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氮肥施用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是什么意思 氮肥会污染环境吗

如何合理施用氮肥,举例说明施肥不当对环境的影响

1、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土壤氮素过量。过量的氮素会与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形成蛋白质,剩下的碳水化合物构成细胞壁的原料,会致使作物细胞壁变薄,组织柔弱,引起植株徒长,茎蔓粗,叶片大而薄,脆且易折。

2、作物吸收过多的氮素,叶片过于肥大,株间郁闭,通风透光能力下降,降低了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作物呼吸旺盛,会增加光合产物的消耗,减少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

3、施用氮肥过多,植株抗逆能力下降,易感病虫害和遭受冻害,特别是感染病毒。

4、过量施用氮肥,会抑制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果实成熟慢,颜色不正,出现畸形果,致使花芽分化率降低,营养生长过剩,坐果率低或不坐果,瓜果膨大速度慢,化瓜。

5、棚室蔬菜施用氮肥过多,土壤水溶氮含量高,易转化成氨气或硝酸气体,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氨气或硝酸气体中毒,熏坏蔬菜叶片。

6、过量施用氮肥,还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使蔬菜果实中的钙、镁等营养元素显著减少,经常出现缺钙、缺镁症状。

总之,施用氮肥一定要适时、适量,做到与其他营养元素配合。在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要经常开展土壤氮素过程监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让菜农彻底摆脱肥害不断,施肥增产不增收或施肥不增产不增收,甚至过量施肥绝产绝收的窘迫困境。

氮肥对环境的危害

1.以气态(NH3,N2O,N2)进入大气中

其中NH3为难闻的气体,N2O和N2可引起温室效应和破坏臭氧层。

2.以“三氮”进入地表水体

例如洞庭湖据湖南省环保局(2001年)资料,1990年以来,湖水中的“总氮”、“三氮”呈增长趋势(表7-4)。其中1998年“总氮”超标率达80.7%,“氨氮”超标率达16.7%。氮含量超标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使水中自养型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下降,耗氧量增大,底层水的氧消耗过程加剧”。对富营养化的分级标准,按“总氮”是:贫营养化为0.01~0.15mg/L,贫-中营养化为0.30~0.60mg/L,中营养化为1.00mg/L,中-富营养化为1.50mg/L,富营养化为2.00mg/L湖南省环保局2001年把洞庭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级按“总氮”和其他参数及其评分对1990年与1999年进行了比较如表7-5所列,说明其富营养化程度在增加,其中尤以藻类数量增长最快,高达30余倍。

图7-1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进入环境示意图

表7-4 洞庭湖水体1991~1996年的氮含量 (mg/L)

表7-5 1990年和1999年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比较

洞庭湖水体中的氮含量有多种来源,据省环保局资料,仅洞庭湖区内进入到湖水中的总氮1996年有2.91万t,其来源如表7-6所列,可见由施用氮肥入湖的总氮最多,达到总量的60%。

表7-6 1996年洞庭湖区内入湖总氮量及其比例

3.以“三氮”进入地下水体

例如洞庭湖区采600多个浅层地下水样,按总硬度、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氨离子等六个指标划分出了浅层地下水的重污染区、中污染区、轻污染区和未污染区(图7-2)。重污染区浅层地下水的

铵氮)含量高达1.4m g/L,超标14倍,

亚硝酸氮)达0.029m g/L,超标2.9倍[3],又如长沙市等城市郊区的地下水“三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表7-7),个别地段

超标很严重,株洲市有超标73倍者,湘潭市有超标122倍者,邵阳市有超标182 倍者。含有

的地下水无色无味,人们可以毫无觉察地饮用。

图7-2 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布略图

1—重度污染区;2—中度污染区;3—轻度污染区;4—非污染区;5—水系

表7-7 湖南省部分城市地下水“三氮”超标率 (%)

氮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1,氮肥与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主要指氮,磷的富集.会导致水中大量生物死亡,使水体着色,并发出恶臭.水田由于渗透量大,肥料流失损失也大,估计施肥量的20%流失,其中硝态氮的流失量可占95%.养分流失情况与施肥量,施用肥料的形态,施用方式及土壤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2,氮肥与地下水污染. 肥料中营养物质随水往下淋溶,通过土层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而地下水在不少地方供人畜饮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健康有影响.施肥时使用的各种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由于微生物等作用而形成NO3-N,它不被土壤吸附,最容易随水进入地下水.

3,氮肥与大气污染. 施用氮肥大大加强了空气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NH3的挥发,反硝过程中生成的NO,NO2等.(这些气体的危害就不说了)

对策:尽量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弄清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及防止氮素损失,提高肥效的有效措施,是合理施用氮肥的基本前提.

肥料损失对环境的影响?

这个肯定有的

土壤污染

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

1.化学污染。肥料的化学污染主要是化学肥料污染,而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磷肥污染,因为磷肥的原料磷矿石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砷、镉、铬、氟、钯等,其中以可致癌的镉毒性最强。美国、摩洛哥、澳大利亚等国磷矿石中的镉含量比我国和俄罗斯的要高几十甚至上百倍,所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国产或俄罗斯产的磷肥及含磷复合肥。

2.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引起的。垃圾、粪便、植物残体中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不少含有对人体和植物有害的病源体,它们最终以肥料的形式进入土壤。有的与作物接触使其感染病害,有的附着于作物,尤其是附着在蔬菜上,进入厨房,危害人体健康。

3.物理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常混有塑料袋、煤渣、碎玻璃、建筑垃圾、旧金属等,大量施入土壤后将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

二、水体污染

施肥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由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随降水和土壤水分运动进入水体造成的。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是导致农作物种植区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如某些藻类过量增长,其死亡以后腐烂分解,耗去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脱氧,引起鱼、虾、贝大量窒息死亡,使水质变差,并进一步发出恶臭,失去饮用价值,甚至不能用于农田灌溉。

三、大气污染

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长期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必然会对大气产生污染。氮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氨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的挥发。氮氧化物对大气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之一。在温室大棚中,如果氮氧化物浓度过高,会对植物产生伤害,表现为叶片脱色,并伴有细胞皱缩和焦枯,在潮湿条件下或在夜间要比干燥或白天受害程度重。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果施在土表会散发恶臭,施人通气不良的土壤中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对大气也会产生一定污染。

四、农产品污染

施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有生物污染与化学污染。

1.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机肥和人畜禽粪处理和施用不当造成的,因为这些物料往往含有各种各样的病源物,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病菌、虫卵、病毒等就会附着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上,食用不洁的蔬菜容易致人生病。

2.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主要表现在蔬菜上,由于过量施用氮肥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现在,许多叶菜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已超标,有的超标还比较严重,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威胁。

氮肥过量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

过量的肥料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原来我们认为这是好事,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宣扬我们有肥水,这水抽上来一灌,就可以直接长庄稼,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人发现长期饮用硝酸盐多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上对硝酸盐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还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我国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的现实看,氮肥的施用量是过多了。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