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蛋氨酸的原料是什么
我想你希望了解的信息之这样:
提炼蛋氨酸的原料叫甲巯基丙醛,是石油提取物,然后和氰 化物等合成蛋氨酸。
饲料DL固体蛋氨酸生产厂家集中在三家:德国德固赛40%,日本住友20,法国安迪苏20%。美国蛋氨酸厂生产液体蛋氨酸较多。国内当前基本只生产医用L蛋氨酸,饲料级以前有紫光(DL),但是因为污染和利润不佳停产很久了。
3. DL蛋氨酸当前为(技术)垄断性产品,国内要量产差的远,但以上三家公司均有提供产量的计 划。今年蛋氨酸一路飙升,三家公司搞饥饿销售,要近明年中供应量增加后价格才会逐渐回落。
液体蛋氨酸在预混料中可以用吗?
液体蛋氨酸在预混料中可以用,液体蛋氨酸是蛋鸡预混料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因此液体蛋氨酸在预混料中可以用。
“思美泰”这个药物一盒多少钱?
我是医药公司的,我公司的思美泰是意大利的规格500mg*5支,我们公司的进价是293元,在重庆的物价网上的价格是批发价:334.78元,零售价是385元。
思美泰针是上了医保的属于乙类医保,片剂没上医保。
福州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可以购买
思美泰(腺苷蛋氨酸)说明书
【药物名称】腺苷蛋氨酸 ademetionine
【药物别名】思美泰 Transmetil、SAMe、SD4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S-腺苷-L-蛋氨酸-1,4-二硫酸丁烷。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它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硫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A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郁积。
现已发现,肝硬化时肝内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向腺苷蛋酸转化)的活性显著下降(~50%)所致。这种代谢障碍使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减少,因而削弱了防止胆汁郁积的正常生理过程。结果使肝硬化病人饮食中的蛋氨酸血浆清除率降低,并造成其代谢产物,特别是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牛磺酸利用度的下降。而且这种代谢障碍还造成高蛋氨酸血症,使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证明体内蛋氨酸累积可导致其降解产物(如硫醇,甲硫醇)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而这些降解产物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腺苷蛋氨酸可以克服腺苷蛋氨酸合成酶不足的障碍,故应用腺苷蛋氨酸可以使巯基化合物合成增加,但不增加血循环中蛋氨酸的浓度。给肝硬化病人补充腺苷蛋氨酸可以使一种在肝病时生物利用度降低的必需化合物恢复其内源性水平。
在各种试验模型中确已发现腺苷蛋氨酸的抗胆汁郁积作用与其下列作用有关:⑴促进腺苷蛋氨酸-依赖性质膜磷脂的合成(降低胆固醇/磷脂的比例)而恢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⑵克服转硫基反应障碍,促进了内源性解毒过程中硫基的合成。
[肝内胆汁郁积]
Manzillo等用多中心安慰剂双盲法对照研究了腺苷蛋氨酸的抗胆汁郁积的疗效,对343例因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内胆汁郁积患者静注本品800 mg/d或安慰剂,疗程2周。结果:慢性肝病中静注本品与安慰剂相比,在改善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SCB)、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水平均明显有效(P<0.005),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二组都没有明显变化。对解除瘙痒本品比安慰剂明显有效(P<0.001)。静注本品与安慰剂相比对急性肝炎的所有重要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能完全消除瘙痒,而安慰剂则无效(P<0.001)。另据Frezza报道,将866例肝脏疾病和妊娠引起的肝内胆汁郁积患者分为6组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用本品静注不少于600 mg或口服不少于1 600 mg/d或安慰剂,疗程15~30d。本品较安慰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现在瘙痒的缓解率为77.6%和27.8%(P<0.001),STB为65.2%和28.6%(P<0.001),SCB为52.3%和27.7%(P<0.01),ALT为52.4%和20%(P<0.01),GGT为42.9%和18.1%(P<0.01),ALP为24.1%和12.5%(P<0.01),以上指标恢复正常值或降低50%。据谢玉梅等报道,将48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郁积患者分为2组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用本品静滴1 000 mg,15d后改为po 1 000 mg/d或安慰剂,治疗时间为3周。结果: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中,ALT及AST下降速度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总胆红素(T-BIL)下降速度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在慢性肝炎并肝内胆汁郁积中,ALT及AST下降速度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T-BIL下降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肝硬化并肝内胆汁郁积中,ALT及AST下降速度二组相比基本相当,而T-BIL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Manzillo等对腺苷蛋氨酸的安全性评价,将180例腺苷蛋氨酸静滴治疗(800 mg/d)与163例使用安慰剂者进行对照,二组在耐受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腺苷蛋氨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安慰剂组则为6.1%。本品po 1 600 mg/d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分别为 13.8%和10.8%。
