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氨基酸铬 氨基酸铬的作用

抗应激添加剂有哪几类?作用如何?

抗应激剂是指具有缓解、防治由应激源引起的应激综合征的饲料添加剂。目前,在畜禽生产中常用的抗应激添加剂包括矿物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有机酸类、抗生素等。

(1)矿物质类。

①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是一种最常见的电解质添加剂和酸碱调节剂。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有助于保证机体有强的缓冲力,提高血液pH及碱贮,从而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在遭受强的应激时能正常工作运转。据报道(Teeter等,1987)给肉鸡饲喂含0.5%碳酸氢钠的日粮,能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增重和采食量。蛋鸡日粮中补充碳酸氢钠能提高产蛋率和蛋壳厚度。周礼顺等(1994)研究认为在兔饮水中添加0.1%~0.2%碳酸氢钠,能够缓解热应激。有研究报道,在奶牛日粮中添加50~75克/头、日碳酸氢钠,可提高牛乳脂率和总固形物量,使产奶量提高。

②氯化钾。热应激时,血液醛固酮含量增加,机体保钠排钾作用加强,出现低血钾,破坏了血液无机离子平衡。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氢化钾,则可补充K+,维持血钾浓度,防止低血钾症。据报道(Seimn,1987),热应激可使肉鸡钾排泄增加63.3%,5~8周龄的肉鸡每天必须采食1.8~2.3克钾,相当于饮水中含0.24%~0.30%氯化钾,才能使热应激肉鸡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黄昌澎等试验证明,在炎热夏季,日粮中添加60~80克氯化钾,使泌乳母牛直肠温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饮水量增加,排尿增多,从而改善热平衡,使产奶量提高7.2%~17.3%。也有报道认为,奶牛每头日添加80克氯化钾最好。

③氯化铵。氯化铵能降低家禽热应激时血液pH,减轻呼吸性碱中毒造成的危害。据报道(Teeter,1985),肉仔鸡日粮中补充0.3%或1.0%氯化铵,血液pH下降到7.194,而日增重分别提高9.5%和25.0%。夏东等人研究发现,氯化铵应用于急性热应激有很好的效果,但在慢性热应激下却不适用。

④铬。铬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添加剂。铬与烟酸、甘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等一起组成葡萄糖耐受因子(GTF),GTF是一种类似胰岛素生物特性的有机螯和物,它对调节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发现,铬可通过改变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和加强葡萄糖利用而影响动物对应激的反应,起到减缓应激的作用。给受运输、上市应激的犊牛补铬,降低了血清皮质醇水平,提高了犊牛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增强了犊牛的免疫机能、降低了发病率。给受妊娠、生乳、能量负平衡等生理应激的围产期乳牛补充有机铬,改善了乳牛的免疫机能。呙于明等(1998)发现,在日粮中添加0.4毫克/千克酵母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并加强免疫力。研究表明饲喂有机铬比无机铬的效果好。常用的有机铬有烟酸铬、吡啶羧酸铬、酵母铬、氨基酸铬和蛋白质铬等,其中吡啶羧酸铬和酵母铬的使用效果较好。⑤其他矿物质。也有报道认为,补充硒、镁、锌等可以缓解应激。据彼德(Beede)和舍利(Shearer,1991)推荐,热天时饲喂1.5%~1.6%的钾,0.45%~0.60%的钠和0.25%的氯及0.35%~0.40%的镁。国外研究了添加锌对应激待肥育犊牛健康、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对购买的阉牛经36小时运输,体重损失0.7%,在每千克含43毫克锌的日粮中,添加氧化锌350毫克/头日,可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使患病牛日增重提高,对健康牛无影响。建议对应激待肥育犊牛采用如下微量元素水平(毫克/千克日粮干物质):硫酸铜41~61,硫酸亚铁505~1010,硫酸镁210~315,硫酸锌222~311,氯化钴0.4~0.8。还有研究发现,添加有机砷可以缓解家禽的热应激。但砷制剂具有毒性,添加时应注意。

(2)脂肪类。热应激时添加脂肪可以补充由于食欲减退所至的能量损失。据报道,热应激时,给乳牛日粮中添加10.3%全棉籽或添加2.6%过瘤胃脂肪或5.2%全棉籽加1.3%过瘤胃脂肪,均可缓解热应激对牛的影响,使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增加,但以添加10.3%全棉籽效益最高。

