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是什么?
我国提倡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有机肥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等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释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钾和磷,作物养分的持续供应。
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耕作更好,提高渗水能力,提高土壤蓄水、施肥、供肥、抗旱防汛能力,明显增产,化肥是无法替代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目前,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有机肥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等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释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钾和磷,作物养分的持续供应。
提供养分的综合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改善土壤组成。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如此之快,以至于它们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微生物死亡后,土壤中有许多细管。这些细管不仅增加了土壤的渗透性,而且使土壤变得蓬松柔软,营养水分不易流失,增加了土壤蓄水能力。
氮肥的施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加剧了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土壤的矿化,大量的粘土物质被矿化分解成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盐胁迫抑制了作物生长。生育率下降。
有机质是微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只有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情况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才能改善土壤的健康,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限的空间被土壤微生物占据,土壤病原体没有生存的空间,土壤病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土传病害的根源在于土壤有机质的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了有效地防治土传病害,有必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1)产业政策鼓励新型肥料发展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限制化肥总体施用量,要求化肥利用率达到 40%以上,并要求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这势必倒逼企业进行改革,朝着高效施肥转化,对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此外,工信部在 2015 年对推进化肥转型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 2020 年我国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不到 10%提升到30%,未来新型肥料占比将逐步提升。
2)肥料价格企稳回升
自 2016 年底,由于粮食价格逐步企稳,化肥价格在今年上半年产生积极变化,整个肥料价格正在企稳回升。不管是当月同比价格还是累计同比价格,化肥产品价格回升显著;从环比看,去年 11 月份以来,价格指数一直处在扩张区间(指数在 100 以上)。而且,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都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给予关注,将对农产品价格及肥料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回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整个肥料行业包括新型肥料行业的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化肥的市场需求总体上将会保持平衡,整个肥料行业在结构上将向新型肥料转化,同时在强调安全、绿色、营养的大背景下,未来肥料的市场需求导向将会向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产品靠拢。
鸡粪有机肥的前景如何
因为鸡粪存在一定的污染,面对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石家庄市依托产业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了大批的现代生产模式的养殖、种植园区,特别是养鸡业规模化、园区化养殖更显良好势头,就今年而言,整个石家庄市养鸡总量达到9000多万只。但随着养鸡热的兴起,群众的利益日益提高,规模化养鸡养殖所产生的粪便该如何处理,已成为肉鸡养殖的一大难题。
如果把鸡粪利用好,价值及效果不可忽视,用鸡粪生产鸡粪有机肥的前景看好。河北省丰收绿色有机肥有限公司通过与多方专家学习探讨,因地制宜,建设了适合该地区的粪便综合利用工程,将过多年生产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晾晒场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是先将鸡粪回收,在平地通过自然晾晒,再进行简单粉碎后包装出售,销路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基地和生态园及农资经销商,这种方式可消耗当前60%的养殖户鸡粪。二是活菌发酵处理方式。养殖户在其鸡舍附近找一块较为平整的空地,将鸡粪集中堆放的过程中,给鸡粪喷洒一次活菌菌液,然后在发酵温度达到一定值后,每隔6左右小时翻动一次,翻动三次后即可完全腐熟。这种方式可带动30%的养殖户进行鸡粪处理。三是有机肥处理方式。通过回收鸡粪等畜禽粪便,利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加工有机肥,达到无味、肥力高的效果。从河北省丰收绿色有机肥有限公司做法可以看出,如果真的把鸡粪利用好,生产出适合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所需要的鸡粪有机肥,其发展前景很乐观。
高分求大学毕业论文<环保与经济发展>7000字左右
浅论~~市生活垃圾资源化
摘 要:通过对~~市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及处置现状的分析,提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并阐述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潜力,给出生活垃圾资源化措施的见意,对~~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分类收集
城市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或为日常生活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若处理得当,可以是一种资源。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就是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使其转化为肥料、能源等造福于人类[1]。~~市自1992年建成洪河特种垃圾焚烧厂,其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已全面实施,至2004年成都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97.51%,中心城区为99.18%[2],只是资源化至今仍是空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科技中心、交通和通讯枢纽,研究与推广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对于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市生活垃圾的现状
1.1~~市生活垃圾的产量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的代谢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至2005年未[2]-[3]: ~~市生产总值是2371.01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杭州,居第四位;~~市总人口为1082.03万人,市区总人口为482.07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人数仅次于重庆、北京、上海,居第四位;中心城市垃圾产量为3400吨/日。与1996年相比,十年间GDP增长了207.01%,总人口增长了10.33%,市区人口增长了52.02%,中心城区垃圾日产量增长了80.08%。平均每年垃圾日产量增长了8.08%左右。
