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到2022下半年还会涨
猪价到2022下半年不会涨。根据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能繁母猪产能缩减也不难发现,2022年初至今还处于生猪出栏量惯性增长的阶段,不过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应该就能渐渐看到产能缩减带来的利好。
2022年猪价特点
在近期调研活动中牧原股份表示,现阶段供给的边际变化要比消费的边际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量的相对过剩,公司预计下半年猪价会有所好转,温氏股份认为2022年上半年猪价维持在较低位置,行业产能去化加快。
乐观估计2022年三季度后猪价有可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悲观估计2022年仍处于社会平均盈亏平衡线位置,可能需要2023年才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根据历史规律,当行业存在一致性预期时,实际情况或许与预期存在偏差。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正邦科技于2022年4月30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6.7亿元,同比下降3%,“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1
猪周期曙光渐现之时,一位“养猪大户”却栽在了黎明之前。6月8日晚间,头部猪企正邦科技自曝因流动资金紧张导致5.42亿元商票逾期,引发了行业热议。
6月9日-10日两天,正邦科技股价跌去11.18%,探底近三年来最低股价。截至6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5.48元/股,市值172亿元,相较于2020年巅峰时期的800亿元市值,已蒸发80%。
2021年,正邦科技全年亏损188亿元,在头部猪企中亏损额居于首位;而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净利润合计才99亿元,这意味着,其14年盈利在去年“一朝清零”。
此外,正邦科技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还面临近200亿元有息负债。有投资者干脆在投资平台建议,为避免重蹈雏鹰农牧的覆辙,“正邦科技应该提早进入债务重组,保住产能,否则猪’起飞’的时候没钱买饲料”。
而在其内部员工看来,正邦科技也正是栽在了其之前“跃进式”举债扩张之下。“公司近年来力争行业第一,开启野蛮式扩张,许多举措甚至有违现实考虑。最终因为形势误判,导致公司深陷债务危机。”
2021年,除了牧原股份外,另外三家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均录得不同程度亏损。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猪企们的业绩危机想要缓和,“关键还在于猪价何时回温”。
近日,各大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陆续公布2022年5月生猪销售简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及新希望5月份合计出栏生猪396万头,其中仅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录得同比下滑55%,其余三家同期出栏量均有所增长。
同期,四家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生猪销售价格虽均略有增长,但仍未能实现盈利。若按照今年5月正邦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公司一季度养殖完全成本(包含生猪养殖、销售过程中发生与承担的所有费用)为20元/公斤计算,公司每卖一头猪亏损5.33元/公斤。而同期牧原股份单头生猪售卖每公斤亏损不足1元。
今年4月时,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养殖完全成本已略低于16元/公斤。温氏股份和新希望今年一季度的养殖完全成本则分别为18元/公斤和18.7元/公斤,其中温氏股份更是提出力争在今年底,将养殖完全成本能控制在16元/公斤左右。相比之下,正邦科技的20元/公斤养殖完全成本距离其他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差距不小。
猪价的持续回温为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带来信心。前不久,新希望明确作出了盈利规划,“今年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基于公司年底养殖完全成本控制在16元/公斤,且明年没有过多考虑周期上行的基础上,“新希望预计每头猪会有150元以上的基础利润,对于1850万头出栏的’规模大概会有27亿元盈利。”
牧原股份也在今年6月底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中表示,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稳健,公司将在2021年4026.3万头生猪出栏量基础上,预计新增1000-1600万头左右。同时公司2022年全年屠宰目标1000万头以上。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2
截止今日收盘,正邦科技(002157)报5.7元/股,暴跌7.32%,换手率为5.65%,总市值为179.3亿元。网友在股 吧纷纷表示,“不割肉,陪你ST”、“天雷滚滚”、“一个月工资亏完了”、“一地鸡毛!”。
正邦科技逾期未兑付5.4亿元
6月8日晚,正邦科技发布《部分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公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约5.4亿元。
公告表示,公司将持续与债权人积极协商,妥善处理相关商票逾期未兑付事项。同时,正邦科技还提醒,公司可能因上述逾期面临诉讼、仲裁等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业绩巨亏188亿元
正邦科技于2022年4月30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6.7亿元,同比下降3%;实现归母净利润-188.19亿元,上年同期为57.4亿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
正邦科技于2022年4月30日披露一季报,报告期内,正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8.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3亿元,上年同期为2.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36.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80%。
收年报问询函
2022年5月24日,深交所向正邦科技下发年报问询函表示,深交所要求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结合报告期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和重要其他应付款尚未结算的原因,说明公司就相关事项是否存在应计提而未计提的罚息、违约金?是否存在无法按期付息或兑付的风险?
