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简述酸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 酸性土壤有效磷

土壤中磷、钾肥被固定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1)化学沉淀机制:如土壤溶液中Fe、Al、Ca与磷酸根沉淀

(2)表面吸附机制:如金属氧化物或水化物通过专性吸附磷酸根,使其失活

(3)闭蓄态机制:在酸性土壤中,在磷矿物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氧化铁,水给铁膜,使磷矿物被包起来失活。

(4)生物固定机制:微生物使有效态磷转化为自身磷。

:(1)化学沉淀机制

(2)表面反应机制

该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体可分为: ① 表面交换反应(pH 5.5~6.5)

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换, ② 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形成一层 CaHPO4的膜状沉淀。③ 阳离子吸附机制(中性土壤)

(3)闭蓄机制 当磷在土壤中固定为粉红磷铁矿后,若土壤局部的pH升高,可粉红磷铁矿的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的氧化铁薄膜,把原有的磷包被起来,这种机制叫闭蓄机制。Fe(OH)3 PKs = 37~38粉红磷铁矿:PKs = 33~35胶膜有铁铝质的、钙质的。

(4)生物固定 有机质C/P比为200∶1~300∶1,当微生物的C/P比小于土壤有机质时,就可产生生物固定。当土壤中的磷太少时,对磷素、微生物和作物就会发生竞争。特点:① 表聚性;② 暂时无效;③ 把无机磷 → 有机磷。

土壤中磷的固定有哪些方法?

磷的固定是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中磷的固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化学固定。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主要由钙镁体系所控制,使可溶性的磷酸二钙逐渐转化为溶解度很小的磷酸八钙、磷酸十钙,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在酸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由铁、铝体系控制,使之形成很难溶解的Fe—P或Al—P化合物,使作物不易吸收利用。第二是吸附固定。

在酸性土壤上所发生的非专性吸附,即是黏粒表面的OH-质子与磷酸根离子产生非专性吸附,而这种吸附是一种可逆反应,其反应方向与作用速度受H+浓度控制。在Fe、Al多的土壤中易产生磷的专性吸附,这种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磷的“老化”,使磷肥效果大大降低。第三是磷的闭蓄态固定。

在砖红壤、红壤、黄棕壤和水稻土中,磷酸盐可被溶度积很小的无定形铁、铝、钙等胶膜所包蔽,这种形态的磷难以被作物利用。第四是生物固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的磷营养,致使发生磷的生物固定。然而这种磷固定是暂时的,当微生物死亡时,它又会释放出来。

在酸性与谁会信土壤中磷肥的转化特点有何异同之处

磷肥的转化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

在石灰性土壤中,过磷酸钙中的磷酸钙能与土_中的钙盐发生反应,并生成溶解度很小的各种磷酸钙盐,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而在酸性土壤中,磷酸根离子能与上壤中铁、铝离子或交_性铁、铝作用,生成磷酸铁、磷酸铝究淀,也会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在石灰性土壤和酸性上壤上施用水溶性过磷酸钙后所发生的变化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把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磷酸盐转化为作物不能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磷肥的肥效。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称为磷的化学固定。

如何有效解除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

土壤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性磷,或磷肥中的水溶性或有效性磷施入土壤中后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而转化为溶解度低的、有效性差的磷称为磷的固定主要是使水溶性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磷酸盐变成难溶性磷酸盐(如磷酸铁、磷酸铝等);物理化学固定主要是发生在酸性土壤中,磷酸根阴离子被土壤粘粒吸附固定;生物固定是指土壤微生物吸收了有效磷用以构成自身细胞体,而一时不能被作物作用,但这种固定只是暂的,当微生物很快死亡后,会分解释放出有效磷供作物利用。

4.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实践证明,过磷酸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10~25%,主要原因是它被施入土壤中后,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发生磷的固定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中主要转化为磷酸二钙(CaHPO4)、磷酸八钙[Ca8H2(PO4)·5H2O],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难溶性磷灰石。在酸性土中磷肥中的可溶性磷主要形成难溶性磷酸铁、磷酸铝,但在水田中初形成的胶状无定形磷酸铁、磷酸铝对水稻仍然有效;其次在红壤、黄壤中普遍发生土壤粘粒对普钙的吸附固定,使磷肥的肥效降低。酸性土施用石灰可减少化学固定和物理化学固定,这是提高磷肥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过磷酸钙虽然带有酸性,但它偏向于生理中性,因此,施后对土壤酸碱度影响不大。

为什么在石灰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上连年施用磷肥作物仍可能出现缺磷?

根据土壤类型状况,做到因地制宜的使用磷肥

土壤的酸碱性对磷肥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

根据田间土壤养分结构检测表明:不同PH值的土壤中,磷肥中的有效磷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作物对磷肥的吸收与利用效果——在PH值小于5.5和PH值大于7.5的土壤中,土壤中的有效磷会被土壤中的铁元素、铝元素等所固定或者形成难溶性且难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酸钙盐,所以这样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都相对比较低,而在PH值处于6.0-7.0的土壤中,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相对比较高。

因此,磷肥在PH值介于6.0-7.0之间土壤上使用,有效磷的活性与含量比较高,磷肥的使用效果比较好。此外,对于大家常用的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矿粉、重过磷酸钙等磷肥,一般来说,在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上和偏碱性的石灰性土壤上,使用弱酸性且水溶性较好的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能够提高磷肥的使用肥效;而在酸碱度为酸性的土壤上,则建议大家选择弱碱性的钙镁磷肥或磷矿粉,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磷肥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因为磷肥在酸性土壤上有利于难水溶的磷酸盐溶解,所以磷肥一般在在偏酸性土壤使用的效果要优于偏碱性土壤使用效果,而且在使用磷肥时应当避免与强碱性的物质一起使用,比如说把磷肥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造成磷肥有效性的降低。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