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添加氨基酸
小区里有个男孩,八个月大了,长的挺好,大大的眼睛。但生下来就对蛋白质过敏,只能吃“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苦的要命,可怜的娃,平时根本不喝奶,只等瞌睡来了,迷迷糊糊搞几口。
通常带娃的阿姨,奶奶们都喜欢八卦。她们说,他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谁也不知道真实原因),一直请的是阿姨带。
第一个阿姨带他到七个月。现在这个阿姨,总嚷嚷,娃可怜,从早到晚家里就她两人,也没人给她换手,她也做不了饭。无奈,宝爸每天中午回来给烧个饭,其他时候不见人影。据说,宝爸生意做的很好。
喜欢八卦的阿姨们总感叹:这么招人疼的娃,就算看不到母亲,爷爷奶奶咋不来看看呢?无论如何,他也是你家后代啊。哎,实在不能理解。
然而,阿姨们,更爆料了一个惊人的秘闻并将之进行联想,对比——
小区里,曾住过一对龙凤混血儿双胞胎,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个女孩。据说,是找乌克兰女子代孕的。家里请了两个阿姨,男阿姨带男娃,女阿姨带女娃。更劲爆的是,双胞胎的“父母”,居然是一对“同性恋”。娃称他们,一个叫“爸爸”,一个叫“爹地”。
据说,娃的两个奶奶,还都经常来看他(她)们,还都喜欢的不得了。
阿姨们自然而然要联想一番——哎,人家混血宝宝,都有奶奶来看,咱这么帅的中国宝宝咋就没人来看呢?哎~搞不懂了。
不过,当今社会貌似宽容了许多。
据说,混血儿龙凤胎一家搬走了。他们的爸爸和爹地,都长的很帅;他们的抖音很火,靠带货,很能挣钱呢。
吼吼吼[呲牙][呲牙][呲牙]
上海将重点保供奶粉等母婴产品,已提请电商商超优先接单配送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4月7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美团公司副总裁毛方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有媒体提问:最近婴儿奶粉等母婴用品还是很难购买,请问怎么解决?
陈通介绍:针对婴儿奶粉等母婴产品购买难等问题,我们已经把其列为重点保供事项,对这类产品的调拨、运输、配送等予以重点保障,并提请各大电商平台和商超优先接单和配送。在母婴产品供应方面,对大众化母婴用品需求,重点依托联华超市、麦德龙、家乐福等综合性超市卖场企业来满足。我们帮助企业协调畅通物流、末端配送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保供能力。近10天来,上述超市卖场渠道日均销售的婴儿奶粉3500多罐,目前库存量为13.32万罐,货源充足。
陈通表示,疫情期间,大家可以通过上述企业线上手机应用程序下单,由企业线下门店配送至小区。对个性化母婴用品需求,我们已经梳理10余家市民较为熟悉的母婴用品保供企业,及时办理车辆通行证。
近日,还进一步挖掘了多家婴幼儿奶粉、母婴用品、尿不湿品牌企业,力求满足市民更多需求。如,昨日上午有消费者向电视台求购一款氨基酸配方奶粉,金山万达爱婴室第一时间给消费者送去2罐,并立即从浙江义乌调配600多罐特殊配方奶粉,已于今天凌晨抵达上海。
为了更加方便服务市民,我们推动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与母婴保供企业实现对接,依托电商平汇集市民需求信息,及时对接母婴用品品牌企业,为市民解决实际困难。
责任编辑:郑浩
上海将重点保供奶粉等母婴产品,已提请电商商超优先接单配送
“萱啊,你想过没有?照你们这样,赚多少钱都不够花啊。纸尿裤5块一片,一天就50多块,这一项花费就抵得上我跟你爸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什么氨基酸奶粉五六百一罐,不到一星期就喝完了;这么小的孩子,一个季节买个三四套就够了,买那么多还全都是名牌的。现在孩子小还没上学,照这样下去,上了小学那你们更是要天天月光了…..”
叨叨叨,萱萱妈妈一口气说了一大通,面对妈妈的苦口婆心,宣萱也是很无奈,“妈,现在都是这样呀。哪能跟你们过去比呀?”
“妈妈不是要管你们小两口的生活,自己的孩子当然自己做主,妈妈只是希望你们存点钱,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会更多。”
“妈,我知道啦…”
@颖妈谈育儿 我们常说老一辈跟我们年轻一代育儿观念差别大,但其实很多时候,因为老人是过来人,会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事情,他们也只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更稳定、更富足一点。
现在整个社会育儿成本高,除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影响,其实有时成人骨子里也是有攀比心理存在。
二胎家庭应该深有体会。一胎的时候,什么都给孩子买最好的,买最贵的,所谓“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等到二胎的时候,有经验了,心也大了,就觉得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分享开学事##亲子好时光# #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