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天猪价会涨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依然需要运用到猪周期理论,我的观点如下:
1、猪周期现在位于什么位置?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现有数据显示,5 月能繁存栏母猪为 2359 万头,环比增长 3.9%,连续 8 个月环比增长,同比累计增速下降 5.7%。这个数据说明二元母猪供给不足,因此我们现在依然处于母猪存栏量大增的过程中,更谈不上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这两个阶段。
2、为什么生猪供应依然紧张?
这是生猪断档期的影响。由于去年夏季母猪配种率低,和冬季时候仔猪成活率低的因素双重叠加,造成今年夏季生猪存栏与年内其他时间相比存栏量偏低,从养殖类上市公司2020Q1季报显示,部分集团公司分场出栏量供应整个市场,前期补栏的产能仍以小仔猪或中小猪形式体现,而无法转为有效产能,这就使得市场缺猪现象较为严重,加重了生猪价格的坚挺甚至是上涨。
3、外部因素也延长了猪周期
本轮猪周期起始于 2018 年 6 月,至今已超过 25 个多月,从学术上说基本接近本轮猪周期的尾声,肉价下跌可期。但实际上还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能繁存栏母猪实际产能收紧;新冠出现,影响了市场对进口肉类和冷冻肉类的需求,使市场对鲜猪肉的需求增加;南方强降雨对跨省生猪及猪肉调运以及生猪产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每一个因素都会延长猪周期的时间。
4、积极信号
中国农业农村部13号晚公告,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27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进度好于预期。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恢复进度好于预期。从生产方面看,生猪出栏上市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偏紧的情况会随之缓解,不大可能再次出现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局面。
总结:
本轮猪周期因为各种因素影响时间被延长,导致生猪价格居高不下,南方局部地区还因为生猪断档期出现价格小幅上涨,但官方数据显示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未来猪肉价格下跌应该是必然的。
未来的十天的毛猪价格还会涨吗
截止2019年12月16日未来十天毛猪价格还会涨:价格的高位运行会持续一段时间。单价19元,一头毛猪售价大约在一万元。毛猪价格比上半年市场低位时要高13块钱,比10月份市场高位的时候,每斤低了6、7块钱。
11月份CPI同比上涨4.5%,比上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主要受猪肉价格带动影响,当月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1.1倍,猪肉价格的影响在六成左右。
扩展资料
为了应对元旦和春节假期,官方积极出台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面对猪肉价格上涨,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扩大生产。比如增加生猪生产,扩大规模化养殖,逐步推动各地取消不合理的禁养限养措施,已经见到一些积极变化。从11月当月猪肉价格环比涨幅来看,已经出现了回落。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增加猪肉进口,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对于平抑物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及时启动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新购的种公猪每头补贴500块钱,种母猪新购的,每头补贴200块钱。
全国已有28个省份出台政策文件,增加产能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多管齐下,生猪保供稳价收到成效。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这是自去年4月以来环比首次增长,全国生猪生产恢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1月,全国生猪存栏也止降回升,全国猪肉价格连续回落。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明年经济是否“保6”?猪肉价怎么走?官方回应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猪肉保供稳价成效如何?记者深入调研生猪养殖现状
毛猪价近十天有上涨吗
1.最近十天毛猪涨价了吗?最近十天猪价有所上涨,但涨幅不高。3月份以来,生猪市场反复起伏,尤其是3月下旬以来,生猪开始“抬头”,4月初开始“开门红”。但是,没想到清明假期,猪价没上去。反而掀起了一波下跌。从市场来看,目前生猪均价12.54元/公斤,环比下跌0.02元。可以看出,猪价依然是稳中有降,南方地区跌幅更广。具体来看,北方市场稳定,主流价格10.9-12.4元/斤。只有河北落后了0.2元,报价12.1元/斤。其他地方总体稳定。南方市场不一样。华东地区生猪稳中有降,福建、浙江、江苏价格下降0.05-0.1元,报价13-13.25元/斤。主要原因是江浙交通管制仍在收紧,餐饮需求停滞,无法带动猪价上涨。为了减少损失,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
预计未来10天的猪价格?
每个地方的猪肉价格都有所不同,我这也预计未来10天的猪肉价格应该在13到16左右
未来10天毛猪价格?
最佳答案:未来10天毛猪价格,会涨到32块一斤,比现在一斤涨3块钱 不对,打错了 未来十天毛猪价格会涨到8.5到9块一斤,比现在涨了1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