(3)维生素类。维生素缓解热应激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畜禽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丧失合成维生素的能力或不能充分代谢由日粮摄入的维生素,添加维生素有利于缓解应激反应。禽类应激时,特别容易引起维生素不足,故关于维生素缓解应激的研究多集中在禽类。

①维生素C。维生素C是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应激剂。家禽应激时,维生素C合成量降低43.2%,由于维生素C是合成皮质激素的原料,应激时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更加剧了维生素C的不足(文杰,1997)。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免疫机能。添加维生素C可以保证皮质激素的稳定分泌,为散热提供足够的能量(夏东等,1999)。增加机体免疫机能,提高抗应激能力;直接参与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能有效清除应激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活性自由基,保护体内生物膜免受损害;维生素C还能增加骨钙的动员,加强肠道对钙的吸收利用,提高血钙浓度。王彩玲等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于日粮中添加400毫克/千克维生素C能有效促进肉鸭增重,提高商品鸭成活率。但有研究认为维生素C的抗应激作用是有条件的,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补充维生素C没有作用。使用维生素C的剂量各报道不一致,大部分认为使用100~400毫克/千克比较合适。

②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应激作用主要表现在:具有保护细胞膜,抗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使更多的细胞在热应激时维持正常功能;热应激期间高水平维生素E可降低细胞膜的渗透性,减少细胞内干扰正常代谢的过多钙离子的流入(Whitehead等,1994);维生素E能够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添加维生素E可以降低血清中皮质醇(酮)含量,皮质醇(酮)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补充维生素E还可减少肌酸激酶(CK)的含量。李小林等(199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能增加肉鸡热应激期间T淋巴细胞的活性,并且显著提高血浆中T3、T4浓度以及降低皮质酮的浓度。一般认为,在日粮中添加100~300毫克/千克的维生素E均能改善家禽热应激的临床症状。

③其他维生素。应激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烟酸、叶酸等可以克服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国外研究报道,羔羊断奶前3天到断奶连续4天,可使用以下复合维生素预混料(毫克/千克):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O.75~1.0,维生素PP3.0~4.0,维生素C10.0~15.0,维生素A8.0~12.0,维生素D4.0~6.0,维生素E0.4~0.5,维生素F0.09~0.125。可预防绵羊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一般认为复合维生素抗应激效果比单一维生素明显。

(4)有机酸类。

①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是一种酸化剂,可调节酸碱平衡,防止热应激导致的血液pH升高。延胡索酸还有镇静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减少机体活动,从而减少产热。钱元值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1%延胡索酸,在高温下,肉鸡表现安静,骚动少,热喘息次数下降,而对照组则极度不安,骚动多,热喘息严重,且中暑死亡多。

②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良好的饲料酸味剂和畜禽促生长剂。它用于抗应激也有良好效果。这是由于柠檬酸在畜禽体内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可以作为血液中的缓冲剂,有助于维持血液中的pH稳定。据报道,高温情况下,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0.25%柠檬酸可使日增重提高8.42%。孙小琴等发现,添加柠檬酸可以减缓蛋鸡热应激,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率。③琥珀酸盐。琥珀酸盐是一种很好的应激缓冲剂,可用细麦麸配成0.55%~0.65%的添加剂。在肉鸡热应激期间于饲料中添加1%~3%的琥珀酸盐有很好的抗应激效果,若同时补充100毫克/千克维生素C,则效果更好。

(5)糖类。

①葡萄糖。热应激会增加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渗透压,使畜禽体内热的散发受到影响。而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则可缓解热应激对血液性状的影响,改善散热,并能减少血液中有毒代谢物。Iwasaki等(1997)报道,高温环境中饮用葡萄糖水的肉鸡肛温都要低于自由饮水的肉鸡,并且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增重。目前应用一般以4%的葡萄糖水为宜。

②低聚糖。低聚糖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绿色添加剂。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清除有害菌,增强免疫力,保证动物健康,是一种免疫增强剂,深入研究发现,低聚糖对于改善热应激情况下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有一定作用。目前,常见的低聚糖有果寡糖(FOS)、甘露寡糖(MOS)、α-寡葡萄糖(GOS)、寡乳糖(GAS)等。

