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对果树的作用是怎样的,该怎样科学施肥呢?
氮、磷、钾三种元素是果树需要量和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营养元素,所以,一般我们施肥时,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施氮、磷、钾这三种肥料,至于其他微量元素,多半是通过施有机肥或者果树从土壤中获取。上一节我们说了氮肥,今天来说说给果树施磷肥到底会有什么作用。
一般来说,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重要生命元素,也是植物合成磷脂、核酸、三磷酸腺苷和某些辅酶等重要生命物质的主要原料,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转。而磷对于果树来说,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花芽分化,改进果实品质,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果树抗寒、抗旱、抗病、抗盐碱方面的能力。
在果树的生命周期中,每个时期对磷肥的需求量都不太一样。一般在幼龄期,树体需肥量较少,对肥料敏感,需要施足磷肥,才能促进根系生长。而到了初果期,果树开始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若营养生长旺盛,就要以施用磷肥为主,配施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在适度控制树体营养生长的同时,也为树体后期生殖生长提供营养基础,若树体营养生长未达到挂果的树势要求,则需要以磷肥为主,配施氮、钾肥,兼顾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重点培养健壮的树势,为挂果促产奠定基础。
而到了盛果期,当以优质丰产、提高果品品质、维持健壮树势为目标。施肥应采取氮、磷、钾配合施用的策略,同时还要根据结果多少和树势进行侧重性施肥。在更新衰老期,果树以维持树势、延长盛果期为目标,应偏施氮肥,促进树体更新复壮。
这样看来磷肥确实对果树非常重要,如果不注意施磷肥,果树在缺磷的情况下,就会表现出枝条纤细,生长减弱,侧枝少,展开的幼叶呈现暗绿色,叶片稀疏,叶小质地坚硬,幼叶下部的叶背面沿叶缘或中脉呈现紫色,叶与茎呈锐角,开花和坐果减少,春芽开放较晚,果实小,品质差等等症状。
而如果我们给果树施磷肥过多了的话,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慢慢的磷肥会影响果树对其他元素吸收,从而导致果树营养失衡,造成果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以及出现各种各样的缺素症。总的来说,磷肥多了也不好,少了更不行。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综合判断果树是否缺磷的情况下,做到科学施肥。而对于施磷肥来说,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施肥呢?首先一点,必须了解果树对磷肥的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果树生长年周期内,从萌芽展叶期到果实膨大期,根系从土壤吸收磷素较少,生长发育所需磷素营养主要依靠上年树体根系和枝叶内储存的磷素供应,即养分再利用。而在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之间,树体则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磷素,进而满足果树生殖生长的营养需要。
简单来说吧,果树对于磷的需求,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不管是在什么时期,磷元素的来源都是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可直接利用的磷元素往往不能满足果树正常生长的需要,因此就需要根据果树的需磷规律合理补充外源磷肥。但磷肥具有施入土壤后移动性小且易被土壤中二价阳离子固定的特点,造成了果树根系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困难,降低了肥效。所以,要做到科学施磷肥,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A根据土壤情况施肥。将磷肥施在缺磷的土壤,可充分提高磷肥使用效果。另外,还要根据我们所施的磷肥种类来选择施方法,例如石灰性土壤宜选用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等水溶性磷肥;酸性土壤可选用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弱酸溶性或难溶性磷肥等等。
B与有机肥混合使用。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机会,降低土壤对磷肥的固定。因此,可将磷肥和有机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后作基肥使用。
C与氮肥配合使用。果树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的比例,氮肥不足就会限制磷肥的吸收。土质差的果园可将磷肥与氮肥配合使用,这样既能减少氮素的挥发、流失,又可减少磷素的固定,促进果树对磷的吸收。
D集中施入。采用沟施或穴施法,将磷肥相对集中地深施于根系分布范围内,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磷肥中有效磷被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固定的机会,提高其吸收利用率。
磷肥在果树上的运用
我们知道,维持果树生长和生殖全过程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还有钙、硼等中微量元素。而磷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大量元素,能够促进根系生长、花芽分化、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故而我们应重视磷肥的施用,以保证结果多,质量好。
一、磷肥的种类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须元素,也是植物合成磷脂、核酸、三磷酸腺苷和酶等的主要材料,能促进果树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使果实灌浆饱满,肉质甜香。
磷的主要种类有:
1、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湿法磷肥和热法磷肥;
2、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
3、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磷肥和化学磷肥。
在北方果区,我们一般使用酸性磷肥或者中性磷肥,比如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也可使用由磷酸一铵为原料制成的复合肥料,以及磷含量高达52%的磷酸二氢钾。
二、磷肥对果树的主要作用
