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施肥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施肥的原则:首先要明确施肥的主要目的,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如以增加苗木营养为主时,要集中、分层、适时、适量,搞好四个结合,包括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有机肥和矿质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氮、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相结合。以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为主时,以有机肥料为主,充分腐熟,全面、足量、达到肥、土相融。以改变土壤酸碱度为目的时,要对症下药,甚至可使用不含肥料三要素的物质,如用石灰来改变酸性土,用硫磺、石膏来改良碱性土等。
其次要考虑环境条件与苗木特性。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气候条件(包括生长期的长短、各个时期温度的高低、降水量的多少和分配状况,以及苗木越冬时的气候条件等)和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的质地、结构、土壤的酸碱度、土壤养分状况等)这些条件是确定施肥次数,施肥量,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肥和如何施肥的依据。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施肥效果。施肥还应考虑苗木特性,不同的苗木种类,同种苗木的不同年龄,以及同龄苗木的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必须做到因苗制宜,因时制宜。如在施肥种类上,豆科苗木可少施氮肥,多施磷肥,而一般苗木可多施氮肥。在苗木不同发育时期中,幼苗期多施磷肥,速生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在所需养分的数量上,一般阔叶树两年生苗比一年生苗可大3~5倍。此外,苗木密度愈大,需要肥料也多。
最后,还要考虑肥料的特性和节约的原则。要合理施用肥料,必须了解肥料本身的特性及不同土壤上对苗木的反应以及是否符合节约的原则。如磷矿粉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使用很有价值,但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则不适宜。氮肥要集中使用,少量氮肥在土壤中往往没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磷、钾肥只有在氮肥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才能发挥肥效。有机肥和磷肥的肥效长,往往一年以后还有一定肥效。因此,施肥要考虑前一、二年施肥的种类等。此外,试验证明:只有在肥力较差的土壤上,施肥效果最明显;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施肥效果中等;而在肥力最高的土壤上,施肥效果最差。这说明并非施肥越多越好,而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措施配合下,有一定的用量范围。为了改良土壤,虽然可加大有机肥及绿肥的用量,但也应根据需要与可能,作出合理安排。以能造成土肥相融,肥沃疏松为度。过量使用有机肥或化肥,都不符合节约原则,而且将使土壤溶液浓度加大,因渗透压过高而使苗木遭致灼伤而死亡。
为了提高施肥效果,生产上常把几种肥料混合施用。合理混合,可提高各种肥料的利用率。如迟效氮、磷与有机肥料混合作基肥,能减少磷被土壤吸收和氮被淋溶。对不宜混合的肥料,混合后肥分又易损失,如人粪尿与草木灰混合,人粪尿中的铵会分解挥发。
根据生产经验和研究资料,播种苗施肥量,按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计算:阔叶树每667米应施肥1.5~2.5千克,五氧化二磷3.5~6.5千克,氧化钾1.5~2.5千克。针叶树施肥量可按上述标准将氮增加30%~50%,磷的施用量减少30%~50%,钾的施用量不变。移植苗的施肥量是:氮每667米8千克,磷10千克,钾8千克。按照每667米所需施用营养元素的数量和肥料中所含有效元素数量,即可计算出每亩实际应当施肥的数量。
(2)施肥的方法:这里只介绍基肥和种肥的使用方法。追肥使用方法在苗木抚育部分讲述。
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用作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和不易被土壤固定的矿质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钾等。也可以施用过磷酸钙,但应与有机肥混合沤制后再施,以免与土壤直接接触,使有效磷为土壤所固定。为了调节土壤酸碱度,石灰和硫磺也可随基肥一起施用。
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以免灼伤幼苗并带来杂草种子、病原菌和虫害。一般每667米施饼肥100~150千克,或厩肥、堆肥4000~5000千克。
通常施用有机肥料,大都是全层施肥。即在第一次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通过翻耕把肥料埋入耕作层中。而施用饼肥,颗粒肥料和草木灰作基肥时,可在作床前将肥料撒在地面,通过浅耕埋入耕作层的中、上部,达到分层施肥的目的。
种肥是播种时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供给幼苗生长初期的需要。一般靠近种子,或和种子混合播。种肥多用颗粒磷肥。为了中和游离的磷酸,施用时可加入15%~20%的草木灰。
苗木种植一般用什么肥料
1.苗木用肥
肥料通常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大类。
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包括人畜粪尿、堆肥、绿月巴、泥炭(草炭)、腐殖质肥料等。其特点是种类多、来源广、养分完全,不仅含有丰富的大量元素氮、磷、钾,还含有微量元素、激素和抗生素等,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肥效释放缓慢而持久,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观赏苗木质量和产量不可缺少的肥料。
无机肥料又称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磷肥(过磷酸钙、磷铵)、微量元素肥(硫酸亚铁、硼酸)。其特点是所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状态存在,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体积小、便于运输,且清洁卫生,使用方便。
施用前必须了解各种肥料的性质及树种吸收养分的特性,才能合理施肥,提高苗木生长质量,节约肥料成本。长期单一使用无机肥料会使土壤板结,最好配合有机肥施用。
2.苗木基肥施肥方法
基肥苗圃地的土壤肥力一般较差,为了改良土壤,基肥是不可缺少的,沙土地更需要。一般常以厩肥、堆肥、油饼或粪肥等有机肥料作基肥,并多在整地前撒施,翻人耕作层中。
将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腐熟发酵,否则会发生肥害。基肥的施用量应视土质肥力状况和植物种类而定,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圃地宜施基肥150~200千克。
苗木生长该如何追肥?