截止我发稿,正邦科技至今未回复。
正邦科技:5月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0.83%
正邦科技6月8日晚间公告显示,
5月销售生猪74.97万头(其中仔猪31.24万头,商品猪43.73万头),环比下降18.39%,同比下降54.52%;销售收入7.00亿元,环比下降8.99%,同比下降80.83%。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14.67元/公斤,较上月增长18.03%;均重86.58公斤/头,较上月下降0.44%。2022年1-5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409.44万头,同比下降24.34%;累计销售收入42.50亿元,同比下降71.07%。
“养猪大户”巨亏212亿,超5亿元商票逾期3
6 月 8 日晚间,头部养猪企业正邦科技承认,因为流动资金紧张,5.42 亿元商票逾期。
6 月 9-10 日两天,正邦科技股价跌至近三年最低,跌幅达 11.18%。
截至 6 月 10 日收盘,正邦科技股价 5.48 元 / 股,市值 172 亿元,相较于 2020 年巅峰时期的 800 亿元市值,已蒸发 80%。
财报数据显示,正邦科技 2021 年亏损 188 亿元,在头部猪企中居首,今年一季度再次亏损 24.33 亿元,净资产只剩 6.53 亿元。
15 个月之内,正邦科技的亏损额已合计达到 212 亿元。
而自从 2007 年上市以来,正邦科技 14 年的净利润总和才 99 亿元。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还有 200 亿元的有息负债。已有投资者建议尽快债务重组,保住产能。
2019 年 10 月,” 养猪第一股 ” 雏鹰农牧因资金链断裂,数百万生猪饿死,破产退市。
正邦科技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为猪价大幅下滑。
因为非洲猪瘟引发的全球猪肉供应紧张,猪价曾连续疯涨 19 个月,直到 2021 年我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恢复正常,生猪价格大幅回落。
数据显示,2022 年 6 月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 8.2 元 / 斤,3 月底以来连续 11 周增长,合计增幅超过 40%。
2021 年,正邦科技销售生猪 1492.67 万头,位列全国第二,但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27.4% 下滑至 -45.88%。
是时候,生猪养殖企业在 2021 年几乎全军覆没,温氏股份、新希望分别亏损 134 亿元和 96 亿元,只有牧原股份净赚 69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正邦科技创始人林印孙曾在 2020 年以 320 亿元财富成为江西首富,但到 2022 年缩水至 245 亿元。
2022年猪价10—12月份分析?
(一)猪肉价格持续11周上涨,月末涨幅扩大
北方主产区散养户适重生猪出栏数量下降,规模养殖场减量提价;南方阶段性暴雨天气较多,部分区域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生猪正常调运。受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截至6月末,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连续14八、猪肉周和11周上涨,6月最后一周环比涨幅分别达到10.6%和6.0%,是2021年10月以来周度环比涨幅最大值。生猪养殖利润回升,仔猪补栏较为积极,价格连续14周上涨,6月最后一周环比涨幅4.2%。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5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41万头,同比增41.3%,其中,5月份屠宰量2,530万头,环比减7.6%,同比增26.8%。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0.4%,同比减8.1%。6月份猪肉价格为每公斤26.14元,环比涨4.7%,同比跌3.2%;生猪价格每公斤16.12元,环比涨5.4%,同比涨2.9%;仔猪价格每公斤35.80元,环比涨13.5%,同比跌35.4%。
(二)生猪养殖利润回升
生猪价格涨幅超过饲料玉米价格涨幅,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总体稳定,猪粮比价进一步提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份猪粮比价为5.82:1,比上月提高0.40个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3.00元,环比涨1.0%,同比跌0.3%;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86元,环比持平,同比涨6.3%。据行业监测统计,6月平均,自繁自养养殖户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肥猪头亏损60元左右;外购仔猪养殖户盈利100元左右。
(三)1—5月累计,猪肉和杂碎进口量同比均大幅减少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冷鲜冻猪肉12.57万吨,环比减10.2%,同比减65.7%;进口额2.43亿美元,环比减11.8%,同比减77.1%;出口量2362吨,环比减4.1%,同比增104.24%;出口额0.12亿美元,环比减4.1%,同比增26.6%。进口猪杂碎9.25万吨,环比减1.4%,同比减13.1%;进口额2.29亿美元,环比增2.0%,同比减9.0%。1-5月累计,进口冷鲜冻猪肉68.15万吨,同比减65.2%;进口额13.66亿美元,同比减75.4%;出口量1.18万吨,同比增175.47%;出口额0.61亿美元,同比增57.0%;贸易逆差13.05亿美元,同比减76.3%。进口猪杂碎45.57万吨,同比减15.0%,进口额10.78亿美元,同比减11.7%。
(四)美国和欧盟猪肉价格均上涨
受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瘦肉猪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美国和欧盟的猪肉价格均上涨。6月份,美国猪肉切块批发价格为每英担110.50美元,环比涨5.8%,同比跌12.0%。51%-52%瘦肉猪价格为每英担79.00美元,环比涨6.6%,同比跌9.2%。欧盟猪肉批发价格6月份为每吨1871.50欧元,环比涨0.6%,同比涨14.5%。
(五)国内猪肉价格短期内上涨速度将放缓