磷肥在果树上的施用相对较多,一般结合氮、钾等元素一起施用。其主要作用是:
1、促进根系生长,储存营养
磷可以为根系提供所需的能量,促进根系呼吸。主要是果树根系参与呼吸的酶类中含有磷元素,能够贮存和调节能量的三磷酸腺苷也含有磷,故磷成为了促进果树根系呼吸的重要元素。良好的呼吸作用能够促使果树根系顺利地运送营养到茎叶部。
2、促进花芽分化
磷元素可帮助核酸合成,以核酸为基础物质的细胞分裂,能够促进果树花芽分化,磷元素的作用当仁不让。
3、促进果树叶片光合作用
磷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同化和光合磷酸化,是构成叶绿体被膜和类囊体膜的基本成分,是果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元素。
合成碳水化合物、糖转化,碳水化合物水解、转化也离不开磷。
4、促进果实饱满度,增加肉感
磷可提高果树体内的可溶性磷脂和糖的含量,因此磷决定着果实的饱满度,相应也决定着果实膨大的系数,也决定着果质。
“无磷不成花,有花果不实“,也就是说明磷元素对于开花结果的重要性。
5、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性
磷的亲水基团能提高细胞结构的充水度和胶体的束水能力,故能增强果树的抗旱性;磷还可以提高作物体内可溶性磷脂和糖的含量,磷脂能增强果树细胞对温度变化的调节性和适应性,故能增强其抗寒性。
三、磷肥在果树中的施用时间及施用量
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特点,其开花结果的一个周期内有三次根系生长高峰。第一次是新梢开始生长前后,到新梢生长高峰,大约在3-4月份;第二次是新梢停长到秋梢旺长之间,大约在5-6月份;第三次是下果以后,直到第二年果树再次开始生长,时间大约从9月份开始。
而在这三个生长周期内,磷元素供应都必不可少,只是供应量不同罢了。
1、秋施基肥
果树在下果后,树体整体缺乏营养。此时补充磷元素及其它元素到树根后,果树根系会将磷元素在自身消化吸收的同时,储存一部分到第二年果树发芽。以调养生息,保持良好的树体营养状态 。
这个时期磷元素需求量最大,可配合有机肥料、生物菌肥、氮钾元素以复合肥的形式穴施或者条施于树冠外圈,尽量做到集中施肥。
当前果树秋施肥,磷元素的补充以复合肥形式比较多,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相对较少了。注意,磷酸二铵为中性弱碱性肥料,不建议在北方碱性土壤施用。
2、初果期
当果树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中,枝叶生长旺盛,就要以磷肥为主,配施钾肥,少施氮肥。这个时期的施肥,要根据挂果情况来确定,提前做好准备。
3-4月以基施追肥为主,5月挂果可在补钙(鳌合钙)的同时,间隔时间,以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3、盛果期
盛果期,要根据树势和叶片情况、病虫害情况,有目的地补充营养元素。磷肥以磷酸二氢钾喷施为主,也可配合其它农药进行防治性增加营养元素。
四、施用磷肥时的注意事项
1、基施肥掌握与树根距离及深度。
一般以树冠外圈,深度30-40公分为宜。(苹果)
2、花芽分化期到果实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要注意喷施浓度。根据挂果及树势来确定,不能超过说明书浓度。喷施次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磷肥在果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磷的种类、作用、施肥及注意事项。农资人实录感谢您的来访,欢迎关注评论,提出建议,共同为果树健康施肥而努力。
磷肥怎么施用
如何正确磷肥施用,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一、细施肥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二、集中施肥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
三、分层施肥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就在哪里不动,因此,在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
四、与氮肥混施肥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
五、适量施肥磷肥肥效长,基施一次可管2~3茬作物,所以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一般1~2年基施一次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作物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计算适当用量,考虑氮、磷、钾三种“营养餐”的平衡。
六、 因土壤而施肥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酸性土壤中。
七、因作物而施肥磷肥最适合于对磷特别敏感的作物,重点应用在豆类、薯类、瓜类上,经济效益较好。
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均为强碱性物质,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对作物增产不利,一般应间隔7~10天施用。
果树如何施肥
方法一:
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穴,每株树挖8-12个穴,穴深20-30厘米。肥料必须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这种方法适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使用。
方法二:
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沟长的中心,以树杆为轴,每株树呈放射形挖4-6条沟,沟长60-80厘米;沟宽呈楔形,里窄外宽,里宽20厘米,外宽40厘米;沟底部呈斜坡,里浅外深,里深20-30厘米,外深40-50厘米。春季追肥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三:
以树杆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环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秋季施底肥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四:
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与树行同方向挖条形沟。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施肥时,先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回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通过挖沟,既能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又有利于肥料效果的发挥,还能使挖沟部位的土壤疏松。
随着树冠扩大,挖沟部位逐年外扩,果园大面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这种施肥方法适宜在秋季施底肥时采用。
