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我国钾肥市场专项调研 钾肥市场分析

怎样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我国钾资源严重缺乏,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钾肥,2003年我国生产钾肥164.49 万吨,进口373.8万吨。2004年我国生产钾肥206万吨,进口430.8万吨。2005年我国生产钾肥 260 万吨,进口 529.8 万吨。据农业部门预测,到 2010 年我国钾肥需求量约为 1,262 万吨(95%KCl),钾肥自给率约为 30%,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只是近年才有了小幅度的提高,钾肥自给率超过33%,但还是在50%以下。

钾肥对农业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每年都要用钾肥,目前钾肥在中国不像尿素、磷肥那么普及。如今年用了钾肥之后,未来3~4年可以不再使用,它不像汽车与石油之间的关系,只要你开车,就得及时加油。

目前国家鼓励秸秆还田,作物吸收的钾离子一般都留在了秸秆里,有机肥补充施用,都会为土壤补充一些钾元素,从而减少钾肥的使用。因而,未来中国钾肥的施用量不会有大升。在钾肥价格维持较高位时,钾肥施用量更很难有较大提高。

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全球在2009年钾肥消费量为4500万吨。在目前全球产能7000万吨的前提下,钾肥总体已过剩。

如果按每年3%的增速计算,到2020年,全球对钾肥的需求量可能达到6000万吨左右。届时,假设必和必拓收购了加钾,并将其产能从1500万吨增加到2700万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及中国企业也会同时扩产,全球钾肥产能约在10年后会高达1.2亿吨,钾肥的过剩率也将增加到100%。而且,加钾也不可能垄断全球钾肥市场。

因此,中国企业若出巨资收购加钾,不但收益较小,而且未来需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

中国缺钾进口需求成“把柄”

据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但大部分钾肥需要通过进口满足,目前每年的进口钾肥已达到1200 万吨。钾肥供给不足与耕地普遍缺钾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国内可利用的钾资源匮乏,国内钾肥产量一直不太理想。2001年,国内钾肥产量突破100 万吨,到2007 年国内钾肥产量也只为254 万吨,国内一直没有根本摆脱对进口钾肥的依赖。尽管青海、新疆罗布泊等地拥有7 亿吨至8 亿吨钾资源储量,但也只能用20 年至30 年,而且这些地方交通和基础设施极为不发达,限制了中国钾肥产量的增长。

今年中国的钾肥产量很难突破350 万吨。乐观估计,到2020 年,若干规划项目全部投产,钾肥自给率将达到50%,但国内钾肥依赖进口是长期趋势。中国的自产量低,需求量大,对进口钾肥需求量的高度依赖性成为世界钾肥供应巨头的共识,由此也让中国企业在钾肥进口价格谈判中每每被对方掐住七寸。2005 年底,中外钾肥谈判正式开篇。其跌宕程度并不亚于铁矿石价格谈判。在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统一组织下,中国主要化肥企业建立了钾肥进口谈判机制,包括国营和非国营的十多家企业,其主要代表为中农、中化和中石油。2008 年,中海油顶替了中石油的谈判席位。这一年,谈判结果不如人意。记者了解到,根据2008 年达成的进口合同,氯化钾离岸价高达565 美元/吨,涨幅高达约240% 。涨幅之大,远远超过中国同样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铁矿石—— 后者价格谈判的最高涨幅也不到100%。