[组成] 每瓶装粉剂含500mg腺苷蛋氨酸。
【适 应 证】
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
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
【用法用量】初始治疗:每天500-1000 mg,1次静滴或分2次肌肉或静脉注射,共2-4周。维持治疗:每天1-2 g,共口服4周。
【用药须知】注射粉剂须在临用前用所附溶剂溶解,静脉注射必须非常缓慢。
【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本药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尚不了解有何药物相互作用。
[副作用]即使长期大量应用亦未见严重副作用。
[过量服药]尚无用药过量的指导。
【警告】:
1. 在特别敏感的个体,偶可引起昼夜节律紊乱,睡前服用催眠药可减轻此症状。
2. 以上作用均表现轻微,不需中断治疗。
3. 对有血氨增高的肝硬化前及肝硬化病人应注意监测血氨水平。
4. 包装有微小裂口或暴露于热源过久,结晶变色后不能继续使用。
[药物配伍] 注射剂不可与碱性液体或含钙离子的液体混合。
[包装]500mg瓶装粉剂:5瓶+5支溶剂(肌肉和静脉注射用)
[保存期]未拆封的注射用粉未可保存36个月。溶解后可能保存6小时。
[失效期]参见药品包装盒,请汪要使用过期药品。
[贮存方法]:贮存在室温(低于25℃),存放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
【生产单位】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Knoll Farmaceutici S.P.A.Via Europa,35,Italy 意大利
工业氨基酸的作用
中国氨基酸工业只有短短的40年发展历程。1965年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成功,带动了氨基酸的研究开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消费量约140万t左右。以谷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为主。
1蛋氨酸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1993年,全世界蛋氨酸产量为26万t,1999年达45万t,2002年为55万t。目前,全球的年产能约为100万t,年产量约为70万t。预计全球总产能会达到110万t/年左右,但产量不会超过70万t市场仍将明显供过于求。蛋氨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安迪苏、德固赛和诺伟司,约占世界产量的90%。
1.1中国市场概况
在中国市场,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蛋氨酸,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原料药进口的大宗产品,2003年进口量高达7万t,进口额过1亿美元。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蛋氨酸需求将达到90万t,中国的需求量也将超过10万t。近年中国对蛋氨酸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但一定时期内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中国是世界第2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7% ̄8%,蛋氨酸基本依靠进口。在中国市场,日本公司占据了43%份额、德固赛为21%、诺伟司10%、安迪苏为21%,其他占5%。由于中国蛋氨酸市场快速扩张且竞争日趋激烈,国外蛋氨酸生产厂商均加大了在中国的销售力度。
目前,中国生产蛋氨酸在工艺技术、原料、设备、成本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火爆的市场已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已有企业着手蛋氨酸规模生产的研发、设计和规划。山东天易科技公司建设蛋氨酸中试装置,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预计2007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能力3万t。本溪化工集团、辛集化工等公司的蛋氨酸项目也进入准备阶段。
据了解,德固赛并未忽视蛋氨酸医药保健用途的开发。2004年12月德固赛在广西南宁武鸣投资的安力泰美诗药业公司的L-(左旋)蛋氨酸新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本次新建的这条L-蛋氨酸生产线是该企业的二期工程,产能为400t,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食品、药品级蛋氨酸生产线,可满足全球50%的需求。
1.2产品品种
目前,市场销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基蛋氨酸(MHA)、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基蛋氨酸钙盐。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分别占据世界市场的前两位。在美国蛋氨酸市场主导产品是MHA,固体产品占次要地位。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不过液体产品也逐渐被市场认识并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1.3市场需求趋势
全球2006年蛋氨酸需求量为60万 ̄70万t,据预测今后蛋氨酸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 ̄4%,其中欧洲、日本和韩国市场趋于饱和,而东欧、亚洲(日本除外)和南美市场正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由于生活标准提高,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中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7% ̄8%,远远高于全球年均增长水平,因此,中国将是世界各大蛋氨酸生产商的主攻市场。
2赖氨酸及其盐
L-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味精的第2大氨基酸品种。截至2006年,全球对饲料级赖氨酸的需求约为100万t/年,中国的需求约为24万t/年。
2.1主要品种