(6)抗生素类。

①杆菌肽锌。属多肽类抗生素,是应用最广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缓解家禽热应激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作用机理在于它能抑制病原菌细胞壁的形成,影响致病菌蛋白质合成,并影响某些细胞膜的功能,最终抑制或杀死病菌;能改善肠壁结构,使肠壁变薄,增加养分的吸收;还能增加一些酶的活性,调节机体代谢;抗高温效果很明显。据国外研究报道,杆菌肽锌能使家禽将能量大部分用于增重、产蛋而使体内产热减少。姚浪群(2000)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150毫克/千克杆菌肽锌均可提高热应激肉鸡的生产性能,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并以50毫克/千克剂量添加作用效果最好。

②黄霉素。黄霉素也是一种具有良好抗应激作用的添加剂。其作用机理与杆菌肽锌类似。高温时,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由于高温导致畜禽采食量下降的不利影响减少,防止免疫机能下降,增强对抗应激的抵抗力。据报道,高温时肉仔鸡日粮中添加5毫克/千克黄霉素,成活率提高了3.25%,42日龄均重提高13%。

③氯丙嗪。氯丙嗪是一种常见的镇静剂,对大脑皮质的机能活动有抑制作用,同时能使基础代谢降低,体温下降,各器官活动减少,使动物处于“人工冬眠”状态,从而减少休克和应激反应的强度,减少应激损失。一般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骚动、咬伤,在畜禽每千克日粮中添加200毫克。

④其他。除氯丙嗪外,溴化钠和利血平(蛇根草碱)、吩噻嗪等也具有镇静作用,也能缓解热应激反应。抗生素药物一般都有毒性,添加时应注意添加剂量不能超过安全量。

(7)中草药类。中草药也具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例如,柴胡、石膏、黄莲、紫草、菊花、青蒿等可调节体温中枢;蜈蚣、地松等有抗惊厥的作用;朱砂、刺五加、无畏子等有镇静催眠的作用;管马兜玲、马鞭草、车前草等具有祛热解暑降温作用。袁福汉(1993)用霍香、金银花、板蓝根、苍术和龙胆草等制成中药清暑散,按1%比例添加于蛋鸡饲料中,可使高温季节蛋鸡产蛋率提高9.37%~11.29%,饲料报酬率提高5.45%~13.20%。

(8)其他。有报道表明,真菌提取物可以缓解奶牛热应激(Huber等,1994)。也有报道注射生长激素、饲喂甜菜碱缓解应激反应的。国外研究发现,14~21日龄的肉鸡在热应激并受到球虫攻击情况下饲喂含甜菜碱的日粮,能显著提高肉鸡的增重,降低体温。

(9)复合抗应激剂。大量研究表明,单一抗应激剂的使用效果不如复合抗应激剂,建议使用复合抗应激剂。刘卫东等(1997)研制出抗热应激效果较好的化学药物+维生素制剂+中草药的复合制剂,有镇静、降压、减少产热、预防呼吸性碱中毒、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加强散热、增强体质和抗应激能力的作用。此外如维康安保强(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D3、E、K、B2、B6、B12、烟酸、叶酸、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葡萄糖酸钙、重铬酸钠、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铵等微量元素及电解质元素)、氨基诺富维等,除含丰富维生素外,还含电解质、必需氨基酸等,可补充应激时机体的需求,减缓应激的危害。另外,由东北农大杨在宾教授主持研制的“9003应激灵”应用效果也很好。

使用抗应激剂时应注意:

①日粮中添加维生素或脂肪时,应增加饲料中抗氧化剂的添加量;

②使用抗应激剂时,应将添加剂与配合饲料混合均匀或在饮水中供给;

③注意添加时间,一般应在应激发生前添加(如接种疫苗时,应在接种前后3天添加;转群时,在转群前两天开始于日粮中添加;去势时,应在去势前1.5~2小时添加);

④应注意与其他防止应激的饲养管理相配合,保持营养平衡。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含有化学元素“铬”的食物有什么?

