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化硫酸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料浆法以磷酸、氨为原料,利用中和器、管式反应器将中和料浆,在氨化粒化器中进行涂布造粒,生产过程中添加部分氮素和钾素以及其他物质,再经干燥、筛分、冷却而得到PK复合肥产品,这是国内外各大化肥公司和大规模生产常采用的生产方法
复合肥的几种制造方法,谢谢!!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普通复配,按照造粒设备分为:圆盘造粒(主要生产低浓度及中浓度复肥)、转鼓造粒(高中低浓度均能生产,尤其是生产高浓度需要蒸汽配合)。
喷浆造粒:1、将尿素熔融作为液相造粒
2、用磷酸作为液相造粒,氮素用液氨。
3、氯化钾经过加酸脱氯,处理过的硫酸钾液体作为液相造粒。
高塔造粒。实际上喷浆造粒的一种形式。
掺混肥(BB肥),主要是简单混合均匀就行,工艺上非常简单。但一般不归入复合肥。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硫酸钾复合肥与硫酸钾型复合肥有什么不同
硫酸钾型复合肥和纯硫酸钾复合肥的区别在于:硫酸钾型复合肥,包含氮、磷、钾3种养分,其中钾养分是来源于硫酸钾,它实际上就是有3种养分的复合肥。而硫酸钾复合肥,其实叫法不准确,有混淆概念的嫌疑,本身硫酸钾就是一种肥料,是钾肥,而不是复合肥,它只有钾的养分,而没有氮和磷。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型复合肥
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型复合肥都是工厂自创的名称,逐渐形成行业的通俗叫法,都不是标准的规范的名称。实际上规范的名称都应该叫复合肥料。硫酸钾复合肥在行业内较早特指以氯化钾为原料经过脱氯工艺制造的复合肥料,以12-18-15为典型产品,氯含量可控制在3%以内,国标中规定氯含量≤3%的可以不标注“含氯”标识,就是考虑这种工艺特点制定的技术指标。但目前并没有官方规定硫酸钾复合肥一定特指这种工艺,硫酸钾型复合肥、硫基复合肥都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国标规定这些肥料都不允许再标注含氯标识,即氯含量不得大于3%。总之,这些肥料都可视为同一种肥料,即不含氯的复合肥料。
硫酸钾复合肥配制
其中只有钾是单品种含量的 即常用的硫酸钾。硫酸钾含量50% 要配置到15% ,所用比例30%。磷基本用磷酸一铵和过磷酸钙。因为磷含较低可以用两者混合,磷铵还有氮会给氮带来综合补充,现在磷这二者价格相差不大,氮比较便宜,那么就是考虑多磷铵,以便可以多用低价格氮肥。于是以磷铵44%磷计算要得到8。需用磷铵18.2%;而磷铵含氮11已经提供氮1.9%。也就是再差8%的氮,硫酸铵氮含量是21% 硫铵投入40%可以满足。
于是初步结果为 硫酸钾(50.5%)30% 磷酸一铵(55%)18.2% 硫铵(21%)40%
30+40+18.2=88.2
于是还可以优化即再提高硫铵份数
降低磷铵份数用过磷酸钙去替代磷铵的磷。
过磷酸钙一般用12%磷。1%磷铵需要,过磷酸钙4% 0.5硫酸铵来替代。于是每降低1%磷铵替代硫铵和过磷酸钙要变成4.5%膨胀。4.5%-1%=3.5% 即每一份变化会增加3.5%份数增加。100-88.2=11.2.
而此配方如果是配方肥使用的话 可直接凑满100% 也就是3%的磷铵降低
于是:
硫铵41.5% 磷酸一铵15.2% 过磷酸钙12% 硫酸钾30% 再根据配方便利凑足100%即可。
如果是转鼓法生产,这配方还得留有添加剂量,估计得3-7%
也就是大概:41%硫铵 磷铵16% 过磷酸钙8% 硫酸钾30%添加剂余量5%
大致可以配到了。小调整需要计算软件了,笨办法就是这么做的。
硫酸钾型复合肥和硫酸钾复合肥有区别吗?
硫酸钾复合肥是将氯化钾和浓硫酸放在管氏反应器反应制得的。x0dx0a硫酸钾型复合肥是在造粒过程中将硫酸钾直接加入到造粒机中制得的。x0dx0ax0dx0a硫酸钾复合肥又称为硫基氮磷钾复合肥,它不同于其他的复合肥或和复混肥,是采用硫酸、氯化钾、磷酸铵、尿素等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反应过程化合而成的,与复混肥相比,具有养分含量高、颗粒、色泽均匀,养分利用率高等特点。一般在薯类、瓜类.果树等喜钾忌氯作物上使用效果最佳。x0dx0a硫酸钾型复合肥是相对于尿素型复合肥而言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中的硫酸钾含量相对较高,适用于喜钾植物或重点补充钾肥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是采用氯化钾低温转化、化学合成、喷浆造料工艺生产而成,稳定性好,除含有植物必需的N、P、K三大主要营养元素外,还含有S、Ca、Mg、Zn、Fe、Cu等中微量元素。此种肥料适合于各种经济作物,特别是忌氯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