1.2~~市生活垃圾的成分
随着垃圾产量的变化,~~市生活垃圾成分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以下给出了~~市中心城区近十年内生活垃圾成分曲线图[2]。
从图1可以看出,~~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是:有机物成分含量高、特别是可燃烧有机物含量至2004年已达到78.04%[2],无机物逐渐下降,可回收物逐年增加,这些变化特点为成都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带来了机遇。
图1 ~~市生活垃圾各成分历年所占比例
1.3~~市垃圾的处置现状
~~市现行的垃圾收运模式是混合收集。除医院、涉外宾馆等产生的大约30t特种垃圾被运往洪河特种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外,其余全都生活垃圾被运至距市区34.5公里的~~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作卫生填埋处理[2]。该填埋场一期工程于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经饱和,二期工程2003年峻工。两期工程共耗资2.72亿元,设计库容3209万立方米,计划使用30年。由于处置场距市区远,运管费用高,且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单一,对~~市这样一个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的特大城市来说,当填埋场库容再次饱和时,又不得不寻找新的用地来消纳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因此,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其唯一出路。
2~~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潜力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是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仔细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后的垃圾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使不同种类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从而真正做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地害化和资源化[4]。对于分类后垃圾的处理,最有效的资源化途径是堆肥、焚烧以及卫生填埋的沼气回收利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对分类收集、焚烧、堆肥、卫生填埋方面都有一些自已的经验、研究成果及总结,另外关于生活资源化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2]。所以~~市走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道路有巨大潜力。
~~市早在64年就开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尝试,83年11月又在市内四个文明街区试行分类收集,为~~市以后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焚烧处理是指在高温条件下[5],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稳定的固体残渣。其中燃烧气可作为热源回收利用热能。~~市环卫科研所从1988年开始进行城市垃圾焚烧实验及焚烧炉研制工作,并自行建成LTF-03垃圾焚烧炉,于93年用于洪河特种垃圾焚烧厂试行至今,运行状况良好。1998年,市环卫部门开始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课题,在LTF-03的基础上,完成了SHNB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技术方案。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与引进国外同类设备相比,可减少投资60%以上,节约资金,适合成都这样一个资金并不充沛的西部大开发城市。
堆肥技术是将有机垃圾送入机械消化机中[6],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降解垃圾中的有机质,并发酵转化产生可被农作物吸收的腐殖质,成为农作物的营养,变废为宝。~~市环卫部门于1986年8月承担了《城市有机生物质垃圾系统处理工程技术》的研究课题。该项课题在发酵工艺、沼气利用、肥料试制及肥效实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工艺、技术在~~等地的垃圾处理工程中也得到了实际应用,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国家环保示范工程项目的都~~垃圾堆肥处理厂就是该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1999年4月,市环卫部门又进行了《~~市200T/d生活垃圾制有机肥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课题的研究,该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报告中提出的采用堆肥、磷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的方案,为垃圾堆肥出路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利于促进垃圾堆肥的发展,为~~市生活垃圾堆肥资源化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八十年代以来,~~市根据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在城区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使我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气普及率居全国首位,2004年未已达到94.9%[2]。城区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含量增大,2004年未城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达50.31%,热值在5631.65KJ/Kg,另外成都市土壤的特点是富氮贫磷,因此~~市已具备作焚烧和焚烧处理的基础条件[2]。结合以上两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技术研究水平,所以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堆肥的资源化技术前景广阔。
关于卫生填埋,~~市目前已建成了国内较高水平的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若将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可以得到一种宝贵的能源。针对卫生填埋技术,考虑到传统的厌氧填埋方式存在种种弊端,所以~~市环卫科研所与西南交通大学于2003年9月开始研究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在国内还没正式应用的垃圾填埋技术——准好氧填埋技术。该项技术完全符合我国有关城市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大大加速了垃圾的降解,垃圾降解稳定时间大约在2年左右,而一般厌氧填埋的稳定时间在10年以上,甚至长达几十年,又由于准好氧填埋是通过自然通风来达到垃圾快速降解之目的,所以节约处理成本,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仅为传统厌氧填埋的83%[2]。所以~~市目前已具备填埋产沼的各项配套技术、设施,卫生填埋产沼资源化处理方式前景也是广阔的。
2.3政策支持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建国以来西部地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拟继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并制定了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和措施,还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格、投资、财政、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市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位置上居于“三中心、两枢纽”的重要地位,可以优先享受国家有关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生产有机肥前景如何?