各国对加拿大Potash 收购的拉锯战显然给了下一阶段中国钾肥进口价格谈判更多的想象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必和必拓或中方资本成功入主Potash,将给国际钾肥价格走势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平安化工分析师伍颖表示:“ 如果中国资本收购Potash 成功,进口大国的依存度会下降,则可能使钾肥价格下跌。而如果必和必拓收购成功的话,则国际钾肥市场集中度加剧,钾肥价格有可能上涨。”不过,李维认为,变数是在必和必拓一旦收购成功后,将会对国际钾肥定价机制产生何种影响。如果必和必拓确实履行他们管理层所说的改变以往供应商决定价格的模式,而是由市场来定价,那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如果必和必拓管理层能够兑现他们收购的承诺,就有可能让价格在一年左右时间滑落到230 美元/吨。但是,掌握上游资源,自己控制话语权还是最保险的做法,特别是从长期来看,钾肥的价格势必会上涨。自产、进口、境外三足鼎立,要破困局就必须掌握上游资源,早已是中国钾肥行业内达成的共识。 我们要对国际上的并购保持关注,但是从自身角度而言,还是要依照国家政策对自产、进口、境外1:1:1 进行布局。积极开发新的钾矿资源,保持一定进口,同时还要海外开矿。虽然中国应对必和必拓收购Potash 公司及其带来的影响予以警惕,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国钾肥行业内部很早就确立了1∶1∶1的产业格局,所以,并不是像外界担心的那样,中国钾肥还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从自产钾肥来说,中国主要有两家企业。一个是青海国资委、中化集团分别为第一、第二大股东的盐湖集团,占据国内80%至90%的生产量。另一个是国投为第一大股东的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也开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疆、青海、四川等境内的钾矿资源有望使现有国内钾肥产能翻番。据了解,2009 年,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一期120 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建成投产,让中国钾肥总产能增至450 余万吨。目前,其二期工程180 万吨/年钾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形成300 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该公司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商。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钾肥项目还有中信国安、四川宏峰、亚泰集团、滨地钾肥等数家公司,累计钾肥年产能800 万吨。不过,虽然未来国内钾肥新增产能较多,但大部分为2013 年后投产项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钾肥市场的垄断格局还不会改变。

中国在钾肥棋局的布局中,还需要更多的“后招”,企业需加快步伐“走出去”。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企业在国外开采钾矿已初见成效,中国企业在老挝有5 个项目,其中1 个已形成产出;在加拿大有2 个项目;在刚果有2 个项目,其中1 个还在谈判。除了买资源,国内企业“走出去”还采用了购买股权的形式,与国外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近期国内钾肥企业“ 走出去”的成效并不显著,真正负担起中流砥柱作用还需一段时间。企业“ 走出去”面临各种问题,比如非洲虽然有矿,但基础设施较差,开采后如何运输是一个问题。即使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采矿,企业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控制权,因为相关的运输线路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钾肥的供需状况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跟据USGS统计,全球探明钾盐(折K2O)资源量大约2500亿吨,钾盐资源区域分布极度不均,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储量占全球钾盐资源总储量比重超过60%左右。

从全球钾盐总产量来看,2016-2021年全球钾盐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钾盐的矿产品产量达到4600万吨(折纯K₂O),同比2020年增长5%。

分国家/区域钾盐产量来看,2021年,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钾盐的矿产品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5%,而中国钾盐产量位列全球第四,占比约13%。

全球钾肥市场垄断特征明显

在全球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钾肥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的产业格局。从全球钾肥生产企业来看,全球领先钾肥生产企业有加拿大Nutrien(加钾、加阳于2017年合并)、乌拉尔钾肥、白俄罗斯钾肥、美国美盛、以色列ICL、中国盐湖股份、德国K+S、欧洲化学公司Eurochem等。2021年,全球前五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70%,国际钾肥市场寡头竞争特征明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消费市场

钾肥的消费主要与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施肥量有关。目前,全球主要的钾肥消费国有中国、巴西、美国和印度等。2021年,中国钾肥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约25%,其次是巴西和美国的消费量占比均在10%以上。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年钾盐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钾盐资源状况

世界钾盐资源极为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009年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算,世界钾盐(K2O)储量为85亿吨,近年来储量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巴西、德国,四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0%(表1)。按现有的生产规模,世界储量可保证250年左右的开采。矿床类型多为沉积型,海水和湖泊卤水中的钾盐资源也很丰富。

表1 2009年世界钾盐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百万吨(K2O)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国钾盐资源状况

我国钾盐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近十几年来,钾盐找矿未见明显突破,储量稍有增长。截至2009年底,我国钾盐储量为1.43亿吨(KCl),占世界总量的约1%,基础储量3.58亿吨(KCl),查明资源储量8.60亿吨(KCl)。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三项储量指标分别占全国的92%、75%和85%)和新疆(三项储量指标分别占全国的8%、22%和11%)(表2)。

