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走势,能有多高,有多长时间
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8.12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01元/千克,涨幅为0.06%;较上周同期猪价上涨0.02元/千克,涨幅为0.11%。今日猪粮比为7.73: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8,涨幅为1.03%;较上周同期猪粮比上涨0.04,涨幅为0.57%。
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贵州省,生猪平均价为19.42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江苏省,生猪平均价为17.52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上周生猪价格呈现着一波三折态势,15、16日全国生猪价格以下调为主,17、18日生猪价格以稳定为主,而19、20日生猪价格以上调为主,21日大部分地区猪价维持稳定局部震荡态势,猪价一波三折的背后却是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之间的深度博弈。本周全国生猪加权价格主要呈现着震荡上调的态势
全国大部分地区厂家收购价格与昨日相比维持震荡态势,浙江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1元/公斤,安徽、四川、江苏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1-0.2元/公斤,湖南、江西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贵州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5元/公斤;四川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1元/公斤,山东、陕西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从周末生猪价格走势来看,整体趋于稳定,部分企业呈现跌涨互现态势,屠宰企业试探弱势微调为主。从屠宰企业屠宰量来看,大部分屠宰企业屠宰量维持稳定,少量企业由于收猪难度和消费情况的缘故略微下调屠宰量。从猪场仔猪出栏情况来看,仔猪市场价格有所下调,大部分猪场15公斤仔猪出栏价下调至700-750元/头,下调幅度在30-50元/头左右,猪场仔猪出栏计划偏多,由于仔猪价格乱价现象比较严重,养殖户可以货比三家综合考虑进行补栏。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明日猪价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行 2015年猪价格或将达到高点
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 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8.2%。去年9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10个月下滑,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后期生猪存栏量将持续趋紧。 自去年四季度起,生猪价格便开始一路下滑。今年以来,元旦、春节等传统的消费旺季,都没能打破价格下跌的趋势。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企业持续处于亏损态势。虽然5月份及7月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6月份生猪存栏稍微上涨,再加上消费不旺的夏季,生猪价格短期预计还将会不温不火。 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是判断生猪出栏量的先行指标,从而会影响今后猪价的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第二季度生猪出栏,到时生猪出栏量降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量减少势必造成价格上涨。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生猪养殖效益将在盈亏线上或将达到高点。
猪价2021预测?
新年开篇“红”,高猪价能持续到2021年?
相比去年年底前生猪价格维稳走势,今年开篇猪价走势可以算得上是“大涨”趋势,各地猪市行情也呈现一片利好的景象,除贵州省猪价下调外,全国各省猪价均保持上涨或持平走势!
据养猪网数据显示,今日我国涨幅最高的地区是河北省,价格为33.74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89元/公斤,其次是山东省,价格较昨日上涨0.85元/公斤,云南省猪价涨幅排名全国第3,为0.79元/公斤……
目前腊月进入了第八天,北方“杀猪年”行市逐渐升温,终端消费大幅提振,生猪价格理性回调,出现了大面积的飘红!短期预测,猪价或将持续走强!
去年官方称: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生猪产能恢复期战线拉长,那么在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正常、猪价回归往年之前,养殖户或将还有一年时间抓紧“金猪”行情
明日猪价今日早知道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行 2015年猪价格或将达到高点
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 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8.2%。去年9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10个月下滑,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后期生猪存栏量将持续趋紧。 自去年四季度起,生猪价格便开始一路下滑。今年以来,元旦、春节等传统的消费旺季,都没能打破价格下跌的趋势。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企业持续处于亏损态势。虽然5月份及7月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6月份生猪存栏稍微上涨,再加上消费不旺的夏季,生猪价格短期预计还将会不温不火。 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是判断生猪出栏量的先行指标,从而会影响今后猪价的走势。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第二季度生猪出栏,到时生猪出栏量降低,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量减少势必造成价格上涨。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生猪养殖效益将在盈亏线上或将达到高点。
猪价近期企稳 应注意后期调整风险
经历“十一”长假的阶段性上涨后,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涨势趋缓,逐步企稳。但是供需依旧僵持,生猪价格与养殖户对价格的期待有关,应预防后期大猪集中出栏导致的猪价回调风险。
9月以来,国内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上涨,这一趋势在10月依然延续,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9%,同比上涨119.5%。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价格全部上涨。
但是在预期方面从基本面来看,四季度天气逐渐转凉,南方市场又到一年腌腊季,大猪需求得到较强提振。
但现阶段来看,大猪存栏比例较低,标肥价差倒挂幅度持续扩大,给了养殖户压栏、二次育肥的动力。集团场大部分有出栏计划,而中小养殖户出栏较为灵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供给压力后移,叠加部分地区调运受限,使得生猪价格存在一定的支撑。
终端需求方面,白条猪肉价格涨幅始终不及生猪价格涨幅,白、毛比价处于近年来的低位,屠企以销定产,保持高鲜销率、低冻品库存率,终端市场对高价猪肉的接受度偏弱,将限制生猪涨幅。
春节后随着供应压力的集中显现,生猪价格回落幅度将加大。企业应当做好预防后期大猪集中出栏导致的猪价回调风险准备。
企业应对猪价回调风险可以做出的准备:
1、加强管理、精打细算。
向管理要效益是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制定本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人员管理、生产制度、工作程序等生产要素都需要优化细化,减少不必要支出,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费用。
2、自配饲料、降低投入。
饲料是养猪场的主要支出,如果将购买配合饲料改为自制饲料,就会将制备饲料中的利润回收,还可以在原料采购中选优、降低饲料成本和投入。
3、整顿猪群、选优劣汰。
猪群按年龄、体重、性别分群饲养,及时淘汰老弱、多病及产仔少的母猪以及哺乳期间患过渗出性皮炎、黄白痢病而造成的僵猪,从而优化饲料利用率、减少药费支出、节约劳动支出。
4、加强防疫、减少疾病。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适时免疫、及时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是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医疗支出。
明日猪价早知道
小猪仔一般都是300左右 成年猪在1000-2000,具体还要看肉质大小,公母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