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玉米、小米、粗面粉、红糖、葡萄汁、食用菌类等。

注重进补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硒、锌、铬有利于改善眼部组织功能,防治视力减退。如人体注射硒或食用含硒多的食物后,能明显提高视力;视网膜、脉络膜中含锌量最高;铬与造成视力减退和近视密切相关。因此,应注重搭配硒、锌、铬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含硒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鱼、贝类、大豆、蘑菇、芦笋、荠菜、胡萝卜等;含锌多的食物有肝、肾、海产品、乳类、谷类、豆类、硬果类等;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缺乏维生素A、C、B2不仅角膜易干燥,使晶状体变得混浊,而且严重的还会出现角膜软化。因此,应注意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肝油、动物肝脏、奶类、蛋黄、新鲜蔬菜、水果、黄豆及其制品、硬果类、蘑菇、粗粮等。

什么是有机铬?

有机铬

有机铬以小有机物形式在小肠中吸收,通过肠粘膜进入动物体内后经血液送到肝脏和机体组织中发挥作用。

中文名

有机铬

外文名

有机铬

有效成分

吡啶甲酸铬

概念

在化学结构明确的有机铬中,烟酸铬和皮考林酸铬是最适合于动物吸收的有机铬,所以,一般情况下,有机铬指的是这两种物质。皮考林酸铬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吡啶甲酸铬。

作用

普遍认为,铬在动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

(1)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组成元素;

(2)某些酶的活化剂;

(3)DNA和RNA的稳定剂;

(4)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

缺铬的后果:

(1)生长受阻;

(2)生命缩短;

(3)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缺铬将引发糖尿病、生长迟缓、繁殖力低下甚至癌症。[1]

参考资料

[1] 张乔,饲料添加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6,p.120-122.

在电镀铬的过程中,加入氨基酸可显著改善电镀效果,为什么?

氨基酸中氧原子和氮原子可与铬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善电镀效果

医学上常用的补铬剂是什么?