我国钾盐成矿时代与国外差别很大,以现代盐湖钾盐矿为主,如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新疆、甘肃等省(区)的钾盐矿均属此类型,很少一部分属于古代沉积矿床。从组分上看,钾盐矿都与钠盐矿共生,特别是现代盐湖钾盐矿,常有镁盐、硼酸盐、锂盐、天然碱、芒硝等多种组分可供综合利用。

表2 2009年我国钾盐资源储量分布情况单位:万吨(KCl)

二、国内外钾盐生产情况

(一)世界钾盐生产情况

自1861年德国首先生产出钾肥以来,世界钾盐资源开发与钾盐生产工业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矿得以开发,自此以后加拿大钾盐生产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是世界钾盐第一生产大国,其产量及出口均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最近20年来,世界钾盐生产增长有限。1988年世界钾盐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3254万吨,直到2005年世界钾盐生产量才恢复到这一水平,达到3280万吨(图1)。

图1 1988年以来世界钾盐生产量变化趋势注:1994~2005数据来自加拿大矿业年评;2005~2009数据来自美国矿业年评。

目前,世界上只有15个国家生产钾盐,钾盐生产能力总计4030万吨(K2O)。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分别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0%、18%、15%、10%。其他国家如约旦、以色列、美国、智利、巴西等,产量较小。2009年世界钾盐产量2500万吨(K2O),较2008年的3500万吨下降1000万吨,降幅达28.6%。四大钾盐生产国减产20%到47%不等,其他国家钾盐产量有增有减(表3)。

表3 2000~2009年世界各国钾盐生产量单位:万吨(K2O)

资料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业年评

(二)我国钾盐生产情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生产钾盐,但受资源、技术等因素制约,产量一直很低。直到21世纪初,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产量才有明显提高,钾盐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图2)。2009年我国钾盐产量为320.8万吨(K2O),能满足国内约45%的需求,而2000年钾盐自给率仅为10%。随着罗布泊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国钾盐产能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正成为世界五大钾盐生产国之一。虽然与加拿大仍有较大差距,但与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已经比较接近。

图2 1991~2009年我国钾盐(不包括复合肥)产量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我国钾盐生产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2008年以来,新疆、河南等地产量提高明显(表4)。

表4 2004~2009年我国钾盐生产省(区)分布单位:万吨(K2O)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三、国内外钾盐消费情况

(一)世界钾盐消费情况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且不可替代。大部分国家对钾盐有消费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钾盐消费缓慢增长,从1900多万吨(K2O)增长到2008年的3241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钾盐消费下降8.6%,为2962万吨(图3)。钾盐(K2O)消费集中在中国(650万~700万吨)、美国(500万~600万吨)、巴西(350万吨)、印度(250万吨)等农业大国,欧盟诸国消费量为350万~400万吨(K2O)。南亚及东亚地区消费增长较快,其中又以印度尼西亚(80万~100万吨)、马来西亚(100万吨)近年来消费增长最为明显,成为主要的消费国。

图3 1999~2009年世界钾盐消费量变化趋势

(二)我国钾盐消费情况

钾盐90%以上用于生产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我国耕地大面积缺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元素复合肥及钾肥施用量及相对量逐步增加,氮肥相对量则明显减少。2008年,我国钾肥施用量达到545万吨(K2O),复合肥施用量1608万吨。2009年我国钾盐表观消费量为500.8万吨(K2O,国内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据测算,2009年我国钾肥实际需求604万吨,加上钾化工产品和库存的需要,目前我国每年钾盐(K2O)需求量在700万~800万吨之间(图4)。