在过去赖氨酸发展历程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有赖氨酸盐酸盐、蛋白赖氨酸、液体赖氨酸等。赖氨酸盐酸盐特点是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已被广泛接受。该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能源与水的成本费用较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缺点。蛋白赖氨酸以及赖氨酸盐酸盐在数年前就已经研制,但真正用于大量生产时间不长。此产品充分克服了赖氨酸盐酸盐能耗与水耗大的缺点,生产成本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缺点是易吸潮,产品稳定性较差。随着赖氨酸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又开发了液体赖氨酸,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但由于是液体,运输困难而限制了该产品的流通半径。
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以98.5%赖氨酸盐酸盐为主,品种单一。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研发生产的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固赛后,世界第2个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具有相当大竞争优势。
2.2中国发展近况
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10多年来,用赖氨酸的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使产量有了飞速发展。2000年,大成集团1.5万t赖氨酸厂建成投产,到2006年,仅大成集团的赖氨酸产量已超过25万t,其中国内销售量约为20万t。2006年中国赖氨酸进口量比2005年减少40%,一些国外的产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近几年,国产赖氨酸的消费量已经超过进口(图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5年,中国赖氨酸市场发生的很大变化,市场总量为32.46万t,比1999年4.87万t平均增长速度为3.94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79%。
●国产赖氨酸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18.48%至2005年的83.18%。平均每年增长比例28.74%。
●进口赖氨酸量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81.25%降到2003年的54.51%。平均每年递减比例20.08%赖氨酸及其盐类进口量自2003年起开始减少。2006年中国累计进口赖氨酸2.49万t,比上年同期减少54.43%。赖氨酸及其盐类出口逐年增加,至2005年出口量开始大于进口量。2006年中国累计出口赖氨酸4.29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21.27%,主要从吉林出口,占中国赖氨酸出口总量的80.49%。
2.3市场展望及对策
首先,饲用将大量增加。预计到2010年,中国对饲用赖氨酸的需求将达到几十万吨。其次是医药及其他领域用量需求量大。氨基酸大输液一直是临床用量很大的品种,赖氨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此外,近年来多种氨基酸饮料正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流行,今后将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扩展。氨基酸在化妆品特别是中高档化妆品中的用量也在增加。
虽然赖氨酸市场今后长期看好,但近几年中国赖氨酸的供应量会远大于需求量,企业间成本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企业切不可掉以轻心,应不断努力,在做大的同时还力争做强。
3苏氨酸
截至2006年,全球饲料中苏氨酸的需求量约为8万t/年,中国的需求量约为2万t/年。目前,在苏氨酸领域研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是日本味之素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苏氨酸生产公司,总产能达到2.9万t/年,大约占全球市场份额
40%,其发酵法生产的苏氨酸产酸率8%左右。前苏联用基因重组法改造的基因工程菌,其产酸率在7%左右。大成集团2005年产量为8000t,主要生产指标中,产酸率为8%,转化率为40%,成品收率为75%,技术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赖氨酸和苏氨酸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重点鼓励投资的产业,赖氨酸和苏氨酸的生产对提高中国饲料品质、降低蛋白质原料消耗、减少此类产品进口量以及节约外汇有重要义。
4谷氨酸钠
谷氨酸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品种,主要以谷氨酸钠(商品名味精)的形式作为食品增鲜剂,少量用于医药行业。
2006年,中国的味精产量已达到136万t,成为占世界产量66%左右的第1生产大国。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1965-2005年的40年间,中国味精的最高年产量(商品量)为136万t(2005年数据,占全球总产量的66%),年均增长率17.0%。2005年的产量为1965年的339倍(图2)。
5L-苯丙氨酸
中国L-苯丙氨酸产业化之路尚在起步阶段,2005年,中国国内市场对L-苯丙氨酸的需求在3000t左右。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L-苯丙氨酸的制备研究,曾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等重大科研攻关计划,但因成本过高等原因一直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L-苯丙氨酸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需求主要从美国或日本进口,由于价格太贵,市场供应数量有限,限制了阿斯巴甜在中国的应用。随着南京化工大学的海因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中国发展L-苯丙氨酸和阿斯巴甜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目前L-苯丙氨酸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酶法。其中,化学合成法路线长,副产物多,且产物为光学消旋体,需进行光学拆分,成本高。
