭配。
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作用有哪些
氨基酸在植物生长中作用有三:1)有机氮养分的补充来源;2)金属离子的螯合剂.氨基酸具有络合(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容易将植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镁、铁、锰、锌、铜、钼、硼、硒等)携带到植物体内,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利用率;3)酶促制剂.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酶的促进剂和催化剂,对植物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氨基酸在土壤中容易被细菌同化、分解,因此不宜作为基肥在土壤中施用,而是制成叶面肥料,喷在叶片上让植物直接通过叶面吸收氨基酸和其他元素.
氨基酸螯合物的好处?
氨基酸螯合物主要对畜、禽生产有好处。微量元素营养对畜、禽生长和健康关系重大,被誉为生命元素。半个世纪以来,微量元素营养历经了3个阶段,即无机盐阶段、简单的有机化合物阶段及氨基酸螯合物阶段。前两个阶段被称为第1和第2代产品,存在着难吸收和生化功能差的缺点。而氨基酸螯合物易吸收,抗干扰,不污染水质、环境,接近天然形态,稳定性适宜,被称为第3代微量元素饲料添加齐。 西南农学院用蛋白质生产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是这样进行的: 蛋白质→水解→中和→螯合→浓缩 盐酸或硫酸 氢氧化钠 无机盐 →干燥→粉碎→产品 蛋白质原料→水解→除酸→板框过滤→ 20%硫酸 碳酸钙粉末 复合氨基酸液→螯合→浓缩→干燥→产品 无机盐 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螯合物同无机盐相比,在化学和生化上均有质的区别。无机盐中的金属呈离子态,进入小肠因PH值较高,而以胶体沉淀析出,难以吸收利用。螯合物呈电中性,且有笼形结构,即使在小肠中仍可被溶解吸收。氨基酸螯合物的另一重要特性是稳定常数适中,金属在消化道中易于释放,且有利于消化酶的复制、生成和激活。另外,微量元素的无机盐形式添加剂混合不均匀易氧化、易吸潮,,而螯合物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氨基酸、蛋白质金属螯合物具有提高畜、禽、水产品养殖产量,降低饲料消耗、增进健康水平,提高营养价值的特点。这将使畜、禽养殖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这种螯合物用于水产养殖:添加0.2%一0.3%螯合物,较对照组提高产量14.04%,饵料系数降低10.1%,亩纯收入增加42.53%。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