图4 1991~2009年我国复合肥及钾肥施用量变化趋势

四、钾盐贸易

我国钾盐消费长期以来依靠进口,并且自2005年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钾盐进口国。2009年,受国际市场钾盐价格高涨及国内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钾盐净进口180万吨(K2O),较2008年减少达66%。进口以KCl为主,占钾盐进口量的90%以上,此外少量进口硫酸钾及三元素复合肥。近年来,硫酸钾及复合肥进口量仍有下降的趋势。KCl以从俄罗斯进口为主,约占进口量的一半,近年比例稍有下降。从加拿大进口的钾盐占比在25%左右。2009年由于到年底才与加拿大供应商达成进口协议,进口量更加偏少,占进口总量的不到13%。从白俄罗斯的进口量自2005年起比例上升,占到总量的近20%。以色列对我国出口有所减少,德国对我国的出口有所增加(图5)。

我国只有少量钾盐出口,主要是KCl及三元素复合肥,一般面向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日本等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国家及中东地区,出口量从几百吨、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

图5 2003年以来我国进口KCl来源地构成

由于钾盐生产只在少数几个国家进行,所以钾盐的国际贸易尤其重要。每年钾盐世界贸易量达到当年产量的80%左右。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约旦、以色列出口量占世界的95%以上。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钾盐贸易量(KCl)为2000万吨,较2008年下降51%。加拿大97%以上的钾盐以KCl形式出口,其中50%~55%出口到美国,其次出口到巴西、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五、价格

市场价格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国际市场钾盐价格的波动直接决定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化。2004年前我国国内KCl价格在1200元/吨以下,较稳定,波动不大。2004年平均价格为1600元/吨,到2008年达3700元/吨,最高时达5000元/吨。2009年平均价格有所回落,在3000元/吨左右。

国际市场钾盐(KCl,FOB)价格1990~2003年间一直在100~120美元/吨之间波动。2004年以来钾盐价格高涨,2007年涨到240美元/吨。2008年从年初的300美元/吨一路上扬达1000美元/吨。与国际其他大宗商品不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钾盐价格出现下调。温哥华KCl现货FOB价格从2009年初的965美元/吨降到年底的450美元/吨。死海地区现货KCl市场FOB价格则从2009年初的1020美元/吨降到年底的300美元/吨(图6)。

图6 1990~2009年国际、国内市场钾盐(KCl)价格变化趋势

六、结论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按照目前的开发规模能持续开发260年。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钾盐生产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十几家企业手中。钾盐市场生产商的垄断地位近乎天然而成。加大我国钾盐资源的找矿力度,加快钾盐生产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建立钾盐储备,保障供应是我国钾盐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于银杰)

关于磷酸二氢钾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五大钾肥消费市场中,印度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第一大进口国,需求将因人口膨胀而持续增长;东南亚棕榈油种植、美国玉米种植仍然获利丰厚,需求无需担心;中国需求下降幅度并不大,而只有巴西大豆对钾肥的需求有所下降。我国是一个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自给率只有30%左右。生产钾肥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冠农股份和盐湖钾肥等。

我国的大部分耕地中严重缺钾,平衡施肥的概念应该是氮:磷:钾为1:0.42:0.42,我国农业部门提倡的是1:0.42:0.3,调低了钾的比重,然而实际操作中,我国肥料的应用情况是1:0.42:0.1,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的钾肥需求还能维持在800-900万吨。我国是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而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我国每年消耗1100余万吨钾盐产品,其中70%依赖进口。

在钾肥的供给方面,有必要坚持3个“1/3”,也就是1/3靠国内资源生产,1/3靠进口钾肥,1/3靠利用国外资源进行生产。现在最难实现的就是靠国外资源生产的1/3,而要实现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国内企业能够联合起来。就我国企业进行国际钾矿资源的开发方面,比如在老挝和泰国等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运输距离比较短,技术和资金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国家对于环保问题要求非常严格,靠单个企业的话成本就比较高。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和平衡施肥理念的逐步推广,我国钾肥需求量有增无减,严重的供不应求使得钾肥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十分明显。同时,由于国际钾肥资源和生产的垄断性,国际钾肥价格将稳步上升。据悉,国家发改委正在就国内钾肥生产与销售情况进行调研,并召集相关部委和化肥企业开会,商议新的钾肥价格政策。业内人士分析,有可能在国内取消钾肥价格监管,实行对农民直补的政策。这样国内钾肥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就会被放开,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报批方案。

