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放进池塘以后要施追肥,可以使用哪种肥料?
利用氨基酸和磷肥做肥料水,第二天就可以放虾苗。这些东西主要培养水体藻类和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天然诱饵,同时藻类还能生产氧气,满足虾苗的生长需求。这些肥料产品本身对虾苗无害。但是一般来说,施肥后4 ~ 5天后再放树苗比较好。也就是说,等水变好稳定后,最好放入树苗。这时水质良好,饵料充足,虾苗成活率高。稻田养虾从秋季开始,最终春天鱼塘养殖的普通春天抛秧,冬天收获,所以给虾汤施肥的关键是秋季和初冬。我们主要看虾汤秋冬肥水的要点。
虾汤秋冬施肥的目的除了传统的肥料配藻、水质改善外,还包括虾苗天然饵料、防苔、肥草、水体保温,其中最重要的是肥肉种植虾苗优质天然饵料,以秋冬孵化的虾苗为食,春天早点出虾苗,高价出售。虾汤肥水点,稻田收获后水田暴露5 ~ 7天,水稻茎变黄后开始水流,平台水浅,秋季平台水位浅,气温高,容易发胖,应抓住机会尽快开始肥胖。
与虾汤和池塘相比,除了给藻类施肥外,还要使用草肥。虾草经常接触到很多肥料,水仍然清澈见底,不容易长胖的主要原因是水草吸收肥料。由于水草和藻类的营养需求大部分相同,它们之间存在营养竞争关系,因此虾汤肥料需要同时施用水草肥料和藻类肥料。
养殖户在除草时喜欢选择复合肥料作为肥料,使水草茎叶疯狂生长,水草容易露出水面,如果早点开花,就要人工割草。因此,最新的技术是调节根茎和叶子。最新技术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肠根因子的产品,能使水草的根发达,提高水草的抗逆性。特别是高温天气会阻止老化速度。以磷肥和尿素为代表的化肥,肥料效率比较单一,磷肥主要补充磷,尿素主要补充氨氮。另外,含量高,磷和氨氮在两种肥料中含量都很高,但肥料有效期较短。
针对这种情况,养殖户通常在低温期使用磷肥和尿素来达到快速肥水的目的。但是高温季节,虾田含有大量的有机磷和分子铵,它们对虾的生长和繁殖是有毒的,而有机磷又是南藻类爆发的重要樱花因素,因此,5月以后,直到龙虾捕捞活动结束,养殖户很少使用磷肥和尿素。
虾塘肥水用什么最佳?
建议使用有机肥为最好。
1、秋冬季,用生石灰清塘之后,这时候,塘口所有的藻类细菌和矿物质都极度缺乏,加上温度逐渐降低,所以这个时候,氮磷钾是必须要大量补充的。
所以,这个时候,农家有机肥(鸡粪或者秸秆其他什么的都可以),无机肥(化肥和尿素,和各种复合肥都可以),都需要使用。
2、进入夏季高温天气之后,塘口一般会出现蓝藻大量繁殖的现象,而且塘口在高温下基本上都会出现氨氮含量过高的情况。
而有机磷过剩是蓝藻疯狂生长原因之一。所以这个阶段,如果一定要肥水,建议使用钾肥,其他肥料不建议使用。
肥水时间:
在肥水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肥水初期,约从施肥后第3-4天开始,由于单细肥藻类迅速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碱度(pH)升高,有时达到9.5,甚至更高。但到第15天以后,逐渐下降,到第20天左右,pH值降到8.3左右。这个pH值,最适宜小龙虾生长。这个时候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动物都处在最佳状态,最适放苗。因此,施肥时间,应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最好。
钾肥对龙虾有害吗
钾肥对龙虾没有害。
小龙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含钾肥对小龙虾没有伤害。
生存环境
螫虾的适应能力很强,从调查情况看,无论湖泊、河流、池 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存活。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浮植物或水草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以维持生存。
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水质的pH值在5.8~9范围内,溶氧低于1.5mg/L时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龙虾进食方式
龙虾的食性很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贝类、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喜食饵料,对人工投喂的饲料也很喜食。在生长旺季,池塘下风处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够观察到龙虾将口器置于水平面处用两只大螯不停划动水将水面藻类送入口中的现象,表明螯虾甚至能够利用水中藻类。
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水草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植物碎屑。
龙虾掘洞习性
1、生存环境对龙虾掘洞的影响
水体底质条件对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龙虾打洞现象较多,而硬质土打洞较少。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龙虾洞穴明显减少。但是,无论在何种生存环境中,在繁殖季节龙虾打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
2、掘洞深度与速度
龙虾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据我们对35例克氏龙虾洞穴的实地测量,大多数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约占测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过1米,我们测量到最长的一处洞穴达2.1米。通常,横向平面走向的龙虾洞穴才有超过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浅。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尤为明显。我们在大丰龙虾试验地中,放入龙虾经一夜后观察,在砂质土壤条件下,大部分龙虾所掘的新洞深度超过30厘米。
3、龙虾洞穴的位置
龙虾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选择在水平面处较多,但这种选择常因水位的变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于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处龙虾洞口最多。但龙虾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很严格,在我们试验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有龙虾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