国内市场:预计短期内生猪和猪肉价格涨速放缓。主要是因为:一是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间。能繁母猪存栏自2021年7月达到最高值后逐步回落,对应今年6月份及以后一段时间,生猪存栏量将逐步回落,结束供给宽松局面,加之近期受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回升等因素带动,二次育肥的数量增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的补栏积极性升温,出栏生猪节奏减慢,支撑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但目前能繁母猪存栏仍在4100万头以上,处于正常合理区间,不具备支撑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二是饲料价格回落,对生猪价格的成本支撑作用减弱。饲料原粮价格明显下跌将带动养殖成本下降,玉米、豆粕期货09合约价格已分别回落至上年底和今年初水平,对生猪价格的成本支撑力量明显减弱。三是猪肉库存高企、终端消费减弱,进一步减缓价格上涨速度。据行业监测数据看,江西、湖北、吉林的冷鲜冻肉库容率高达50%以上,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预计后续继续批量收储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受天气炎热以及大中小学进入暑假等因素影响,消费需求减弱。总的看,生猪和猪肉价格短期内上涨速度预计放缓。国际市场: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全面放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猪肉消费量恢复性增加,加之受发达国家通胀持续恶化、中国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预计国际生猪和猪肉价格短期内高位震荡。
2022年猪价高峰期在几月份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5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5月18日)生猪产品、家禽产品、玉米、豆粕、肉鸡配合饲料价格上涨,牛羊肉、生鲜乳价格下降,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价格持平。
生猪产品价格。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2.3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5.1%,同比下降55.1%。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华中地区仔猪平均价格较高,为36.62元/公斤;西南地区较低,为26.19元/公斤。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8%,同比下降19.5%。吉林、青海、黑龙江、湖北、广东等29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海南价格下降。华南地区生猪平均价格较高,为18.08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14.5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5.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1%,同比下降22.3%。吉林、湖北、广东、宁夏、重庆等26个省(区、市)猪肉价格上涨,海南、贵州、浙江等3个省份价格下降。华南地区猪肉平均价格较高,为30.58元/公斤;东北地区较低,为22.03元/公斤。
家禽产品价格。全国鸡蛋平均价格11.5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同比上涨14.7%。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平均价格10.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9%,同比上涨17.8%。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2.9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2%,同比上涨3.4%。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3.75元/只,比前一周上涨0.8%,同比下降0.8%。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26元/只,比前一周上涨1.2%,同比下降11.9%。
牛羊肉价格。全国牛肉平均价格86.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同比上涨0.5%。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和河南等主产省份牛肉平均价格79.3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全国羊肉平均价格81.9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同比下降3.6%。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新疆等主产省(区)羊肉平均价格75.9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4%。
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4.1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1.9%。
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持平。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平均价格为2.73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3.1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5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2%,同比上涨21.7%。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86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7.2%。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6.6%。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7.5%。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猪肉还会涨价吗2022