◇钾肥的种类:

1)、氯化钾

氯化钾施用后钾离子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移动性小,农业上用作钾肥(以氧化钾计含量为50—60%),肥效快,因此氯化钾最好用做基肥,也可作追肥,但不能作种肥,否则大量的氯离子会危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氯化钾是高浓度的速效钾肥,也是用量最多、使用范围较广的钾肥品种。但在盐碱地或对马铃薯、番薯、甜菜、烟草等忌氯农作物不宜施用。

2)、硫酸钾

在农业上,硫酸钾是主要的无氯钾肥,也是农作物所需硫的重要补充来源。其氧化钾含量一般在45% ~50%,硫含量约18%。另外,其盐碱地指数仅为氯化钾的40%左右。由于硫元素不仅能提高农产品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所以硫酸钾中的硫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对于那些只能施用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无氯钾肥的忌氯作物来讲,硫酸钾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

3)、硝酸钾

硝酸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无氯氮钾复合肥,可作为液体肥料,用于叶面施肥,含氮钾总量达60%,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被誉为硫酸钾之后的“第三代钾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硝酸钾应用领域才开始由过去单一的工业领域拓展应用于农业肥料。

4)、磷酸二氢钾

在农业上,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高浓度的高效磷钾复合肥,因其具有营养成分高(P,K有效成分90% ),化学性质稳定,无嗅、无味、无毒,易溶于水,不结块,因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加之它施用量少,能广泛用于浸种、浸根、药物拌种、浇灌和叶面喷施,对农作物在加速灌浆、促进代谢、抵御干热风和防止倒伏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目前,我国磷酸二氢钾主要用于工业方面,用作农肥量较少。磷酸二氢钾在农业上作为高效肥料,大量使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甘蔗、大豆、棉花、亚麻、水果、蔬菜和烟草等各种作物,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增产和改善品质等许多优良作用。

◇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1]、盐湖钾肥(000792):氯化钾和控股子公司硝酸钾

公司唯一产品为氯化钾,属化学肥料业,市场占有率约为 25%。由于我国农业耕地普遍缺钾,国内钾肥主要依赖进口,公司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产品市场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2008 年收入、利润增幅低于产品价格涨幅的原因一方面是销量有较大幅度下滑,另一方面是盐湖发展及其他子公司向集团缴纳矿产资源费,增加了单位生产成本。公司实际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元通钾肥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20 万吨农用硝酸钾副产11 万吨氯化氨项目。

完成百万吨“固矿液化”项目最大障碍是吸收合并盐湖集团(000578);盐湖集团(000578)拥有钾盐资源,但不能建设钾肥产能(涉及同业竞争的问题);盐湖钾肥能够建设钾肥产能但没有资源。百万吨“固矿液化”项目的建设前提是吸收合并的完成,现在盐湖集团(000578)8月28日公告,公司吸收合并盐湖钾肥的重组方案,已于8月26日获得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尚须获得上一级国资产权管理部门批准。一旦吸收合并完成,预计百万吨“固矿液化”项目 2011 年可建成投产,届时公司钾肥产能将超过300 万吨。

[2]、冠农股份(600251):硫酸钾

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参股20.30%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其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已实施建设,该项目已正式投料试车,并于2008年11月18日正式产出产品。国投罗钾已具有年产130万吨位的生产能力,到2012年左右总体将形成每年300万吨的钾肥生产规模,这将使罗布泊成为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据介绍,新疆罗布泊地下卤水矿床是我国继青海察尔汗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含钾卤水矿床,盐湖分罗北凹地、罗中区、罗东区、东西台地等共八个区段。近几年对罗布泊盐湖的地质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罗北凹地和东西台地,根据地勘单位勘查工作结果,仅罗北凹地范围内便拥有钾盐(液体)KCL孔隙度资源量为3.78 亿吨。从盐渍地下采出卤水到制成硫酸钾大致经过六个阶段,从罗北凹地采出卤水→内外部输卤渠→盐田→矿石采输和脱卤→脱卤车间→硫酸钾产品。