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随着植物的生长会逐渐减少。所以要想长得好,必须给土壤增加营养,以供给植物花、叶、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施肥也是有方法的,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科普苗木施肥的知识。
肥料种类
A.根据施肥时期可以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植物休眠期或植物移栽之前施的肥料,是植物生长营养的主要来源,就好比人每天要吃一定热量的食物维持身体的各项机能,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
追肥是在植物生长期施的肥料,目的在于促进植物枝叶繁密、花朵鲜艳、果实饱满,类似于人类为了营养均衡补充的食物。
B.根据肥料的成分种类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来源于动物的代谢物或植物残体,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肥料,成分复杂,但营养丰富,是生态建设的优选肥料,有点类似于中药。
无机肥: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化学肥料,成分单一,见效快,类似于西药。
C.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可以将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等
氮(N)肥:也称叶肥,促进植物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磷(P)肥:也称花果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孕蕾,使花朵色艳香浓,果大质好,还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钾(K)肥:也称根肥,它能使茎干、根系生长茁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虫害和耐寒能力。
复合肥:根据作物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不同而混配。
施肥的方法
包括土壤施肥、叶面施肥、树干注射。土壤施肥中最常用的是沟施法、撒施法和灌溉式施肥,都很常见不多赘述,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叶面施肥和树干注射。
叶面施肥
在植物根部吸收养分受到限制,叶面施肥就派上用场,而且叶面施肥见效更快,如苗木刚移栽时根系尚未适应,可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迅速补充营养。还有一些喜肥的地被花卉,如:唐菖蒲、翠菊、石竹、紫罗兰、百日草、风信子、花毛茛、姜花、美人蕉等,也常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快速补充营养。
树干输液
如果树木生病了,营养运输受到了阻碍,你还指望它能通过根系和叶面吸收营养吗?而树干注射就是在植物虚弱的时候为其补充营养。
那么苗木施肥究竟怎么施,施多少呢?这个问题恐怕都可以写一本教科书了,因为不同苗木种类的生长特点各异,施肥方法和用量自然就不同,这里主要总结一下施肥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施肥常见问题
1、薄肥多施。“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施肥绝对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施多了植物吸收不了,浪费肥料。生长快速、开花多的苗木最好每年都施一次基肥,开花后可少量多次追施氮磷钾肥。
2、氮肥不可乱施。虽然植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施。秋季苗木生长发育停止时,再继续施用氮肥,会使茎叶徒长,苗木难以最后成熟,会导致茎叶柔弱,易遭病虫为害。
3、不要靠近树干施肥,否则容易发生烧根现象。土埋或撒施法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施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充分腐熟。
4、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施肥。喜酸性土壤的植物如:山茶、杜鹃、桂花、八仙花等,可多施腐殖质肥,在追肥中适当增施硫酸亚铁。
苗木施肥时间和方法
、条沟施肥法
这种施肥方式主要是在树木两侧行间进行挖沟施肥,一般开挖的位置会选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开挖一个大约深30-50公分,宽30-40公分的条沟,长度不超过树冠的直径。这种方式施肥肥料能够深施到土壤中去,能够提高果树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并且肥效持久性长。
2、放射沟(辐射状)施肥法
顾名思义,这种施肥方式就是以树木为中心,向外辐射,开挖5-8条的放射状沟,沟宽与沟深以肥料的多少来定,这种施肥能够能够疏松改良土壤状况,能促进根系吸收,而且不容易伤及果树根系。不过这种施肥主要适于成年树,而密植的树不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
3、环状(轮状)施肥法
环状(轮状)沟,就是以树木为中心,围绕树冠外缘投影,挖一条环形沟,大约宽40cm,深20cm,然后进行施肥覆土处理,这样的施肥方式主要适用于树龄在5年以内的幼树,能够促进肥料深入土壤,肥料利用率比价高。
4、穴位施肥法
所谓的穴位施肥法,就是在树冠外缘投影周边进行挖穴施肥,一般每棵树可以挖上10个左右的施肥穴,挖穴的大小大概是穴深30公分,穴直径30公分,如果施肥量大时可以适当的沟可挖宽挖深一些。这种施肥方式主要适用于植密度大的苗木林,伤根少,肥料使用后具有比较好的速效效果。
5、全园施肥法
这种施肥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将肥料全园铺撒开来,然后再使用耧耙等进行全园旋耕或者翻土,此法比较适合在密植树、或是根系稠密以及成年树使用,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不过全园施肥法也是一些的缺陷就是肥料利用率比较低、用肥量比较大。同时,还可能造成根系上浮,导致树木的抗旱和抗冻害能力降低。
苗圃施肥是什么?