医学上常用的补铬剂是富铬酵母、烟酸铬、氨基酸铬和吡啶铬等补铬剂。 一:铬:铬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无毒,化学性质很稳定,不锈钢中便含有12%以上的铬.常见的铬化合物有六价的铬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铬酸钠等;三价的三氧化二铬(铬绿,Cr2O3);二价的氧化亚铬.铬的化合物中以六价铬毒性最强,三价铬次之.据研究表明,铬是哺乳动物生命与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成人每天需500-700微克铬,而在一般伙食中每天仅能提供50-100微克.红糖全谷类糙米,未精制的油,小米,胡萝卜,豌豆含铬较高.铬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微量铬可提高植物收获量;但浓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内有机物质的硝化作用.铬酸,重铬酸及其盐类对人的粘模及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并导致伤,接触性皮炎.这些化合物以蒸气或粉尘方式进入人体,均会引中鼻中隔穿孔,肠胃疾患,白血球下降,类似哮喘的肺部病变.皮肤接触铬化物,可引起愈合极慢的”铬疮”,当空气中铬酸酐的浓度达0.15~0.31毫克/立方米时就可使鼻中隔穿孔.三价铬还是一种蛋白凝聚剂.有人认为,六价铬可诱发肺癌.此外,六价铬,特别是铬酸对下水系统金属管道有强腐蚀作用,浓度2为0.31mg/l的重铬酸钠即可腐蚀管道.含3.4-17.3mg/l的三价铬废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铬的污染主要由工业引起.铬的开采,冶炼,铬盐的制造,电镀,金属加工,制革,油漆,颜料,印染工业,都会有铬化合物排出.如制革工业通常处理一吨原皮,要排邮含铬410mg/l的废水50-60吨;若每天处理原皮十吨,则年排铬72-86吨.铬进入人体内,分布于肝,肾中,出现肝炎和肾炎病理. 三:铬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主要分布于岩石、土壤、大气、水及生物体中。土壤中的铬分布极广,含量范围很宽;水体和大气中铬含量较少,动、植物体内则含有微量铬。自然界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三价铬参与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与脂肪的代谢,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则是明确的有害元素,能使人体血液中某些蛋白质沉淀,引起贫血、肾炎、神经炎等疾病,长期与六价铬接触还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并诱发肺癌或者引起侵入性皮肤损害,严重的六价铬中毒还会致人死亡 〔1-5〕 。 1 铬的生理功能 1959年SCHWARZ和MERTZ等人研究发现很多三价铬化合物具有恢复糖耐量正常的作用,即具有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简称GTF)的活性,并证实GTF的主要成分是铬与烟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水溶性配合物,确认三价铬是组成GTF的必要成分,证实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6〕 。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铬参与人体的糖和脂肪的代谢。其生理功能是:铬作为胰岛素的一种“协同激素”,协助或增强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铬通过利用胰岛素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促使胰岛素A链上的硫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巯基形成二硫键,改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促使胰岛素发挥作用。缺铬时,机体会产生葡萄糖耐量降低的有关症状,如血糖升高,出现尿糖等。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铬缺乏可使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7-8〕 。近年一些报道指出原发性白血病、烧伤病、白内障、屈光不正等疾病亦与体内缺铬有关。LUKASKI等 〔9〕 的研究则指出长期大量补铬可能会导致人体缺铁。 2 铬与人体健康 2.1 环境铬污染 铬的污染来自于铬矿冶炼、耐火材料、电镀、制革、颜料和化工等工业生产以及燃料燃烧排出的含铬废气、废水及废渣等 〔1-2〕 。铬中毒主要来源于六价铬。六价铬通过水、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室内尘埃与土壤中也发现六价铬,它们也会被摄入体内。研究发现,六价铬的化合物不能 收稿日期:2005-11-09 自然降解,会在生物和人体内长期积聚富集,是一种重污染环境物质 〔10〕 。 2.2 六价铬的毒性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六价铬的化合物有毒,具有致癌并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六价铬确定为17种高度危险的毒性物质之一。六价铬化合物口服致死量约1.5g左右,水中六价铬含量超过0.1mg/L就会中毒 〔11〕 。铬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类似于砷,其毒性随价态、含量、温度和被作用者不同而变化。在生理pH条件下,六价铬以CrO 2-4 形式存在渗入细胞内。目前CrO 2-4 的致癌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CrO 2-4 被细胞内的还原物质还原成五价铬和四价铬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游离基(已被体外的实验证实),大量的游离基引发肿瘤;另一种认为是六价铬被细胞内还原物质还原为三价铬,生成的三价铬迅速与DNA发生了反应(体外的实验观察到了还原的三价铬与DNA的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 〔8〕 。 研究发现,六价铬的长期摄入会引起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疾病;吸入较高含量的六价铬化合物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搔痒、鼻出血、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等症状;短期大剂量的接触,在接触部位会溃疡、鼻黏膜刺激和鼻中隔穿孔;摄入超大剂量的铬会导致肾脏和肝脏的损伤以及恶心、胃肠道不适、胃溃疡、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会使循环系统衰竭,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10〕 。长期接触六价铬的父母还可能对其子代的智力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12〕 。 2.3 三价铬的毒性 三价铬是人体和动物体的必需微量元素,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三价铬是否会有致癌性和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在常用的富铬酵母、烟酸铬、氨基酸铬和吡啶铬等补铬剂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均未发现有铬中毒症状,因此认为在人体补铬剂量的条件下(正常人50~200μg/d),三价铬是无毒的。但在1995年STEARN等 〔13〕 所做的体外实验发现,吡啶铬能对染色体产生损伤作用,并根据补铬药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补铬将导致三价铬的累积中毒。这个研究使人们对长期服用有机铬是否有累积性中毒及致癌性产生了疑虑。两种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短期内补充有机铬的毒性很小甚至可能没有,但是长期补铬的累积毒性是否存在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 铬与人体健康 据调查,健康的成年人铬的摄入量均低于估计的安全适宜饮食推荐量(ESADDI)50~200μg/d,即大多数人均缺铬,应多吃酵母、海产品、粗制粮、大豆等食品,适当补铬,维持人体健康 〔4〕 。六价铬则是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应尽力消除六价铬的污染,远离六价铬,严防六价铬的毒害。我国为防止铬的危害,规定生活饮水中六价铬的水平应低于0.05mg/L 〔1〕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六价铬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水平必须低于0.5mg/L。欧盟、日本及北美各国则限期使用及取代严重污染环境的六价铬电镀,并禁止六价铬电镀产品进入其市场,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人类 〔11〕 。 只有消除了六价铬污染,采取各种措施尽力避免与六价铬的接触,铬对人体的危害就会大大减小直至消除,使铬为人类带来健康。

氨基酸铬和酵母铬哪个效果好?

据资料报道:铬的吸收率较低,只有30%左右,目前吸收率较高的是吡啶羧酸铬。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