植物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而产量高低是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营养元素所决定的。这就是李比希于1855年提出的最小养分律。有人把它叫做“木桶定律”。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
(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最小养分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施肥要有针对性;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它可以是大量元素,也可能是中、微量元素;当旧的最小养分解决后,还会出现新的最小养分。所以,最小养分律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
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
有机肥料一般氮少磷多,和氮肥配合一般有良好反应,和磷肥配合,就要影响磷肥效果。因此,除土壤特别缺磷,有机肥用量又少可以施用少量磷肥外,一般情况下,有机肥和磷肥最好分别施在不同田块,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2、因土施磷、看地定量
土壤有效磷在20-40PpM之间,是较缺磷土壤。施磷肥对夏播作物效果不稳定,秋播作物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甚至更高一些。这大都是当季未施有机肥料,或有机肥料量不多,或年年施用有机肥料而复种指数高,水分供应充分,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的中等肥力田块。 在这类土壤上,一般亩施30斤过磷酸钙即可,且一定要配合氮肥。
土壤有效磷在40PPM以上,属磷素丰富的土壤,施磷增产不明显。这都是年年施用大量有机肥料的肥地,可不施磷肥。 对播期偏晚的回茬小麦,施磷显著增产,要特别注意施用。
3、掌握关键、适期施氮
基肥、种肥和追肥是施肥的三大环节。有机肥和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应当把基肥、种肥、追肥结合起来,掌握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氮肥的作用。
4、深施肥料、保肥增效
“肥料施进土,一亩顶二亩”。肥料深施,能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铵态氮肥,尤其是碳酸氢核和氨水,容易挥发损失,更应深施。其它氮肥品种,也应深施。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铵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稻田深施,可使铵态氮处于缺氧环境,防止变成硝酸而淋失,或变成氮气挥发掉。
参考资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科学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如何施用磷肥效果好
科学施用磷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土壤取样和分析化验,确定土壤有效磷含量,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判断土壤磷营养状况。
(2)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施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新疆苹果树施肥技术视频
苹果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入土深,寿命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苹果树除了有生长周期外,还有生命周期,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需求有一定规律。因此对苹果树进行施肥时,要了解它的需肥特性和特点,做到因树因地合理施肥。
施肥量:
根据苹果树的需肥规律,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树龄,确定施肥量,平衡施肥。一般成年砧果园每亩应施纯氮20kg,五氧化二磷9~15kg,氧化钾20kg。氮磷钾比为1:0.5:1,每亩施用量折合尿素43kg,过磷酸钙75~125kg,氯化钾33kg。幼龄果园每亩应施纯氮30kg,五氧化二磷20kg,氧化钾30kg,氮、磷钾比为1:0.7:1。每亩施肥量折合尿素65kg,过磷酸钙166kg,氯化钾50kg。据调查,目前果园施肥中,氮、磷肥施用量过大,钾肥施用量不足,应控制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施肥方法:
①基肥
基肥是果园最主要的施肥方式,应遵循“早、饱、全、深、匀”的技术要求,宜于九月下旬至十月底施入,在这一时段越早越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部分速效化肥。按每生产1kg苹果应施1.5~2.0kg优质农家肥进行计算,幼龄果园每年每株施农家肥料50~100kg,随着树龄和结果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亩产量2000kg以上的果园,每亩施农家肥料量要达到几斤果几斤肥的要求。配合尿素30kg,过磷酸钙80kg。施肥时幼树采用“环状沟施法”,结合扩盘进行,沟宽20~30cm,沟深20~30cm,逐年向外扩展。成龄树采用“放射沟”或“条沟”施肥法,沟宽30~40cm,沟深30~40cm,施肥后覆土。
②追肥
追肥遵循“适、浅、巧、匀”的技术要求,一般每年两次。第一次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混合使用。萌芽前追肥可促进果树萌芽、开花、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新梢生长。一般以氮、磷肥为主,可选用二铵,采用穴施,每亩施30kg。果实膨大期追肥能增加产量和果实含糖量,促进着色,提高硬度。此次追肥以钾为主,选用穴施或“井”字沟浅施,每亩施氯化钾40kg,二铵5kg。一般苹果园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2500kg,全年应追施纯氮18~23kg,纯磷20~25kg,纯钾25~30kg。
③叶面喷施
在果树营养生长期,以喷施氮肥为主,浓度应偏低,如尿素为0.3%~0.5%;生长季后期,以喷磷、钾肥为主,浓度可偏高,如喷施0.5%磷酸二氢钾,喷0.5%~0.7%尿素。花期可喷(0.2%~0.3%)氮、硼肥、钙或光合微肥。
全年果园叶面喷施进行2~3次,主要补充磷、钾大量元素、钙、镁中量元素和硼、铁、猛、锌等微量元素。在苹果补钙关键临界期(落花后第三周至第五周)连喷2次钙宝600~800倍液,间隔10天。在采果前30天(套袋果内袋除后)用钙宝600~800倍加磷酸二氢钾300倍喷施1次,提高肥料利用率,维持微量元素的平衡,防止苹果缺钙痘斑病和苦痘病等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