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 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浓度

氨基酸混合标准品如何判断是哪一种氨基酸?

你好,氨基酸混合样品,通常是氨基酸溶于0.1 mol/L的HCl水溶液,如果你仅仅买了混标,你有下列选择:1 买一根氨基酸分析专用柱,按色谱柱厂家提供的方法(柱前衍生化方法+液相分析方法)分析,然后和色谱柱厂家的谱图对比找峰;2 买一台氨基酸分析以,按仪器厂家提供的方法(一般是离子交换柱分离+柱后衍生)测试,与仪器厂家的谱图对比找峰。

氨基酸混合溶液-氨基酸标准溶液为何仅含有17种氨基酸?

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与羟基酸类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连在碳链上的不同位置而分为α-,β-,γ-…w-氨基酸,但经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二十几种,他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复合氨基酸

我也是从网上查到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1.3 方法�

1.3.1 供试样品的制备�

采取3个月生植株上的完整健全叶片,在80℃干燥箱中烘干,粉碎,准确称取0.5 g于10 mL安瓿瓶中,加入6 mol/L的HCl 7 mL,充入高纯N2,将安瓿瓶封口,置于105℃恒温干燥箱中消化过夜。冷却后过滤,滤液浓缩近干,加5 mL0.1 mol/L的HCl溶解,取1.5 ml至1.5 ml离心管中,10000转/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900 ul加入100ul 5nmol/ul内标物SAR,混匀后作为供试样品。�

1.3.2 标准溶液的制备�

5 nmol/L内标液制备:精密称取SAR 22.3 mg以0.1 mol/L HC1定容至50 mL。�

500 pmol/L内标液制备:精密吸取5 nmol/L内标液5 mL以0.1mol/L HC1定容至50 mL。�

900 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制备:精密吸取900 ul 1000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加入5 nmol/L内标液100 ul;�

225 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制备:精密吸取900 ul 250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加入5 nmol/L内标液100 ul;�

90 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制备:精密吸取900 ul 100pmol/L氨基酸混合标液加入5 nmol/L内标液100 ul。�

1.3.3 色谱条件�

样品自动柱前衍生化程序:吸取硼酸缓冲液5 ul,再吸取OPA试剂1 ul,洗针1次,吸取样品1 ul,原位混合6次。吸取FMOC试剂1 ul,洗针1次,原位混合3次,进样。�

色谱柱:Hypersil AA-ODS C18 2.1×200 mm�

流动相A:醋酸钠1.36±0.025 g,加入纯水500 mL溶解,加EDTA溶液50 ul,再加三乙胺90 ul,用1%-2% 醋酸调pH= 7.20±0.05,再加入四氢呋喃1.5 mL,混合均匀。�

流动相B:醋酸钠1.36±0.025 g,加入纯水100 mL溶解,用1%一2% 醋酸调pH=7.20±0.05,将此溶液加至乙腈200 mL和甲醇200 mL的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匀。 �

柱温:40℃ 紫外检测波长:338 nm;�

梯度洗脱:流动相A:以0.45ml/min在0-17min由100%减至40%,17min-18min由40%减少至0;流动相B:以0.45ml/min在0-17min由0增至60%,17min-18min由60%增至100%,18.1min-23.9min流速由0.45ml/min-�0.80ml/min�,运行至24min结束。�

1.3.4 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样品各1 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脯氨酸峰出峰后即得。以3种浓度的标样制作校正表,按Agilent公司提供的氨基酸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苏属植物叶片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27份材料叶片中均测得17种氨基酸,其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所测氨基酸中以甘氨酸平均含量最高,达6.68mg/g,其次是亮氨酸和谷氨酸,分别为4.77mg/g和4.59mg/g。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赖氨酸平均含量有1.87mg/g。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58mg/g,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32.43%。�

氨基酸总量超过50 mg/g的材料共有6份(P06-11紫、P06-6、P06-7、P06-12紫、P06-15紫、P06-13),其中材料P06-7氨基酸总量最高,达57.65mg/g ,较总含量最低的材料P06-33多23.07 mg/g。17种氨基酸中有9种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含量均以P06-7最高,而有6种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的最低值出现在P06-33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化范围在11.10 -19.55 mg/g之间,仍以P06-7为最高。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各氨基酸在材料间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脯氨酸,达59.19%,其次是组氨酸和赖氨酸,分别为29.91%和25.63%。异亮氨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34%,其它氨基酸的变异系数均在10%-20%之间。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0%-15%之间。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