肯定的猪肉是我们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食材,近期猪肉价格是稳中有升的,随着中秋、国庆节的到来,市场需求量也会有所上升。那2022年中秋国庆猪肉价格行情走势如何?9月会加大储备肉投放吗?一、2022年中秋国庆猪肉价格行情走势如何?8月份气温开始转凉,大小院校迎来了开学季,市场需求有所增加,9月2日的平均价格为30.05元/公斤,比前一天上升1.0%。不过随中秋佳节临近,屠宰企业开工或短期上量调整,但是猪价供应正在进入缓慢回升的通道,等到前二次育肥加速出栏,后续猪价或者将出现上涨后回落的现象。后期随中秋及国庆佳节到来,深加工企业或加速备货节奏,进一步促进猪肉冻品的出库,也一定程度冲击鲜品市场走货。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上涨态势,全国均价11.8元/斤,环比昨日上涨0.04元/斤,上涨地区13个,下跌地区8个,稳定地区7个,全国生猪收购最低价为新疆,价格为10.5元/斤,最高价为上海,价格为12.7元/斤。以下是各大市场今日猪肉价格,下面一起来看看:北京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猪肉价格28.7元/公斤;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猪肉价格28.4元/公斤;河北秦皇岛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30元/公斤;邯郸市(馆陶)金凤禽蛋农贸批发市场猪肉价格36元/公斤;山西汾阳市晋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30元/公斤;内蒙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猪肉价格34元/公斤;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27.5元/公斤;阜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猪肉价格28元/公斤;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猪肉价格34.54元/公斤。二、9月会加大储备肉投放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保障节假日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保持正常出栏节奏;相关企业有序释放猪肉商业库存,增加市场供应。总的来说,中秋节、国庆节可能会因为市场需求迎来小的的涨幅,但是随着市场供给量增加、储备肉投放的加大,猪肉价格难以上涨高位。
2022年猪价什么时候开始上涨-2022年猪价几月份会涨
; 由于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猪价一直在下跌,现在已经处在6元左右,这对很多养猪户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今年猪价可能会在四五月份或者明年一二月份开始上涨,不过具体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2022年猪价什么时候开始上涨
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个是4、5月份,另一个是明年的1、2月份。
对于未来的猪价,有猪贩子表示要想上涨需要依托“两点”:
1、疫情稳定后的报复性消费增长
近期疫情再度出现反复,不少地区还处于爆发的上升期,对餐饮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对于猪肉消费也是毁灭性的,而这也是导致猪价难涨的原因之一。不过大家憋了这么长的时间,后续一旦疫情稳定下来,中高风险区域逐渐解封,那么猪肉有望迎来报复性消费增长。再叠加清明、端午等节假日的冲击,猪肉消费才有希望赶上产能供应,再加上养猪户的压栏、惜售等因素,猪价才真的有希望迎来反转,开始上涨。
具体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目前专家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预测,根据往常的经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足以。良性估算,在4、5月份猪肉消费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2、更换母猪产生的生猪供应空窗期
虽说当下养猪户亏损严重,但是集中去产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即使有些猪场淘汰了母猪也会在短时间内补充后备母猪,甚至还有部分猪场逆流而上,增栏了后备母猪。这种大背景下,产能大幅下降预计在半年乃至一年之内都不会出现了,唯一能抓住的利好点就是母猪更换产生的生猪供应的空窗期,因为养猪户淘汰的是经产母猪,补充的后备母猪要想怀孕多需要4个月以上的时间,据此推测,这个空窗期应该会出现在明年的1、2月份。
根据上面两点出现的时间,猪价将会有两个上涨节点,一个是4、5月份,另一个是明年的1、2月份。
2022年猪价为什么一直下跌1.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
每到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就会迎来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因为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而市场对猪肉又不敏感,可以替代的蛋白质产品太多,比如春天来了鸡蛋、泥鳅也紧跟上市,这也会导致猪肉价格迎来小幅度的波动。
2.我国生猪出栏偏多
从生产方面看,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 1 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23.6%,2 月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8.2%。
3.消费季节性减少
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未来还要看五一劳动节猪肉价格是否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因为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养殖企业要做好相关亏损安排。
2022猪价多少钱一斤
大概6元左右一斤。
从市场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猪价下跌并没有那么悲观,虽然行情还是以跌为主,但是不少地区猪价已经有了企稳的迹象,这对于疲软不振的猪市来说也算是一个利好消息。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平均价格为13.82元/公斤,环比微弱下跌0.02元,监测到的26个生猪产区,猪价总体走势为2涨10跌14平!
其中猪价下跌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华东以及华北局地,其中东北地区跌势减缓,单日下跌0.05元/斤,屠企报价6~6.8元/斤,西南地区跌幅收窄,四川,重庆下跌0.05,云南下跌0.13元/斤,屠企报价5.9~6.8元/斤,华东地区局部回落,山东下跌0.1,安徽下跌0.05,生猪均价跌至6.9~7.8元/斤。而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猪价下跌逐步熄火,行情呈现企稳态势,局部迎来了反弹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