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蜜氨基酸含量
钓鱼饵料有讲究,荤素搭配,植物提取如何配比掌握好用料是关键
个性用饵 快乐钓鱼——饵料配制有讲究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饵料在实际垂钓活动中非常重要,其配制优劣对钓鱼的体验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鱼类食性不同,即使同一鱼类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域也有不同的食性,所以钓鱼饵料的选择、配制和使用是非常讲究的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饵料的配制而言,就要首先了解鱼咬钩的生理学的基础,鱼感知饵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灵活协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器官对饵料进行感知,从而判断是否咬饵,在饵料的配置中主要考虑饵料的视觉、嗅觉和味觉几个方面对实际诱惑鱼咬钩效果的影响。
鱼咬钩状态图
据鱼感知饵料的方式不同,鱼饵可分为真饵料和假饵料,所谓真饵料主要通过引起鱼的食欲诱鱼。假饵料也称模拟钓饵或拟饵料,是以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类似小鱼、虾和虫类的小器件。垂钓时,通过钓手的操作,使之在水中类似天然活物,诱使凶猛的鱼类上钩,目前实际中,最常用的饵料是真饵料,真饵料按照饵料配制性质来进行划分,鱼饵可分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两大类,天然饵料主要指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附生藻类等,人工饵料主要指青饲料、精饲料和合成饵料等,接下了本文就饵料根据不同的场合,如何因时制宜的进行个性化配制展开相关的分享。
饲料鱼饵植物提取
1.饵料配制的注意事项
1.1饵料颜色的选择
对于某些底层鱼类能敏感地通过颜色来判别饵料,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鲫鱼,以鲫鱼的垂钓为例,在水清水瘦水冷的池塘中,垂钓鲫鱼时,推荐使用红色饵料,此外,在水浊、水肥、缺氧的池塘,推荐使用红色饵料,饵料颜色的实现,具体在配制钓饵时要考虑加入一些食用色素以改变颜色,比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带有一定颜色的浓缩添加剂,恰当的使用这些可以使饵料有合适的色彩,能刺激味觉,引起食欲;散发浓郁的香气,感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刺激嗅觉,诱导动物采食,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诱鱼技术得到大大提高,经颜色添加剂调节的饵料如下图
经颜色添加剂调节后的饵料
1.2饵料味型的调配
由于一些鱼类会通过嗅觉来辨别鱼饵,因而在饵料的配置过程中要因时制宜的对饵料的嗅觉进行调控,例如鲤鱼等喜欢腥饵料,鲢鱼酸臭饵料,肉食性的如甲鱼等喜欢腥味重的动物性饵料,因此鱼饵中往往加入氨基酸、藻类、香料、糖蜜、虾壳粉、乌贼内脏粉、蚕蛹粉、曲酒等进行饵料嗅觉的调整,必要时可采用适当的发酵处理,通过发酵产生各种复杂的芳香物质,使饵料的味道变得更醇和、口味变得更芳香、诱惑鱼咬钩的能力可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发酵处理的饵料
1.3饵料耐水性的调配
钓饵要有长时间的耐水性,人们往往在钓饵中加入一些粘合剂,传统的一般做法是加入膨化薯粉、糯米粉、褐藻胶等以提高钓饵的利用率,本文比较推荐使用饵料中添加适口性好的的糖类和糊精,在其营养成份和有效诱鱼成份都得到加强,通过膨化加工,使粮食中的淀粉彻底变熟不会回生,在饵料有了很轻的比重的状态和良好的味道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饵料的耐水性,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一种典型的膨化饵料如下图
典型膨化饵料示意图
总结
目前,我国比较受欢迎的垂钓鱼类主要有鲫鱼、鲤鱼、草鱼这三大类,对钓鱼爱好者而言,除了好的渔具外,还需要因时制宜的配制饵料,市场上常见的饵料主要是以粮食为主,辅助添加鱼粉等制成,其质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对于有经验的垂钓爱好者而言,本文推荐针对具体鱼情需要对饵料的颜色、味型、耐水性等进行调整,例如根据垂钓对象,可在增加添加剂,如香精、虾粉、动物血、大蒜汁、臭豆腐乳、韭菜汁调整饵料的颜色和味型,或者添加增氧类的辅助配料。如增氧块等,放入饵料中,入水后可以增加垂钓窝点的氧气溶量。强食剂可以使色胃口大开.产生饥饿感.增加食欲,掌握好用饵料的量,用现场使用鱼塘边的水调拌鱼饵,做到恰到好处,不剩余,剩余的饵料虽然可以放人冰箱保存,不如现取现用,还要注意饵料的软硬要适度,如果使用面团类钓饵,一定要注意面团的软硬度,饵料若过于松散过软,入水后经不住水泡,若饵料团过硬,鱼很难咬开。总体而言,钓鱼是一门艺术,需要钓友的反复实践和总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希望对于广大钓友的实际的垂钓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钓鱼饵料有讲究,荤素搭配,植物提取如何配比掌握好用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