[3]、中信国安(000839):硫酸钾镁肥和氯化钾

在盐湖资源开发业务方面,随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建设和生产的不断推进,公司所属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青海国安克服了钾肥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创新营销策略,拓展营销渠道,硫酸钾镁肥和氯化钾产销状况继续保持旺盛势头。

青海国安硫酸钾镁肥的绿色环保品质已为市场所认可,产销保持旺盛势头。青海国安抓住市场机遇,建设了年产10万吨氯化钾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和当年销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欣龙控股(000955):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硫基复合肥和聚合氯化铝的联产方法”只是突出新法,而把“原装置改造为可使用盐酸和磷矿作为原料,直接从矿物原料开始生产”才是欣龙化工的希望所在。欣龙化工生产磷酸二氢钾的技术比“新法”更新法,成本将最大化降低,产品利润空间将得到最大化提升。

由于欣龙化工所属的地区,系全球罕见的富磷矿区,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探测,保守估计矿含量20亿吨以上。磷酸二氢钾的价格是氯化钾的近4倍,但磷酸二氢钾有效含量很高,若按投入产出比分析,磷酸二氢钾的相对价格反而很低,而且磷酸二氢钾由于兼具磷肥和钾肥的双重作用,增产效果显著高于氯化钾和硫酸钾,农业部门正大力推广。

[5]、宏达股份(600331):磷酸二氢钾

主营化肥(磷铵、肥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复合肥、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氯化铵等)、工业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氯碱、氟硅酸钠、工业硫酸、塑料编织袋、锌锭、锌合金及其废渣中提取的稀贵金属、氧化锌的生产销售。

产品年生产能力如下:粉状磷酸一铵45万吨/年,粒状磷酸一铵10万吨/年,复混(合)肥料10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1万吨/年,过磷酸钙25万吨 /年,磷酸二氢钾1万吨/年,盐酸6000吨/年,硫酸60万吨/年,肥料级磷酸氢钙3万吨/年,饲料级磷酸氢钙6万吨/年,电解锌10万吨/年。

[6]、云天化(600096):氯化钾

实施国际化战略迈出新步伐。2008年12月,中寮矿业老挝万象年产5万吨氯化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在老挝建设百万吨级氯化钾生产基地的序幕。 2008年,云天化集团投入科技经费7.23亿元,同比增长10%,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全面推进。集团在研的研发项目48个,完成项目验收9个。创新之后提炼出来的科技成果,目前已有80%运用于生产实践当中。

老挝具有丰富的钾盐矿资源,已探明基础储量103亿吨,为陆地埋藏深可溶性固体钾盐矿。老挝钾盐矿的开发是中老两国政府政治与经济合作的需要,钾肥产业是云天化集团化肥产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100万吨钾肥生产能力。

[7]、国际实业(000159):硝酸钾

国际实业(000159)08年10月24日公告称,公司拟受让控股股东新疆对外经济贸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新疆钾盐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100% 股权,受让价格15877.33万元。钾盐矿产资源公司共有硝酸钠、硝酸钾矿权27项,其中本次评估的矿权有3项,包括一项采矿权和两项探矿权,均为硝酸钠矿权,其余24项探矿权未做评估。探矿权还需要继续经过矿产勘探等工作,在公司对矿产资源勘察过程中,存在勘察结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风险,而影响公司整体资源开发战略。

智利化学矿业公司(sqm)将与国际实业(000159)合作生产硝酸钾硝酸钾堪称效果最好的钾肥,不仅钾含量高(折纯44%),而且是氮、钾复合肥,水溶性好,溶液酸性低,易于植物吸收,但是其产量低,售价高,应用较少。自然界中较少天然的硝酸钾矿可供利用,硝酸钾大都为氯化钾和硝酸盐制备,具有代表性的是智利化学矿业公司(sqm),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硝酸钾生产商,约占全世界产量和贸易量的49%。智利化学矿业公司主要利用在智利部的钠硝石(硝酸钠)矿和氯化钾合成硝酸钾。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也拥有极为丰富的钠硝石矿,目前在东疆地区获得钠硝石矿资源量2.5亿吨,与世界最大的钠硝石矿主产地智利的资源量持平,同时矿床伴生钾盐,未来将可用于生产硝酸钾。