6聚合氨基酸类
自20世纪90年代,开发“绿色化学产品”是世界工业的一大新趋向。聚合氨基酸系列产品已在“绿色化学产品”中崭露头角。日本是世界上最大氨基酸生产国与输出国。日本科学家在聚合氨基酸的研究开发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6.1聚谷氨酸
除日本Ajinomoto公司已成功开发并投产外,2003年,台湾味丹公司也已开发出了γ-聚谷氨酸。我国聚谷氨酸目前还没有工业化生产,有许多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和小试中。
6.2聚赖氨酸
该产品发酵周期较长,大约在7d,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有所研究,但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6.3聚精氨酸
据悉,德国拜耳公司已达成年产2000t级PAA实验工厂,产品主要为PAA高吸水性树脂。由于PAA具有生物降解性,即使用过后丢弃也绝不像丙烯酸树脂那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6.4聚天门冬氨酸(PASA)
聚天门冬氨酸具有氨基的聚羧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合氨基酸是一前途无限广阔的工业、农业与食品业的新颖原料,它在中国的21世纪里也必将大放异彩。
7其他氨基酸
7.1色氨酸
色氨酸是重要的氨基酸之一,L-色氨酸为蛋氨酸、赖氨酸之后的第3饲用氨基酸,目前世界色氨酸年产约1000多t,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色氨酸量有数百t。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本的昭和电工、协和发酵和三进化学公司,它们主要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德国的德固赛公司则兼用发酵法和合成法生产色氨酸。中国主要有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小规模生产,用于药品。但尚无厂家生产饲用色氨酸。
7.2肽类
7.2.1乳链菌肽
目前,国内市场以银象公司为主要生产企业,红梅集团也于2004年开始生产同类产品,行业中成品效价约在1000IU/mg左右,发酵水平可达6000 ̄7000IU/dl,成本约在500 ̄600元/kg。多数应用于乳制品和肉食品的保鲜。
7.2.2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简称GSH)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三肽。临床上用于肝脏疾病,药物和重金属中毒的治疗,并可与抗癌药合用。目前,谷胱甘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8中国饲料用氨基酸发展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配合饲料普及率仍比较低,传统养殖在中国畜牧业生产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目前,中国人均年配合饲料占有量仅为47kg,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50%,因此,中国配合饲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8.1扩大单套装置的生产规模,提高供应能力
首先是赖氨酸,尽管中国已具备了一定的供应能力,总规模已达到16万t/a,但原料配套条件差,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资源的优势,在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提高中国赖氨酸的供应能力,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与赖氨酸生产相比,蛋氨酸的工艺路线较长,至今中国尚未完全掌握其生产技术,已建成的1万t/a生产装置已基本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依靠中国自身力量根本不能发展蛋氨酸生产。根据目前全球蛋氨酸的供应形式和生产装置的布局,国外公司在中国发展蛋氨酸生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中国蛋氨酸生产的发展必须走中外合资的道路。
8.2实现原料供应和产品生产的一体化
在长春大成公司没有投产之前,中国赖氨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除广西桂元公司以当地的制糖业副产的糖蜜为原料外,其他两家企业全部使用玉米淀粉,因此赖氨酸的生产成本中玉米淀粉的运输费用在500元/t左右。随着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入,赖氨酸的售价大幅度下跌,最低时不足1万元/t,因此两家企业严重亏损。然而,长春大成公司自2001年投产以来,尽管赖氨酸的售价处于历史上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综合加工能力,使得玉米淀粉原料成本比中国的其他企业至少低800元/t,因此该企业的赖氨酸生产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将生产能力提升到了5万t/a,基本具备了与国外公司抗衡的能力。由此看来,今后发展赖氨酸生产必须走与玉米淀粉加工相结合的路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一席之地。相对赖氨酸生产所需的原料来讲,蛋氨酸所需的原料比较多,而且有些原料是某种化工生产中的副产品,如氢氰酸是丙烯腈生产时的副产品,硫化氢是石油炼制中的废弃物,因此如能与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相联合,不仅可以解决处理这些副产品的难题,而且可变废为宝,降低蛋氨酸的生产成本。
8.3增加产品品种
中国现在所能生产的饲用氨基酸产品仅有赖氨酸盐酸盐一种形式,而国外已有硫酸盐和液体赖氨酸等产品。赖氨酸硫酸盐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于赖氨酸盐酸盐;液体赖氨酸使用效果比较好,产品的损失小,因此应根据饲料工业的发展需要,增加产品品种。
8.4加强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尽管中国已基本掌握了赖氨酸的生产技术,但蛋氨酸和苏氨酸的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在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