有机肥料使用在我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受传统观念制约和原材料利用不规范的影响,我国有机肥料市场并未得到有效的市场推广和重视。行业内企业也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造成了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的使用率占化肥比重偏低。x0dx0a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有机肥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机肥料用量已占肥料使用总量的50%,而我国有机肥料使用量占比不到10%。以市场规模为例,2013年为例,我国肥料制造工业市场规模突破9000亿元,而有机肥料市场规模不到800亿元。x0dx0a回顾2013年,虽然肥料市场大环境整体不景气,但我国有机肥料市场依然取得了快速稳定的增长。x0dx0a在市场规模上,2013年,我国有机肥料行业市场规模近800亿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虽然行业目前整体规模仍偏小,但却增长迅速,是我国肥料制造行业增长最为快速的市场。自2008年以来,我国有机肥料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81%,远超过肥料制造行业其它细分市场。
生物肥料的现状
我国生物肥料处于创新发展阶段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40年代起,我国开启了对生物肥料的研究;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行业标准尚未出台;1996年农业部将生物肥料纳入生产资料登记管理,2000年《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肥料登记管理,随着行业规范有序地发展,生物肥料应用效果逐步得到认可。2006年至今,行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研究中心为开发具有“营养、调理、植保”三效合一的“肥药兼效型”复合微生物肥料。
政策推动助力生物肥料行业发展态势
随着《2020年化肥使用量继续负增长行动方案》、《2020年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2020年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面积由果菜茶向粮油作物扩展》等政策的实施,预计我国生物肥料研发进程、登记量、推广率将进一步提升。据预计,未来微生物肥料应用推广面积在4亿亩以上。
预计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产量呈上升趋势
生物肥料能实现减少化肥用量、粮食增产的直观效果,同时能够减少农民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生物肥料用量占化肥的比例较少,近几年,在政策等多重利好下,我国生物肥料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根据农村农业部微生物肥料与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披露的数据,2012年,全国微生物肥料企业年产量超过900万吨;2017年,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年度报告披露,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年产量为1200万吨;同时根据农业农村局于2020年3月披露的数据,我国微生物肥料企业年产量为2000万吨。按历史产量增速初步估算,2020年,全国微生物肥料企业年产量为2400万吨。
——2018年新增登记数量井喷式增长
对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披露的我国微生物肥料登记情况数据进行汇总,2001-2018年,我国微生物肥料登记数量呈上升趋势,之后数量有所下降,2018年登记数据量井喷式增长,达到3486个。2020年,中国微生物肥料新增登记数量达到1591个。截至2021年8月,我国微生物肥料新增登记数量达1108个。
注:数据截止至2021年8月。
——销量呈上升趋势
微生物菌可以活化土壤有机和无机养分,提供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解重金属残留,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微生物的代谢物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和氨基酸等有益物质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生物肥料的有效性从生物肥料的销售情况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根据上述我国生物肥料的产量以及海关总署生物肥料的进出口数据,2017-2020年,我国生物肥料销量呈上升趋势:
注:销量根据产量+进口-出口估算得出。
——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呈波动趋势
据《工业统计年鉴》与农村农业部数据估算,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中,微生物肥料占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营收比例的64%。根据该比例计算,2018-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下滑,与参与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下降有关。根据销量增速测算,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微生物肥料销售收入达325亿元。
注:《工业统计年鉴》尚未发布2020年数据。
在行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政策加持、产品登记量正增长的情形下,预计生物肥料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生物肥料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