(nursery fertilizing)
(缪美琴)
为苗木提供所需养分的措施。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期限,提高苗木质量,增加合格苗木产量。苗圃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根据所培育的树种的苗木特性以及对苗木质量的要求,同时要考虑苗圃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正确地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方式、施肥量、施肥时间。
肥料种类
主要分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大类。有机肥料主要由植物残体及动物排泄物构成,如厩肥、堆肥、绿肥、饼肥、人粪尿、塘泥等。无机肥料由无机物质组成,如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磷矿粉、氯化钾、石灰、草木灰等。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广泛使用有机肥料,必要时适当使用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主要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大类为主,此外,还有微量元素肥料。总的来说,最好施用氮、磷、钾完全肥料,这既有各元素的单独效应,又有相互作用的增效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常以某种肥料为主。施用氮肥在苗圃中常占重要地位,因为苗木是营养生长为主,对氮需要较高,而耕作土壤中全氮量大都很低(多在0.1%以下)。但是,施用过量速效氮肥,常使苗木组织疏松,干物质含量低,苗木抗旱抗寒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所以,适当的时期,要配合上钾肥和磷肥。豆科树种的苗木大多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而磷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根瘤的发展,因此,这类苗木对磷肥的要求较高而对氮肥的需求较低。
施肥方式
按肥料施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方式。每种施肥方式又可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①基肥: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目的在于保证长期、不断地供应苗木所需养料,并改良土壤。通常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在耕翻时便被埋入土壤中。基肥以迟效性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绿肥等为主,但是为了调节各种养分的适当比例,以及考虑到磷、钾肥在土层中不易移动的特点,也可加入少部分速效氮肥和大部分磷钾肥。②种肥:播种或扦插、移植时施用。目的是供给苗木初期生长发育对养料的需要。种肥用速效性肥料,应施在苗木初期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壤层次,但浓度不能过高,以颗粒肥料较为适宜。有些容易灼伤种子或幼苗的肥料,如尿素、碳酸氢铵、磷酸铵等,不宜用作种肥。一般将硫酸铵、过磷酸钙或细菌肥料与筛过的腐熟堆肥、厩肥等混合,采取拌种、蘸根或施入播种沟、播种穴。也有采用微量元素或胡敏酸肥料稀溶液浸种等方法施用。③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施用。目的在于及时补给苗木生长旺盛时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以提高苗木质量和合格率。为了施用得均匀,一般都先加几倍细土拌匀,或加水溶解稀释后使用。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浇灌等。追肥以施氮肥(化肥或人粪尿等)为主,后期也有施用磷、钾肥作追肥的。有的将水溶性肥料的低浓度液喷施于苗木叶面等地上部分,称为根外追肥。其优点是用量少,见效快,可避免肥料被土壤固定或淋失,但不易满足苗木对养分的要求,因此,只能作为补给营养的辅助措施,不能完全代替土层根际施肥。
施肥量
苗圃施肥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根据苗木必需的肥料要素量与土壤中肥料要素天然供给量的差数,再结合所使用的肥料种类和肥料的吸收率等因素来确定,但由于缺乏许多基础资料,目前还不能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根据生产经验,在了解苗木、土壤、肥料等情况的基础上,综合有关因子来确定。中国多数苗圃十分重视施足基肥,有些苗圃甚至很少使用追肥,完全依靠大量基肥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肥力般的土壤上,还是以基肥、追肥相配合较为适当。
施肥时间
要根据苗木的生长规律,特别是苗木从土壤中吸收养料的季节动态,通过田间试验和总结生产经验来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和获得良好的施肥效果。一年生苗木的追肥时间通常在夏季,把速效氮肥分成多次施入,以满足苗木旺盛生长时期对养料的大量需要。有些地区在秋初也施用磷、钾作后期追肥,以满足后期苗木直径生长时的需要,促进苗木木质化和增强抗逆性。中国苗圃追施氮肥的时间一般不迟于8月份。但生长期长的苗木,以及在无霜期很长或基本无霜的地区,追施氮肥的时间可适当延长。移植苗和留床苗的追肥时间有所不同,容易发根的某些阔叶树种(特别是扦插苗),移植后不久追肥就有效果,而有些针叶树移植后不久施追肥往往不起作用,甚至会带来不良影响。对留床苗来说,由于在土壤中已形成完整的根系,在其生长期进行追肥,会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书目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土壤教研组编:《苗圃施肥》,农业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