◇注:1、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哪个好?种过田的人都知道,氯和硫酸会破坏土壤,特别是硫酸,使土壤板化,不能长期使用。磷酸二氢钾就没有这个问题。氯化钾和硫酸钾虽然现在便宜并广泛使用,但将来一定会被淘汰。就象当年的氮肥一样,以前尿素要进口,国产的碳酸氢氨和硫酸氨大量使用,但碳酸氢氨施后很快挥发,而且会烧伤禾苗叶子;硫酸氨会硬化土地;所以农民宁愿化高价买进口尿素。现在国产尿素人人能生产,便宜的碳酸氢氨和硫酸氨也就永远退出市场了。钾肥的三国演义,最后也会被磷酸二氢钾统一。

◇注:2、为什么钾和磷这么重要?人体细胞内液的离子主要是由钾离子组成,它决定了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磷则是人体能量ATP和基因成分DNA的不可缺少的原料,没有它,DNA的信息就无法翻译成蛋白质。植物细胞也是一样,生长和结果实都需要磷和钾。氮肥是长苗时用,磷肥和钾肥是结果、灌浆(果实长大)时用,钾肥还有壮杆作用。你能理解“磷酸二氢钾喷洒过的水果特别甜”的含义吗?美国沃尔玛超市的果汁全从中国进口,世界其它发达国家也从中国进口“concentrated”果汁,还有其它农产品呢!还有13亿人口呢?民以食为天!磷酸二氢钾的价值有多大,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我国是农业大国,根据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84%土壤缺钾,国家农业部从”9.5″期间开始在全国实施补钾工程,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我国的复合钾肥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届时,仅农业上每年将需要磷酸二氢钾600-1000万吨左右。纵观国内外市场,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供不应求。

中国从哪些国家进口钾肥

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是加大中国自有钾盐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强周边国家钾资源的利用,加强中国与国际其他进口国的进口谈判手段等。但是中国自有钾盐在2010年以前供应能力难以突破350万吨,正在开发的泰国、老挝等国的钾资源在2015年前尚不能形成规模,最大替代能力仅能达到300万吨。因此,中国钾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摆脱进口的束缚。目前受生物能源发展的影响,全球钾肥需求每年多增长100万吨以上,导致全球钾肥供应趋紧,钾肥供应商已经掌握了这一脉络,即使中国与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达成攻守同盟,也难以逆转涨价的趋势,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钾肥进口的被动局面。

拓展资料

中国耕地本身缺钾,而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又属紧缺矿产资源,长期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钾肥需求量一直以高于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长

据业内人士分析,钾肥不像其他肥料原材料,全球紧缺,而且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约旦和中东地区,被少数国家所控制,价格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近年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农业发展较快,对钾肥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

据介绍,目前中国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万向公司即将推出的是硝酸钾,除可供钾元素外,还可供氮,是无氯钾、氮复合肥。目前这种硝酸钾在我国施用较少,这种称为世界紧缺的“绿色钾肥”在欧洲国家较为盛行。

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之一,钾肥消费量占世界钾肥消费量的20%左右。从历年消费情况看,钾肥投入总量由1980年的38.6万吨(折纯,下同)增长到2005年的720万吨,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经过艰苦努力,中国钾肥年产量达到了260万吨(K2O)左右,仅能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万~600万吨的钾肥需要进口。中国钾肥需求仍将保持年均100万~150万吨的增长速度,但2010年以前中国钾肥产量仅能达到300万吨,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

看到中国钾肥进口持续增长,国际钾肥供应商形成了一致联盟,逐年提高钾肥价格,2005年钾肥谈判在1000元人民币/吨的基础上增加了40美元,2006年又增长25美元/吨,2007年进一步增长了5美元/吨,2008年增长了400美元/吨。直接导致中国钾肥零售价格大幅度增长,2007年底已经达到2800元/吨,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008年仍在继续增长。解决钾肥供应和平抑钾肥价格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棘手难题。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