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氨基酸定量 氨基酸定量分析表明牛血清蛋白含有058的色氨酸

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氨基酸,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吗

可以的

紫外分光光度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测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

nm附近(不同的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

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ate of flow,Rf)来表示.所谓R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温度、湿度、层析滤纸的型号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和氨基酸的定量分析的区别

二者原理不同。

1, 紫外吸收:色,酪,苯丙等芳香族氨基酸所含的环状结构在280nm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光吸收峰,而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在紫外区280nm的光吸收值,可以定量测定溶液蛋白质含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2。茚三酮: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物共同加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氨量成正比,是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有几种

1)称干重法.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优点:可适用于一切微生物,缺点:无法区别死菌和活菌.

2)比浊法.原理:由于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时,原生质的增加导致混浊度的增加,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优点:比较准确.

3)测含氮量,大多数微生物的含氮量占干重的比例较一致,根据含氮量再乘以6.25即可测得其粗蛋白的含量.

4)血球计数板法.优点:简便、快速、直观.缺点:结果包括死菌和活菌.

5)液体稀释法.对未知菌样作连续的10倍系列稀释,经培养后,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MPN表,再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就可计算其中的活菌含量.优点:可计算活菌数,较准确.缺点:比较繁琐.

6)平板菌落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涂布在合适的固体培养基,经培养后计算原菌液的含菌数.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繁琐,需要培养一定时间才能获得,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 分光光度法氨基酸检测:主要是利用氨基酸与衍生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某一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根据吸收值大小得到氨基酸含量。常用的衍生剂为茚三酮。

2. 毛细管电泳法氨基酸检测: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等电电泳、毛细管等速电泳以及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其中,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可用于氨基酸检测。

3. 近红外光谱法氨基酸检测: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含氢基团在特定波长区域跃迁,产生光谱的变化,结合统计学方法间接地实现氨基酸的定量检测。

4. 气相色谱法氨基酸检测:将氨基酸衍生化处理变为容易气化的物质,根据气态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对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检测:是最常用的一种氨基酸检测方法。由于大多数氨基酸本身没有紫外吸收和荧光反应,因此需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有紫外吸收和发射荧光的物质,衍生可分为柱前衍生和柱后衍生。

怎样利用印三酮对氨基酸定量

1 茚三酮配制:称0.6g茚三酮,加入15毫升正丙醇,溶解。再加入30毫升正丁醇,60毫升乙二醇,最后加入PH5。4的乙醇-乙酸钠缓冲液9毫升,混匀,4摄氏度棕色试剂瓶保存,可保存十天。

2 PH5。4的乙醇-乙酸钠缓冲液:54。4克乙酸钠加入100毫升无氨蒸馏水,加热至沸腾,使体积蒸发至60毫升左右。冷却,加入30毫升冰醋酸,用无氨蒸馏水定容至100毫升。

3 氨基酸标液:称80摄氏度烘干的亮氨酸46。8毫克,用10%异丙醇定容至100毫升,为1毫摩尔/升的标准氨基酸储备液,冰箱保存。从中取5毫升,蒸馏水定容至50毫升,为5微克/毫升氨基酸标准液。

4 氰化钠储备液:称取490毫克,溶于一升无氨蒸馏水,为0。01摩尔/升。

5 10%乙酸

6乙酸-氰酸盐缓冲液:0。01摩尔/升氰化钠20毫升,用乙醇-乙酸钠缓冲液定容至一升。

7标线

管号 1 2 3 4 5 6

氨基液标液(毫升)0 0。2 0。4 0。6 0。8 1

无氨蒸馏水(毫升)2 1。8 1。6 1。4 1。2 1

茚三酮(毫升) 3 3 3 3 3 3

乙酸-氰酸盐缓冲液 0。5 0。5 0。5 0。5 0。5 0。5

每管游离氨基酸含量(微克)

0 1 2 3 4 5

加完试剂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后后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呈现蓝紫色时,用60%乙醇定容至20毫升。摇匀,570纳米测定吸光度。

计算:

含量(微克/100克)=C*VT*100/(VS*W)

C:从标线上查得的含量 微克

VT:样品总体积 毫升

VS:测定时取用的样品体积 毫升

W:样品鲜重 克

得到标准曲线再将待测氨基酸溶液进行上述反应,根据吸光度值计算氨基酸含量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