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而且是植物无法提供的
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婴儿有9种氨基酸不能自己合成(其余为八种)而且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须通过食物来摄取,这些氨基酸就称为必需氨基酸。此外,人体合成精氨酸、组氨酸的能力不足于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半必需氨基酸。另外的九种氨基酸,人体可以自己合成,不必靠食物补充,我们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共有赖氨酸(Lysine
)、色氨酸(Tryptopha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苏氨酸(Thre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
)、亮氨酸(Leucine
)、缬氨酸(Viline)8种。其中赖氨酸主要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主要有12种,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5(泛酸)、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B11(叶酸)、维生素B12(钴胺酸)。
其中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维生素B2只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且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含有维生素B12。
维生素,氨基酸,怎么补充
维生素的话建议优先考虑食补,饮食改善实在有难度的,再考虑营养素补充剂。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胡萝卜及番茄、十字花科蔬菜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补充其他种类的维生素;补充氨基酸平时多吃肉食,如虾,牡蛎,鸭肉,鹅肉,牛羊肉等。肉食多样化。不要偏食挑食。
不论是补充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应从自身的需求来考量。不应忽视其作用而缺乏对其适时适度的补充,也不应过量摄入,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另外可以将饮食结构合理化、多元化,不可单一饮食。如有更大的需求量,可以考虑摄入保健品,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确保安全。
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这些营养对人体意味着什么?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它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作为体内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构成成分,并且在人体需要时还可以被代谢分解释放能量,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如果把蛋白质比作一堵墙,氨基酸就是砌墙的砖瓦。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按不同的顺序和构型而组成不同的蛋白质。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也是由它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来决定的。
通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来源有两条途径:
(1)体内合成。此类氨基酸可通过代谢活动由其它营养物质转变而来。
(2)食物提供。此类氨基酸则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胃肠消化后分解为氨基酸,吸收入血后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在氨基酸中有8种氨基酸因它们在体内不能直接合成蛋白质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故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此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即: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而婴儿的必需氨基酸还要加上组氨酸。
在评价蛋白质的营养时,不但要看蛋白质的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蛋白质的质量。也就是说,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各氨基酸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
一般来说,鱼、肉、蛋、奶及豆制品中的氨基酸是优质蛋白。因为,除了这些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外,更重要的是其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备,数量、比例也都接近人体需要。粮谷类主食蛋白质大营养价值远不如动物性蛋白质,主要缺陷就是赖氨酸严重不足,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不高。因为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组成部分,在消化吸收后越适应人体合成蛋白的需要,越易被机体利用,其它氨基酸大数量再多也会被机体作为燃料消耗从而排出体外。营养学上把含量达不到人体模式的氨基酸叫做限制性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决定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相互间的比值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着极大的影响。食物中氨基酸的评分方法是:用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与理想模式的比值乘以100。得出的评分越接近100,说明氨基酸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评分越低,表示营养价值越差。常见接近人体需要的食品有鸡蛋(生鸡蛋除外)、牛奶等;而氨基酸含量低、营养价值差的食品有玉米、全麦等。
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比值愈接近或符合人体组织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时,其生物学价值就越高,也就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