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正后,上边不长,应该用什么样肥?
土地平正后,上边不长,应该用农家肥?也就是有机肥,土地平整肯定是破坏了土地表面的营养层了,土地表层缺少营养变得板结了所以就不长东西。用些发酵的农家肥,一年二年会好些。
如何改良修复土壤呢?影响土壤的因素是什么?
不同程度的土壤受损害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土壤缺少肥力,就施用绿色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和提升土壤肥力。影响土壤的因素有许多种,如土壤中的肥料对土壤产生的影响等等。下面就讲讲土壤受损害要采取什么措施以及土壤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列举:
1:土壤肥力下降:因为农田长期不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很少进行就会让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的结构破坏、板结情况比较严重。采取的措施:增加农家肥的使用,农家肥里面含有的养分比较多,可以补充土壤里面缺少的养分,提升土壤里面的有机质含量。此外还可以使用秸秆还田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提升土壤有机质有着比较好的作用。
2:土壤盐渍化:在耕作过程中的不合理施肥,过量施用化肥,含氮多的肥料使用过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微量元素不足,土壤板结现象;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长期得不到补充。采取措施: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解决,一般的化学改良方法主要采用施入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化学物质来进行改良,这种改良方式的速度比较快。各地的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不同,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
3:土壤酸化:因为过量施用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就会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引起土壤养分流失,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加速土壤贫瘠化和土传病害发生。所以说土壤酸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采取措施:可以在农产品收获之后,在土壤中施加生石灰,用生石灰调节土壤中的酸碱度。除外还可以采用精准施肥方式,我们在栽培作物时,根据植株的需求为它们施加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怎样改良贫瘠的土壤,让肥沃起来
不同性质的贫瘠土壤改良方法不同。
(1)瘠薄黏重土壤的改良
这类土壤一般黏性较大,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易积水,潜在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肥劲长,昼夜温差小,不易耕作,宜耕期短,耕作质量差,土壤结构差。
改良方法:一是重施有机肥料。施入的有机肥料易于形成腐殖质,从而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及耕性。一般每年每亩地施有机肥15~20吨,3~4年即可行成良好的菜田。二是压沙降低黏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亩地施入河沙土20~30吨,连续两年,配合施有机肥料,可使黏重土壤得到改良。
(2)低洼盐碱土壤的改良
低洼盐碱土壤一般易于积水,盐分含量高,其pH在8以上,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改良方法:一是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改良盐碱土的最基本方法是切断表土与底土的毛细管的联系。有机肥料转化成的腐殖质,可促使表土形成团粒结构,起到压盐的作用。所以,深耕结合大量施入有机肥料是有效措施。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剂。四是大水洗盐压碱,挖排碱渠系。五是种稻改碱,水旱轮作。
(3)沙质土壤的改良
沙性重的土壤一般表现为过分疏松,漏水漏肥,有机质缺乏,蒸发量大,保温性能低,肥劲短,后期易脱肥。
改良方法:一是大量施用有机肥料。这是改良沙质土壤的最有效方法,即把各种厩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时翻入土中。由于有机质的缓冲作用,可以适当多施可溶性化学肥料,尤其是铵态氮肥和磷肥能够保存在土中不流失。二是大量施用河泥、塘泥,这也是改良沙土的好方法。如每年每亩施河泥4~10吨,结合耕作,增施有机肥,使肥土相融。例如,在日光温室新建过程中,由于富含有机质的表层土大多被取走,故新建温室首要的问题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具有提供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和提高养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缓冲性能的作用。几年后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过度疏松、漏水,漏肥的情况将有所改善。三是在两季作物间隔的空余季节,种植豆类蔬菜,间作、轮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氮素肥料。四是对沙层较薄的土壤可以深秋压沙,使底层的黏土与沙土掺和,以降低其沙性。